最初的缘由还得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说起,前秦在苻坚的一意孤行下,于公元383年和东晋打了一场举国之力的战争——淝水之战,结局就是前秦战后土崩瓦解,统一的北方再次陷入混乱之中。
三年之后,代国王族拓跋珪乘此之机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魏王,定都盛乐,建立北魏。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其孙太武帝拓跋焘时期,北魏再次统一北方。在拓跋焘之后,北魏还出现了一位雄才的君主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盛极必衰,后来的君主只知奢靡享乐,吏治败坏,北魏国力渐衰,534年,孝武帝元修为权相高欢所逼,西奔关中,北魏自此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东魏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取代。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西魏、北周时期的军事贵族,在北周武帝时期受封隋国公,杨坚出身根正苗红,属于关陇集团核心勋贵,出身贵族的身份为他后来的政治谋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六岁,拜开府仪同三司。
十七岁,娶妻独孤伽罗;进封大兴郡公,成为禁卫军武官。
二十岁后,出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
二十八岁,杨忠去世,杨坚袭父爵隋国公。不久之后,周武帝聘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对杨坚更加礼重。此时,朝中不少人对杨坚颇有微词,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说:“普六茹坚(杨坚的鲜卑名)相貌非常,我每次见到他,都不觉自失,我怕他不会久居人下,要早早地除掉他。”幸而,武帝并没有因此冷落杨坚。
578年,周武帝驾崩,其子宇文赟继位,杨坚女儿杨丽华被封为皇后,看似风光不已,但因为宇文赟自幼生长于宫内,加之少年继位,性格喜怒无常,竟然封了五个皇后,杨丽华并不受宠,周宣帝曾发怒之时,还对皇后杨丽华说:“一定要将你家灭族!”
同时召杨坚入宫,对左右侍卫说:“杨坚的脸色稍有变化,就杀了他。”不料杨坚到了宫内,神情和脸色自若,于是周宣帝没能杀了他。
《历代帝王图》中的隋文帝
杨坚此时的状况如烈火烹油,稍有不慎便会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故而他想了一个以退为进的绝妙法子,通过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文赟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谋求了一个扬州总管之职。
直到,大象二年(580年),宣帝病危,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隋国公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为何这两位选择了和杨坚合作呢?原因如下:
电视剧《独孤天下》中的独孤伽罗
刘郑二人出身关陇集团中的边缘势力,无法服众,加之他们还参加了宣帝对宇文宗室诸王的打压,如若让诸王掌权,他们二人的结局可想而知。
前文提到,杨坚出身关陇贵族,又是贵戚,能震慑宗室外戚;杨坚还拥有丰富的军政经验,是唯一参与过朝政的四辅大臣,武帝两次伐齐均统领一军;杨坚还与郑译私交甚好,他二人曾是同窗。
故而,宣帝病危之时,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便伪造诏书,让隋国公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
这时,杨坚离那个至高的位置又更近一步了。
成为辅政大臣后,杨坚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革除宣帝在位期间的酷历苛刻之弊,赢得了人心。
面对杨坚的权势日盛,地方势力蠢蠢欲动,杨坚为了防止周皇室诸王生变,就以赵王宇文招(周武帝之弟)将要嫁女于突厥为名将他们召来京师长安,防止他们反抗。北周宗室中有实力的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都到了长安。
虽然宗室暂时被稳住了,但相州总管尉迟迥却起兵反叛,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等人也起兵响应,一时间就聚集了十万兵马,杨坚派兵平息后,对剩下的势力,采取拉拢一部分,打压一部分的计策,最终稳定了局势。
就这样通往皇位的最后一块障碍也被扫平。
581年,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 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
杨坚称帝后,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灭后梁;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陈,自此中国又回归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