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 作品
人 车 江湖
一起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崛起
败象尽显,中国新能源换道超车效应开始显现。
以下从一个败局,两个效应和一个实质,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
1、日系德系的大败局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大败局是传统汽车强国燃油车的大败局,主要是日本和德国。外在表现是传统汽车强国的车企在利润腰斩。
日本方面,丰田、本田、日产、三菱和马自达五家车企净利润和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下滑,特别是日产,其净利润同比暴跌94%,仅为19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亿元);丰田利润下滑26.4%,本田利润下跌15%。
德国方面,宝马全球市场口径,第三季度的总销量为54.1万辆,同比下降13%,其中,中国区销量仅为14.77万辆,同比下降29.8%。净利润只有4.76亿欧元,同比下滑84%。奔驰三季度利润同比下降54%。保时捷三季度利润同比下降41%。
利润是所有经营活动的综合结果体现。
如果交付量保持不变,但利润下滑还可以托词低价抢占市场导致。
现实的问题是,德系、日系的主要车企交付量都在下滑,中国市场表现的尤为明显。
德系日系的败局需要时间,把时间维度拉长越长,你会发现败象越明显。
2、败局下的两个效应
随着败局的显现以及中国汽车产业崛起,两个效应开始显现。
第一个效应:裁员降薪。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工会领导人此前表示,计划关闭至少三家本土工厂,裁员上万人,并且打算全员降薪10%,以减少成本,提高竞争力。
本田今年也多次宣布裁员,中国市场的东风本田和广州本田也有了裁员的实质性动作。
第二个效应:压缩产能。
其实,裁员和压缩产能是同步进行的。三班倒改为两班倒是压缩产能,但如大众直接关闭工厂,则是摧毁式的压缩产能。
作为重资产型行业,产能一旦摧毁,重建是需要时间的。
以上两个效应,是车企的直接遭遇。考虑到车企作为产业链上的核心,其裁员和砍掉产能的举动,为其配套的产业同样损伤。年初,博世就宣布裁员计划。
需要特别提起的是,主机厂的覆灭是整个产业链的覆灭,而主机厂的转移也是整个产业链的转移。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链的超越和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3、新能源的本质
中国换道超车,选择电车的方式超越传统汽车强国。
有人对电车不是新能源始终耿耿于怀,其实,你说电车是新能源肯定没错,你质疑电车的清洁属性也没问题。
与其纠结电车是不是新能源,不如关注中国换道超车能否成功,就行了。
新能源是一面顺应潮流的旗帜,跟碳排放,温室效应是息息相关的。本质上是发展的问题,也是道义的问题。
高举新能源,等于站在了道义的高点。通过这面旗帜,可以团结群雄,也能构筑壁垒。
对于我们而言,在传统燃油车赛道无法超车的情况下,另起“新能源”这口炉灶相当趁手。
如同张麻子对黄四郎所言:没有你,对我很重要。黄四郎倒台之后会有新的恶霸,但黄四郎不倒,就不会重新洗牌。
汽车产业传统汽车强企不倒,如何实现行业的重新洗牌!
洗牌后,我们可能就是新的黄四郎。
现在是世界大融和的时代,我们关心的是老百姓能不能得到实惠,而不是买谁的车![必胜]
但是新能源车不便宜啊,总费用下来跟燃油差不多,科技发展应该费用降低啊!
安全实惠的固态电池和优秀智驾才是油车催命符
换道去别人百年前就有的电动车赛脸?[抠鼻][抠鼻][抠鼻]
亏到发不出工资的新能源车是谁来着?
又一个产业被中国干趴了,发达国家以后还发达吗?
只要把日系车干趴。它才老实
是电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