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终于找到你了,我就是20多年前你救过的小乞丐.......”。
2013年3月,戴杏芬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那边是个男人,上来就哭着叫姐。
刚开始戴杏芬一时摸不着头脑,经过男人一番解释,她才想起了20年前的事。
原来,那个打电话的男人,名叫“何荣锋”,是20年前一个夜晚,她捡回来的三个乞丐中的一个。
当时何荣锋脚上有伤,戴杏芬还为他上了药。没想到20年过去了,何荣锋还记得她。
戴杏芬只觉得当时不过是举手之劳,没想到20年后还能得到巨额回报。
关于这一切,背后还藏着一个美好且感人的故事。
女子救“乞丐”
1993年,那是一个普通的傍晚,戴杏芳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她突然感觉到身后有异样的目光。
回头一看,三个年轻人正跟在她身后,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和不安。
戴杏芳停下脚步,关切地问道:“你们干什么的啊?”
其中一个年轻人连忙走上前,带着几分羞涩地说道:
“大姐,您别害怕,我们从火车站过来,钱包被人偷了,身无分文,已经走了好多天了。”
眼前的三个年轻人衣衫褴褛,头发蓬乱,显然是经历了不少磨难。
戴杏芳没有像旁人那样驱赶他们,反而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无助与渴望。
她微微一笑,温和地说:“走吧,到我家去,先吃点东西。”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温暖与善意。
回到家后,戴杏芳立刻忙碌起来。她打开冰箱,拿出仅有的食材,动手为他们准备饭菜。
不一会,一桌香气四溢的饭菜就做好了。
三个年轻人显然已经饿坏了,也没客气,直接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饭后,戴杏芬又给三人洗了头,洗了脚,还给其中一个黑瘦的,沉默寡言的小孩受伤的脚上了药,包扎好。三人倍感温馨,也心怀感激。
后来当戴杏芬问及他们的遭遇时,其中一个稍年长的少年讲述道:
他们三人都来自四川省酋阳县董河乡麻园村,因为家里穷,早早辍学,想到浙江温岭投靠家里亲戚,找个活干。
但他们走到杭州就没钱了,只好一路乞讨些残羹剩饭,饶是如此,别人也对他们避之不及。
最近几天,他们都没要到食物,都快饿晕了,多亏遇见戴杏芬,才吃上饱饭。
听了三人的遭遇,戴杏芬十分同情。第二天就去周边的厂子里给他们找工作。可结果厂子里要么不缺人,要么只要一个人。
三人没办法,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去温岭投靠亲戚。
临走前,戴杏芬塞给他们每人10元钱,还准备好了几天的干粮,让他们坐车去温岭。
因为戴杏芬也在外打过工,由此她还特意嘱咐他们在外面要诚信,三人要团结,“有了好的口碑,老乡们才都有钱赚!”
三个年轻人接过钱,眼中满是感激。
他们连声道谢,戴杏芳只是摆摆手,轻声说:“不用谢,出门在外都不容易,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她没有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也没有期待任何回报,只是用自己的一份善良温暖着那个世界。
抵达温岭后,何荣锋与同伴们原本寄望堂姐能帮忙找到一份工作,但事与愿违,他们并没有找到工作。
无奈之下,他们决定北上天津,去那里寻求新的机遇。后来经过一番辗转,最终到了沈阳,才找到一份稍微安稳的工作。
功成回报“神仙姐姐”
当时何荣锋只有17岁,是三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何荣锋的家境原本还可以,父亲是村里杀猪卖肉的。
只因有一次父亲去城里卖肉,回来的路上被劫匪抢走了一万多块钱。
一万多块钱在90年代近乎巨款,农户们找上门要猪钱,他的父亲拿不出钱。
为此,他们不仅挨了不少相邻的骂,家里的东西还被洗劫一空。
最后无奈之下,何荣锋只好带着“替父还债”的使命,出来打工的。
经过戴杏芬的救助,不仅让何荣锋看到了世间的美好,也更加坚定了他奋斗拼搏的心劲。
正因那次被帮助,在何荣锋的心底,一直将戴杏芬视作“神仙姐姐”。
经过多年的努力,何荣锋终于成为了一名颇有名气的企业家,他不仅早已还清了家里的债务,也一直没有忘记帮助过他的“神仙姐姐”,一直在寻找她。
但受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寻找过程异常艰难。
直到2013年,经过无数次的找寻和努力,何荣锋终于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戴杏芳的电话号码。
当他拨通电话,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时,内心激动不已。正因如此,才有了文章开头的场景。
戴杏芳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当年的一个小小善举,竟然让一个人铭记了整整20年。
不久后,何荣锋带着满心的感激,终于站在了戴杏芳的面前。
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成熟的痕迹,曾经那个黑瘦的少年,如今已是一位风度翩翩的成功人士。
他激动地称呼戴杏芳为“姐姐”,眼中满是敬意与感恩。
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何荣锋掏出了一张100万元的支票,双手递给戴杏芳,说道:“姐姐,当年您的帮助改变了我的一生,这点钱是我的一点心意。”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款,戴杏芳显得很局促不安。她连连摆手,婉拒道:“孩子,你的心意我领了。你如今有出息,我就已经很欣慰了,这钱我不能收。”
何荣锋见戴杏芳态度坚决,无奈之下,只能收回支票。
此后,两家一直保持着联系。何荣锋始终想要为戴杏芳做点什么,回报她的恩情。
他注意到戴杏芳的房子有些破旧,便提出要帮她修补房子,还希望她能好好补补身体。
再次见面时,他留下5万元现金和一些价值不菲的补品。然而,戴杏芳依然坚持拒绝,最后她只留下了礼品,又把5万元还给了何荣锋。
经过媒体的广泛传播,何荣锋那份铭记恩情、积极回馈的行动深深震撼了人心。
与此同时,戴杏芬那种不求回报、满足于简单生活的态度,更是获得了众人的高度赞赏。
让善良与感恩,成为生活底色
如今,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会因为生活的压力而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
但戴杏芬与何荣锋的故事却提醒着我们,善良和感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底色。
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地,都应该心怀善良,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同时,我们也应该心怀感恩,去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善良如水,润泽万物而不争,它让我们在复杂世界中保持内心纯净。
感恩是对生命馈赠的回应,“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它让我们珍惜每一份美好。
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接受有限的失望,但永远不要失去无限的希望。”
让我们以善良为笔,感恩为墨,绘出生命的绚丽色彩,让爱与温暖永恒流传。
点个赞吧,与更多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