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男子频繁腹泻,反复检查肠镜正常,直到换了检查项目:是癌王

诗槐聊健康 2025-03-31 09:16:43

说个真实的故事吧。

他叫张强,今年42岁,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汉子,身高一米八,体重常年在170斤上下晃荡。职业是个货车司机,常年奔波在省际高速上,风吹日晒,吃喝不定时,但他一直觉得自己身体棒得很。尤其是肠胃,从来没出过啥大毛病,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蹲个厕所,大便规律得像上了发条的钟。他还常拿这个跟老婆开玩笑:“你看你,天天小心翼翼吃粗粮喝酸奶,还老便秘。我这大鱼大肉胡吃海喝,不也好得很?”他老婆是个文静的小学老师,常年便秘,听到这话只能无奈地翻个白眼。

人啊,有时候就是不能太得意。得意过头了,老天爷总会给你点颜色瞧瞧。

腹泻初现:肠胃的小叛乱

半年前,张强发现自己的大便开始不对劲了。以前那规规矩矩的“香蕉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稀糊糊的一摊,虽然频率没变,还是每天一次,但他心里有点犯嘀咕。他琢磨着,可能是前几天跑长途,路边摊吃多了油腻的烧烤,肠胃闹点小脾气罢了。于是他没当回事,照旧开车、吃饭、睡觉,日子还算过得下去。

可没过多久,情况开始升级。大便从一天一次,变成了两三次,有时候甚至三四次,每次都不成形,像稀泥巴似的。他还注意到一个规律:要是晚上吃了顿油乎乎的红烧肉,第二天准拉得更厉害,大便里还能看出点油花花的光泽;可要是换成清淡的粥和青菜,情况就好多了。张强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平时也刷刷短视频,看过不少健康科普。他隐约觉得,这事儿不简单。

第一次求医:肠镜没毛病?

凭着这点“医学常识”,张强跑到家附近的社区医院挂了个消化科的号。医生听完他的描述,皱着眉头问了几句,又按了按他的肚子,建议他做个肠镜看看。张强一听肠镜,心里有点发怵,但想想自己这拉肚子的毛病,还是咬咬牙预约了。

肠镜做完那天,他松了一口气。医生拿着报告说:“肠子干干净净,没息肉,没溃疡,没啥大问题。”张强一听,乐了,心想果然是自己多虑了。医生诊断他可能是消化功能紊乱,开了点助消化的药,叮嘱他少吃油腻,多休息。张强接过药,拍着胸脯说:“没事儿,我这身体扛得住!”

吃药后,果然见效。腹泻次数少了,大便也稍微成型了点。虽然偶尔还是会反复,但只要一拉肚子,吃两天药就又好了。他心想,肠镜都查过了,没啥大事儿,就这么对付着吧。

症状加重:药也不管用了

可好景不长。三个月后,腹泻卷土重来,这次来势汹汹,吃药压根不管用。张强慌了神,赶紧又跑回社区医院。这次他拉得更频繁,一天五六次都有可能,连水都不敢多喝,生怕跑厕所跑得腿软。他跟医生说:“我这到底咋回事儿啊?以前吃药还能管用,现在咋一点效果都没了?”

医生见他症状这么严重,眉头拧得更紧了,说:“频繁腹泻,用药还不缓解,这不正常。肠镜既然没问题,咱得查查别的脏器,做个腹部检查吧。”张强一听,摆摆手:“拉肚子不就是肠子的事儿吗?查别的干啥?上次肠镜会不会没查仔细?我再做一次得了!”他态度坚决,医生劝了几句,见他执意如此,也只能再安排一次肠镜。

第二次肠镜结果出来了,还是老样子:肠道干干净净,没一点异常。医生心里其实挺担心,但张强坚持认为自己没啥大事儿,医生也没辙,只能换了种药让他回去试试。

身体报警:黄疸和消瘦

接下来的两个月,张强觉得自己像是被掏空了。腹泻越来越严重,连一点油星儿都沾不得,吃下去没多久就得跑厕所。更可怕的是,他的体重像坐了滑梯,从170斤掉到140斤,裤腰大了两圈。照镜子时,他发现自己的脸黄得像蜡纸,尿液也变得跟浓茶似的。他老婆吓坏了,拉着他嚷嚷:“你别犟了,去大医院看看吧!”

