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00后平均只认识3副春联,这一国粹正以惊人速度消失!春节将至,贴春联是中国人千年不变的传统,然而这项文化技艺正随着老一辈的远去而逐渐失传。
这是一份送给50、60、70后的文化记忆,也是对80、90后的文化传承测试。这些对联,是否勾起您童年时爷爷在大门上贴春联的温暖回忆?
⏱️ 限时挑战:15分钟内能对出几副?开始!
入门级对联(1-10题)1️⃣ 上联:春节到,贴对联 下联:( )
2️⃣ 上联:春风送暖入屠苏 下联:( )
3️⃣ 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 下联:( )
4️⃣ 上联:山明水秀庭院雅 下联:( )
5️⃣ 上联:福如东海长流水 下联:( )
6️⃣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 )
7️⃣ 上联:梅花香自苦寒来 下联:( )
8️⃣ 上联:新年纳余庆 下联:( )
9️⃣ 上联:( )下联:年年顺顺利利
🔟 上联:笑口常开 下联:( )
💡 对联小贴士: 这些是我们父辈常贴的传统春联,承载着几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北方和南方的春联风格有明显差异,北方人爱贴"五福临门",南方人则偏爱"财源广进"一类的春联。您家乡有什么特色吗?
1️⃣1️⃣ 上联:马无夜草马不肥 下联:( )
1️⃣2️⃣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 )
1️⃣3️⃣ 上联:五湖四海皆兄弟 下联:( )
1️⃣4️⃣ 上联:春雨润桃花 下联:( )
1️⃣5️⃣ 上联:厚德载物 下联:( )
1️⃣6️⃣ 上联:( ) 下联:梦里水乡春意浓
1️⃣7️⃣ 上联:( )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1️⃣8️⃣ 上联:( ) 下联:八方来客尽开颜
1️⃣9️⃣ 上联:( ) 下联:秋风送爽月
2️⃣0️⃣ 上联:夫妻本是同林鸟 下联:( )
💡 文化传承: 去年春晚上,著名表演艺术家蔡明曾感慨:"现在的孩子不认识这些传统对联了。"确实,曾几何时,对对联是每个中国人的必备技能,如今却成了"稀缺技艺"。
2️⃣1️⃣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 )
2️⃣2️⃣ 上联:一叶轻舟归钓隐 下联:( )
2️⃣3️⃣ 上联:千里莺啼绿映红 下联:( )
2️⃣4️⃣ 上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下联:( )
2️⃣5️⃣ 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下联:( )
💡 温暖记忆: "记得小时候,爷爷总会找来红纸自己写春联,那笔锋遒劲的字里行间,是传统文化最朴实的表达。如今,这项技艺正随着老一辈的远去而消失。"——著名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的感慨,令人深思。
答对1-10题: 对联初学者 - 对基本对联有认识
答对11-20题: 对联爱好者 - 有一定国学功底
答对21-25题: 文学高手 - 对联造诣不凡,堪比古代文人雅士!
您能对出几副?不同年龄段的朋友对对联掌握情况有明显差异,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年龄段和答对题数。您最后一次手写春联是什么时候?您家乡是否还保留着独特的春联习俗?也请分享出来,让这份文化得以。
入门级对联答案:
新春来,迎新年
好雨知时节润万物
四季八方纳百福
花香鸟语人家美
寿比南山不老松
春满人间福满堂
宝剑锋从磨砺出
嘉节号长春
岁岁平平安安
福杯满溢
进阶级对联答案: 11. 人无晚食人不饱 12. 学海无涯苦作舟 13. 八方来客尽朋友 14. 秋风送爽月 15. 物华天宝 16. 江南水乡好风光 17. 书山有路勤为径 18. 四海宾朋皆笑脸 19. 春雨润桃花 20. 子孙必定不同窝
高手级对联答案: 21.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2. 三更灯火访知音 23. 两岸蝉鸣落照红 24.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5.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学习小贴士: 对联学习的最佳方法是多读、多记、多对。不少地方的文化馆都开设了免费的对联培训班,特别是春节前夕。带上孩子一起去学习,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传承文化。
传统文化如同绵延不绝的长江,需要一代代中国人的守护与传承。一副对联,承载的不只是文字游戏,更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