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的一生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一是前期的英明神武,二是后期的昏庸无能,两者的交界点就是唐玄宗一天之内杀死3个亲生儿子。
唐玄宗前期为什么能英明神武?
1、个人经历与抱负。
李隆基从小是吃过苦的人,一般来说,这样的人成年后都有点能力,中国崇尚吃苦是福,这对李隆基来说,就是锻炼能力的机会。
李隆基是武则天之子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排行居中,李隆基刚出生那年,他的伯父同时也是当朝皇帝的唐中宗李显被武则天废除,李隆基之父李旦被立为皇帝,但却是一个傀儡皇帝,朝政由武则天控制。
李隆基3岁时被封为楚王,5岁时被武则天过继给早逝的李弘为继子,李弘是武则天的大儿子,也是李隆基的大伯,但在法律上,李弘成为李隆基的父亲。
李隆基身为皇子,童年是很苦的
不久,其父李旦被武则天废除皇帝之位,其祖母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
李隆基9岁时被改封为临淄王,同年,他的母亲窦妃被人诬陷而被秘密杀害在宫中,尸骨无存,他的父亲李旦则被人诬陷有异谋,但因为有人相救而躲过一次打击。
李隆基21岁时,亲眼目睹神龙政变的发生,不久其伯父李显继位为帝,李隆基26岁时,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及安乐公主,并协助其父李旦继位为帝,李隆基因功被封为太子。
李隆基27岁时,其父李旦禅让帝位给李隆基,称太上皇,但控制部分权力,李隆基则成为唐朝皇帝,同年,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及党羽,自此,李隆基正式成为实权皇帝。
从李隆基的个人经历来看,他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在政变、权斗、惊慌与恐惧中长大,武则天执政期间,重用酷吏打压李唐宗室,这反而锻炼了李隆基的能力,尽管李隆基不是嫡长子,但他凭借参与政变,助其父李旦成功继位为帝,自己成为太子,这都是靠能力与智谋。
李隆基在权谋中成长
李隆基是个有理想抱负的人,他从李旦的第三子一跃成为唐朝皇帝,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尽管他不是穷人,但从小受尽磨难,成为他一生的财富,也是他英明神武的原因之一。
2、唐朝的政治斗争。
从武则天时期到唐玄宗开元盛世之前,是唐朝政治斗争最激烈的时刻,武则天是李隆基的祖母,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后来用尽权谋成为唐高宗的皇后,等到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夺了儿子的皇位,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
连女人都能当皇帝,更不用说皇子了,唐朝初期的政治一直不稳定,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开始,经李承乾谋反被废,到武则天称帝大肆打压李唐宗室,再到被武则天被杀之后,唐中宗李显与唐睿宗李旦执政期间的政治混乱,李唐朝廷的政治斗争进入白热化。
除了神龙政变之外,李隆基参与了两个政变:唐隆政变与先天政变,第一个政变帮助父亲李旦继位为帝,第二个政变除掉姑姑太平公主,扫清了李隆基执政的所有障碍。
李隆基时期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
政变不仅要有胆识,更要有能力,还要有关系与盟友,指挥得动军队才能政变,至于权谋,则是基本条件了。
在不断的政治斗争中,李隆基学会了各种手段,比如先下手为强,在先天政变中,李隆基得知太平公主准备下手废除自己的皇帝之位,于是先下手为强,先发动政变铲除太平公主。
政治斗争非常能锻炼人,让李隆基迅速成长为合格的政治人物,这也是李隆基能够开创开元盛世的原因之一。
3、有识人用人的眼光。
李隆基早年识人用人水平还是可以的,很多有才能的人被提拔,比如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这都是开元盛世的名相,各有特点。
皇帝治理天下,想要太平,必须有好的帮手,这些人就是李隆基发掘并提拔的人才,姚崇帮李隆基拨乱反正,使混乱的政治步入正轨,宋璟守旧,但为人正直,帮李隆基平衡过渡,张说帮李隆基革除旧弊,达到巅峰,张九龄帮李隆基进一步发展。
李隆基有识人用人的眼光
有识人用人的眼光,是最高统治必须具备的能力,李隆基有这个能力才能开创盛世,这种能力的来源就在于李隆基的为人处事与善于学习观察,会用人才是明君。
唐玄宗后期为什么变得昏庸无能?
