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1028斤达氏鳇被渔民误捕,国家以22万元收购,后续如何?

颜相思说育儿 2023-10-16 23:16:16

钓鱼佬是一个十分可爱的群体,钓上一条大鱼足以让任何一个钓鱼佬兴奋一整天,如果还能卖个好价钱那就更让人惊喜了。而在黑龙江就曾有渔民捕获到一条重达1028斤的超级达氏鳇,最终国家以22万人民币价钱从渔民手上收购了这极为罕见的大鳇鱼,可谓是鱼财两得,让人好生羡慕。

不寻常的收获

千斤大鱼在海洋里或许不稀奇,但淡水鱼里却很少有能长到1000多斤的,但谁也没想到2018年5月,一场奇遇就发生在了黑龙江抚远的3个渔民身上。渔网入水后一切都还如常,但等到起网的时候3个人都觉得有些不对。

因为寻常渔获的重量他们早已了熟于心,但今天渔网的重量却比平时重了太多,甚至要3个人合力才能将其取出。随着渔船靠岸,渔网中的大家伙让所有人都了,他们竟然捉住了一条体长达到3米以上的超级大鱼,看起来应该是一条达氏鳇,这是黑龙江里比较少见的鱼类,尤其是长到这么大的简直闻所未闻。

经过渔民们的测量,这条鳇鱼的具体身长达到了3.59米,重量更是达到了1028斤,年龄超过100岁,称其为一条鳇鱼祖宗一点不为过。渔民都多少有点迷信,这样的一条大鱼已经无法用寻常的渔获看待,一些看热闹的渔民就劝3人将大鳇鱼放生,以免沾上什么不好的因果。

就在渔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条千斤鳇鱼时,抚远市水产局也得知了这一惊人的消息,他们在对比记录后发现,3人捕获的这条鳇鱼是整个抚远30多年来的第一次捕捞到的千斤大鳇鱼,有着相当惊人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为此水产专家们立即赶赴现场,将大鳇鱼送进了活鱼车间保护起来,又和3个渔民商量以22万的价格收购了这条大鳇鱼。

能把问题扔给国家解决还能得来一笔不菲的钱财,渔民自然是皆大欢喜。连忙热情帮忙送走了这条大鳇鱼,虽然上交给了国家,但这样的一次经历足以让他们在当地渔民群体里吹好几年的牛了。至于被国家领走的大鳇鱼也在养好体表的伤势后,送进了研究院的水族馆饲养,每2年还会组织人工繁育。

水产界里的活化石

按照抚远市水产局工作人员的说法,这条达氏鳇的鱼苗只要生长到20厘米长度就可以放归黑龙江了,而完成了历史使命的千斤达氏鳇则会送进抚远鱼博馆生活,毕竟这样的大鱼太罕见了,水族馆既能让专家长时间研究这条大鱼身上的秘密,同时也能将其保护起来,避免被渔民再次抓获。

先不说这只达氏鳇的巨大体型,这种鱼类本身就很有研究价值。达氏鳇被誉为水中活化石,属于鳇鲟科,和我国著名的水中大熊猫中华鲟还是近亲关系。所以科学家一直对达氏鳇非常感兴趣,认为这种鱼类可以解开很多地球环境演变以及生物进化的秘密。

达氏鳇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惊人的久远,早在白垩纪时期就已经存在这种生物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今天的达氏鳇和白垩纪时的达氏鳇并没有太大区别,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达氏鳇和当年同恐龙一起生活的物种是一样的,这是一种穿越时间的体验,达氏鳇身上长寿的秘密或许也能为人类提供抵抗地球环境变迁的答案。

别看这条达氏鳇是100多岁的老祖宗了,但依然是黑龙江水域里相当凶悍的掠食者,达氏鳇的寿命比人类还要长,其性成熟的时间比人类还要早一些,12到16年就能进入成年。由于达氏鳇和其他淡水鱼类显著不同,过去达氏鳇在中国人餐桌上的地位是相当高的,甚至连一般的豪门大户都吃不上。

从唐代开始,吃不吃得起达氏鳇,看的不是财力而是等级,一般来说只有皇族才有福享用达氏鳇的鱼肉。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么大的鱼,肉质一定不太好,但专门供应皇帝的达氏鳇必然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实际上达氏鳇的肉质极为鲜美,而且是越大越鲜美,所以即便到今天,一条达氏鳇的市场价也相当惊人,甚至拍卖出50万的成交价。

有口福的饕客们盯上的可不只是达氏鳇的鱼肉,达氏鳇的鱼卵在国际市场上更有黑黄金的美誉,一公斤的价格甚至超过3万元,是东西方公认的顶级美食。由于达氏鳇在餐桌上代表着等级和实力,这种鱼类一度被大肆捕捞,野生达氏鳇还差点灭绝,至于这类千斤以上的达氏鳇更是再也没有出现过,直到今天达氏鳇依然是联合国认定的极危动物。

好在中国一向热衷于解决餐桌上的问题,中国达氏鳇的人工养殖产业已经领先世界,而且还有研究者不断提升人工养殖达氏鳇的鱼肉和鱼卵质量达到野生达氏鳇的标准。现在国际市场上的达氏鳇鱼子酱70%都来自中国,价格也大幅降低,一般的平民百姓也有机会品尝这种珍馐的无穷魅力。

资料来源:

【1】张颖,曲秋芝,王斌,夏永涛等.人工养殖下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达氏鳇Husodauricus及其杂交后代的繁殖特性.《水产学杂志》,2016

【2】司马法良,青少年百科知识文库自然密码鱼类世界奥秘,河南人民出版社,2015.07,第118页

0 阅读:3

颜相思说育儿

简介:讲育儿,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