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芯片设备自给率达50%,14nm将全覆盖

互联网乱侃秀 2025-04-04 16:30:08

众所周知,芯片制造过程相当复杂,有上千道工序,而这上千道工序,需要几百种设备,这些设备,统称为芯片设备,比如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等。

而这些芯片设备的先进程度,直接决定了芯片制造的先进性和产业竞争力。大部分的芯片设备,都是有着分辨率,对应到具体的工艺的,比如浸润式DUV光刻机,可以实现65-7nm工艺,而EUV光刻机,用于7nm及以下工艺……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美国这几年,想要卡住中国芯片制造技术的进步,就是限制这些先进的芯片设备出口到中国。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也是大力发展芯片设备,推出了大量的政策来支持国产芯片设备的发展。

比如以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公司技术越来越强,营收越来越高,北方华创更是成为了全球第6大芯片设备企业……

那么问题来了,目前国产芯片设备的自给率到底如何了?在哪些工艺上,可以实现国产全覆盖,在哪些工艺上还必须从国外进口设备?

近日,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发布了一份数据,2023年时,中国芯片设备的自给率已经达到了35%,而预计到2025年,国产化率将会达到50%,并初步摆脱对美国半导体设备的依赖。

估计很多人对这个数字,不是特别相信,那么我再给大家看看目前主要国产芯片设备的覆盖情况,大家就会明白了。

如上图所示,这是国产芯片设备已经覆盖到的工艺,可以看到,在7nm以下工艺上,确实只有一家公司,也就是中微公司提供了相关的刻蚀机产品,可以说要实现国产替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在28nm这个节点上,国产设备几乎都能够覆盖到了,至少实现了80%以上,只有光刻机似乎还差一点点。

而在14nn这个节点上,也已经有很多企业提供了相关的设备在进行测试验证,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也实现了50%以上的覆盖。

按照专业机构的分析,预计在今年内,国产设备对14nm工艺基本也能够实现全覆盖,当然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光刻机这一块了,其它的都问题不大。

而光刻机这一块,由于我们早就进口了大量的浸润式DUV光刻机,满足未来几年的要求,其实都是没什么问题的。

所以说,到2025年,我们真的基本能够摆脱对美国、日本、欧洲等芯片设备的依赖,毕竟我们现在制造的芯片,也主要以28nm及以上的成熟芯片为主。

至于14nm及以下,虽然也很急迫,但又没那么急,我们可以慢慢来,随着国产芯片设备一起成长,一起突破就行了。

9 阅读:1663
互联网乱侃秀

互联网乱侃秀

尽量不吹牛,实事求是聊聊科技、数码、互联网、创投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