1、安于享受。
从疆域来看,唐朝的巅峰期是唐高宗统治时期,从国力来看,唐朝的巅峰期是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这是唐朝的第四个治世,前三个分别是:贞观之治、永徽之治、武周之治。
李隆基作为第一个盛世的开创者,是有资本骄傲的,问题是骄傲之后怎么办?
李隆基前期由于各种政治斗争,精神紧绷,居安思危等各种思想的影响下,是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而且当时的李隆基年轻气盛,有理想,有野心。
等到李隆基做了皇帝几十年之后,年龄也有五六十岁之后,想法就完全不同了,年轻的意气风发已经不复存在,取之而来就是享受。
李隆基晚年沉迷酒色
皇帝享受的无非就是酒色,而美女则是最大的原因,李隆基偏偏是个长寿的人,身体也不错,中后期的李隆基最宠爱的是武惠妃,武惠妃去世后,后宫三千美女让李隆基提不起精神,他看中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不惜抢过来作为自己的妃子。
抢儿子媳妇这种事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能做出这事的,就因为两个字:好色。
晚上的李隆基变成了好色之人,一旦恋上了女人,就无法自拔,沉迷于美色之中,前期的英明神武全部丢了,长期沉迷于其中,思想、身份、能力、行为各方面都会退化的。
人性如此,谁也做不到一辈英明神武,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是这样,人是会变的,尤其是当了多年皇帝,还创造出开无盛世的李隆基,当他达到政治的巅峰时,就必然会放纵自己,安于享受就是这样。
当一个皇帝安于享受之后,执政能力就会下降,这是必然的。
2、听信奸妄。
自张九龄罢相之后,李隆基就开始起用小人当宰相了,李林甫、杨国忠能当上宰相,就是李隆基执政能力下滑的具体表现,李隆基年轻时期的识人用人水平严重下滑,后期只能把小人当人才了。
亲小人必然远贤臣,一旦用了小人,政治就开始败坏,这是必然的,李隆基一天之内准备杀三个儿子,张九龄执政时,一心阻止,等到李林甫当宰相时,反而认为这是皇帝的家事,言外之意就是说李隆基自己可以处理儿子,于是李隆基一天之内逼杀三个儿子。
李隆基晚年重用小人
虎毒都不食子,一个皇帝一天杀自己的三个亲生儿子,基本的亲情都没有,此时的李隆基已经完全听信奸妄小人,已经变成了昏君。
安史之乱时,李隆基听信宦官之言,逼死名将封常清和高仙芝,妥妥的昏君。
3、皇帝老年后的通病。
李隆基晚年不仅沉迷享乐、听信奸妄,而且喜欢自以为是,李隆基听任两任宰相打压太子,甚至不惜杀死太子,为的就是自己政权的稳定。
皇帝老了就喜欢猜忌,同时担心自己权力被夺,时刻防备,李隆基把防备重心放在太子身上,这是他的经历告诉他的,后来李亨实在忍受不了,在安史之乱后自立为帝,把李隆基自动变成太上皇,这就是猜忌太子的反作用。
李隆基还纵容安禄山这样的胡人掌控兵权,安禄山一人身兼职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手中掌控的大唐边军达到20万人,这样恐惧的兵力掌控在一个番将之手,本身就是一种严重威胁,李隆基却浑然不觉,这就是昏君。
李隆基晚上宠爱杨贵妃,全部精力都在女人身上,朝政也不管了,导致小人当道,政治腐败,执政能力急剧下降,种种原因共同影响之下,唐玄宗李隆基的执政能力严重滑坡,安史之乱的爆发,李隆基是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