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这种“不舒服”

知识本色 2024-12-23 17:31:51

之前,我曾经引用丰子恺先生说的一个片段:

有一个儿童,他走进我的房间里,便给我整理东西。

他看见我的挂表的面合复在桌子上,给我翻转来。

看见我的茶杯放在茶壶的环子后面,给我移到口子前面来。

看见我床底下的鞋子一顺一倒,给我掉转来。

看见我壁上的立幅的绳子拖出在前面,搬了凳子,给我藏到后面去。

我谢他:“哥儿,你这样勤勉地给我收拾!”

他回答我说:“不是,因为我看了那种样子,心情很不安适。”

是的,他曾说:“挂表的面合复在桌子上,看它何等气闷!”

“茶杯躲在它母亲的背后,教它怎样吃奶奶?”

“鞋子一顺一倒,教它们怎样谈话?”

“立幅的辫子拖在前面,象一个鸦片鬼。”

我实在钦佩这哥儿的同情心的丰富。

从此我也着实留意于东西的位置,体谅东西的安适了。

我便是至今也不大完全领会这种“不安适”,也就是“不舒服”是从哪里来的。

当时的确是找到了一个词,叫“感情移入”,但觉得也不全对,好像有点艺术的味道。

您是否注意到?

有些孩子看见地上有纸屑就不舒服,会捡起来;

看见桌上东西摆得不整齐也不舒服,一定要横平竖直;

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完成也会心神不宁;

大人交代的事情不去做总觉得睡不安稳。

如果孩子具备这种“不舒服”,大人也不用盯,不用催,孩子自己会放在心上,自动去完成,多好呀!

这种看似不起眼的“不舒服”,好像是培养孩子内驱力和责任感的关键。

这种“不舒服”从何而来呢?

我思来想去,再参考了一些资料,大致如下面这几点。

首先是环境的影响。

孩子从小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潜移默化中就会形成一种秩序感。

当他们身处脏乱差的环境时,内心的秩序感就会被打破,从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就像习惯了明亮干净房间的孩子,走进昏暗杂乱的房间,会本能地想要整理和清洁。

这是环境在他们心中种下的“秩序种子”。

前几天,几个老师在讨论现在很多孩子坚决不在学校如厕,也就是这个原因。

虽然,现在学校里的厕所相对来说也比较干净,但毕竟是公共场所,比起家里的私人空间,还是有点差距的。

大人的暗示作用也不容小觑。

如果家长在生活和学习上对孩子要求较高,注重细节,孩子会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将这些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观念。

比如,家长总是把鞋子整齐摆放,孩子也会学着这样做;

家长书写工整,孩子也会更注重自己的书写规范。

在大人的言传身教下,孩子慢慢地学会了严格要求自己,对不整齐、不规范的事物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进而主动去改变。

即使开始时,鞋子不会摆整齐,书写不规范,但在大人的不断要求下,也会认同,变得整齐、规范起来。

相反的是有一个现象:

孩子三四岁时,有明显的秩序感,鞋子总喜欢摆得整齐,玩具也会放得有秩序,大人一进门,他会抢着把鞋子放好。

往往是,到了后来,发现大人都不大重视,反而随着长大,鞋子也会乱放了。

到后来大人再要求孩子把鞋子摆整齐,就有点不大主动了。

所以说,这是很好笑的。

还有就是孩子天生就具有秩序感,他们对整齐和干净有着执着的追求。

是后来大人不注意培养,又“退化”的。

特别是三四岁的时候,非常明显,后来长大了,反而减弱,甚至消失。

有没有看过新闻报道?爷爷要闯红灯,四岁的孙子硬是哭着把他扯到规定的地方。

这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如果得到大人及时的放大表扬和正确的引导,会让孩子在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方面表现出色。

又比如,有些孩子在整理玩具时,会按照颜色、形状分类,摆放得井井有条。

这是他们内心秩序感的自然流露,也是责任感发展的良好开端。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这种“不舒服”,绝不是极端的类似于洁癖的特殊心理。

它是一种健康、积极的心理感受,能够引导孩子主动去维护环境的整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进而延伸到对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认真态度。

当孩子因为地上的纸屑而感到不舒服,并主动捡起来时,他们就迈出了承担责任的第一步;

当孩子因为作业书写不工整而感到难受,并重写时,他们就在学习上有了更强的责任感。

可能是大人的不在意,反而让孩子的“不舒服”适应了,孩子也感受不到责任感了。

所以,如果我们善于发现并唤醒孩子内心的这种“不舒服”,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给予适当的暗示和引导,就能让孩子的责任感在这种“不舒服”的触动下得到加强,从而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知道,一旦内驱力被激发,孩子就会在学习、生活上化被动为主动,形成自动。

那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方向。

0 阅读:5
知识本色

知识本色

知识无非三调:调身、调息、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