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我军为何要先打黄百韬兵团,而弃其他兵团于不顾?

文青说历史 2024-04-08 05:16:34

1948年,中央军委原本计划让粟裕成立东南野战军,以三个纵队的兵力组建一支独立兵团前往江南建立根据地,把战争引入到国民党统治区,以吸引国民党改变战略部署,调出20-30个旅回防江南。但粟裕认为,华野留在中原歼敌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并提出了淮海战役的战略蓝图。在真听取了粟裕的规划之后,伟人认可了粟裕战略思路,并确定了华野第一阶段的战略任务是先黄百韬的第七兵团。

△解放战争时期的粟裕

黄百韬兵团实力强劲,粟裕此前在与黄百韬的几次交手过程中,并没有讨得什么大的便宜。淮海战役前夕的黄兵团,兵力已扩充至五个军,实力相比此前更加强劲,注定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那么,伟人和粟裕为什么决定第一阶段先打黄百韬呢,这又是基于什么样的战略考虑呢?本文将从双方兵力、黄百韬兵团的位置以及战略全局等方面进行分析。

△黄百韬戎装

首先,从双方兵力来看,淮海战役时期,国民党军队在华东地区的总兵力约为80万人,下辖六个兵团,分别是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李延年兵团和孙元良兵团。而我军华东野战军的总兵力为60万人,包括华野的36万人、中野的15万人以及一些地方武装。尽管在兵力上处于弱势,但我军的战斗意志以及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比国军更占优势。如果能在第一阶段先打下黄百韬兵团,就可以迅速削弱敌人的战斗力,并在战争中补充相当一部分兵力,在军队的数量上就能化劣势为优势。

△邱清泉戎装

其次,从黄百韬兵团的位置来看,黄百韬与国民党所在徐州大本营相距较远,东边又靠近大海,在兵家属于三面绝境之地,比较容易对黄百韬实行分割包围。除此之外,我军安插在敌军内部的何基沣、张克侠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临阵起义,堵住黄百韬向徐州靠拢的后路。在没有强敌掩护的情况之下,黄百韬兵团虽说战力强悍,整体来说相比其他兵团更加容易消灭。

△黄百韬在战场前线

再者,国民党高层在战前并未达成一致的建议,在固守徐州还是退往蚌埠一带举棋不定。这个时候,如果我军迅速出击,对陷入孤立状态的黄百韬进行包围,可以吸引敌人把部队调动到徐州东部。如此一来,徐州方面之敌就会彻底断了与南京方面的联系,到时候想撤也撤不了,只能成为我军的瓮中捉鳖,为我军决战淮海战役奠定胜利的基础。

△杜聿明和蒋介石

除此之外,黄百韬兵团的所在的陇海路以东地区,紧连鲁南和苏北解放区,我军可以源源不断得到当地老百姓的支持 。综合以上原因,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先打黄百韬,可以充分发挥我军在各个方面的优势,而这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所在,体现出我军指挥员的高超军事才能和对战争规律的深刻把握。

0 阅读:5

文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