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象,常常不过是幻象,只有利益才是最真的东西。
有人质疑,难道人情冷暖不值一提?一碗饭、一句问候,这都是对自己的关照。
但现实永远那般无情,你穷时没人问你苦不苦,你富时绝对能被亲戚“翻”出来。
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说得不只是刺耳,它是真理。
没有利益往来?对不起,我不认识你。
有了金主身份?我们就是一个碗里吃过饭的亲兄弟,万一真的带来机会、资源呢?
如此丑恶的人性弱点,却真实地演绎在一男孩身上,他来自广西,名字叫杨六斤。
多年来没有人照顾,“可怜”娃以挖野菜为生,后因营养不良直接晕倒,亲戚朋友都无人现身。
直到有一天,杨六斤故事被流传后,社会各界为其捐款500多万,校门口突然热闹了起来。
“我是杨六斤表哥”、“我是杨六斤堂哥”、“我是”……反正都有一个共同身份——杨六斤亲戚。
这场荒诞的“抢人”大战,将人性丑恶展现到极致,那杨六斤做了什么选择?
沦为孤儿
2000年,杨六斤出生于广西隆林一山村,名字的来源并不复杂:
由于出生那天体重六斤,就顺口取了这么个名,寄托着最朴实的祝福。
虽然生活比较平淡,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特别是杨六斤6岁时,父母为他生了个弟弟。
哪曾想好景不长,父亲突然脑溢血猝然离世,“家中顶梁柱”也就此倒塌。
作为母亲不堪重负,带着年幼弟弟改嫁,留下杨六斤一人,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长辈不挽留?但一个女性能力有限,二者更多的是“去理解”。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偏寻苦命人,就连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的愿望,没想到都成了奢求。
在一次干农活时,爷爷不慎摔倒,虽然送到了医院,但抢救无效离世;
奶奶得知消息后,身体受到极大重创,不久后也撒手人寰。
人走茶凉,一语成真,7岁的杨六斤化身孤儿,成了“没人要的小孩”。
有一位堂哥知道后,寄来500块钱生活费,但这也只是一笔“安心钱”,想要衣食无忧显然不可能。
可生活还得继续,他饿了就去挖野菜、有时候去池塘边捞鱼,就着邻居送的辣椒酱下饭。
在这个过程中,偶尔有村民接济食物,但杨六斤比较自卑,很多时候都直接拒绝。
终于有一次,杨六斤因营养不良昏倒在地,好在邻居发现及时,这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获捐500万
谁看了都可怜,杨六斤毕竟是个孩子,别人都在接受教育,他还要为生计发愁。
经村民们商议,决定带着娃寻找妈妈,希望能尽到为母责任。
刚一见面,杨六斤就紧紧抱住母亲,没想到却被后者直接拒绝,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
“这里没有他的户口,没有他的地方,来到这只能跟着受苦,很可能过得还不如以前。”
眼看收留无望,村民们再退一步,希望母亲能“管一管”,对方仍然表示“养不起”。
回到村里后,工作人员将电话打给了各个亲戚,什么表哥、堂叔,能打的全部打了一遍。
要么就是不认识,要么就是没关系,反正没有人愿意伸手。
一筹莫展之际,一档公益节目专门拍摄,希望能有人献出爱心,并为其申请了慈善账户。
在镜头前,杨六斤熟练地挖野菜、平静讲述对母亲的思念,这一幕让无数观众为之落泪。
节目播出后,社会各界人士捐款超过500万,后交给相关慈善组织进行处理。
紧接着,工作人员还为其安排入学、心理辅导等等,并在同年参加了某学校夏令营活动。
没想到典礼结束后,校门外却开始热闹起来,全部都声称“杨六斤的亲戚”。
“我是他表哥”、“我是他”……一个比一个亲,一个比一个熟,甚至还有个“堂哥”表态:
“准备放弃在外务工,回家全力照顾杨六斤”,反正都是“争当监护人”。
后来经多方协调,杨六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跟随堂哥杨取林,这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箴视之眼
在我看来,杨六斤的遭遇童话里没有,却是现实中常有的“剧本”。
你穷的时候,世界都对你视而不见,你富的时候,所有亲戚都来“攀个枝”。
没错,这就是人性,这就是利益,记得有一句话这样讲:世界99%的感情,都是由利益驱动。
当然,杨六斤还在长大,他的故事远远未结束。
作为旁观者,我希望这一笔善款,不是他的人生巅峰,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或许时隔多年后,凭借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杨六斤会活出完全不同的人生!
最后,送给各位一句话:真正的亲情,从不在钱后排队。
点个赞吧,与更多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