这次,张强没再逞强。他收拾了点行李,直奔省城的三甲医院。挂了个专家号,医生听完他的经历,又翻了翻两次肠镜报告,沉吟了一会儿,说:“肠镜正常不代表没问题,做个腹部CT吧,看看胰腺和肝脏。”张强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乖乖去做了。

CT结果出来那天,医生表情凝重地告诉他:“胰头有个占位,可能是肿块。”张强愣住了,问:“啥意思?”医生叹了口气:“得进一步查,但你这情况,八成是胰腺癌,而且可能已经晚期了。”张强脑子嗡的一声,手里的检查单差点掉地上。

为什么腹泻会是“癌王”的信号?

张强的故事让人唏嘘。一个看似普通的腹泻,怎么就跟胰腺癌这种“癌王”扯上了关系?

胰腺是个不起眼的小器官,藏在胃后面,像个沉默的工人,负责分泌消化酶和胰岛素。胰腺癌之所以被称为“癌王”,是因为它发现时往往已经晚期,症状隐匿,进展快,预后差。而反复腹泻,恰恰是胰腺癌的一个常见信号。

这是因为胰腺有个重要的功能,叫外分泌功能,专门分泌消化酶,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如果胰腺被肿瘤侵占,消化酶分泌减少,脂肪就没法好好消化,只能原封不动地排出体外,形成了所谓的脂肪泻——大便里带油光,黏腻冲不下去。张强那“吃油就拉得更厉害”的症状,就是典型的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的表现。

除了腹泻,胰腺癌还有其他“马脚”:上腹部不适、腰背痛、黄疸、不明原因的消瘦。张强的黄疸和体重下降,都是晚期胰腺癌的信号,可惜他一开始没当回事。

3种拉肚子,可能是癌症在敲门

腹泻不一定是小事,尤其是以下几种情况,得高度警惕:

肠癌:最常见的“腹泻癌”。肠癌早期会改变排便习惯,比如原本一天一次的人,突然变成一天好几次,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早上起床后腹泻、便中带血(鲜红或果酱色)、黏液血便,都是危险信号。如果还伴着贫血、消瘦、无力,那就更得赶紧查。肝癌:很多人想不到肝癌也会拉肚子。如果你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突然觉得右上腹不舒服,肝区肿大,还伴着食欲不振、消瘦、腹泻,赶紧去做彩超和甲胎蛋白检查,别拖。胃癌:胃癌的腹泻往往是大便发黑(消化道出血的表现),还可能有食欲不振、恶心、上腹隐痛。40岁以上、有慢性胃病的人,尤其要留心。

腹泻还有这些“幕后黑手”

当然,不是所有腹泻都跟癌症有关。有些器官出问题,也会让人拉个不停:

胆囊:胆囊要是罢工,胆汁分泌少了,脂肪消化不了,就得从大便里跑出来,引发腹泻。肾上腺:肾上腺功能出问题,比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会导致水样便,严重时还伴着腹痛、呕吐,甚至脱水。甲状腺:甲亢患者的肠子被甲状腺素“催”得太快,消化吸收跟不上,就会拉肚子。这种腹泻没腹痛,没血便,便后肚子还挺舒服。写在最后:别让“拉肚子”拖垮你

张强的故事是个教训。他从一开始的小腹泻,到最后的“癌王”确诊,走了太多弯路。如果他早点听医生的,做个全面检查,也许结局会不一样。

所以,如果你也有持续两三个月的腹泻,别不当回事。赶紧去医院,查查粪便常规、血常规、胃肠镜、腹部影像学(CT或超声),甚至电解质,对症下药。健康这东西,丢了才知道珍贵,别等“癌王”敲门才后悔。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胰腺癌诊治指南(2022年版)》.《临床消化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年版.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Pancreatic Cancer Symptoms and Diagnosis".《实用内科学》,第1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7 阅读:17461

评论列表

尔等皆是趋炎附势的变色龙

尔等皆是趋炎附势的变色龙

9
2025-04-01 11:49

有没有癌神,癌侠,癌圣,癌霸?

暂时没想到 回复 04-01 23:22
你自己挑一个走

小强

小强

4
2025-04-01 12:36

什么医生,腹泻连腹部都不检查

诗槐聊健康

诗槐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