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解表中药的防风,为什么会出现在泻黄散里?

文化养生谈 2024-07-09 07:45:5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在学习一些方剂的时候,大部分方剂的组成基本都能明了,但也有一些时候,某味组成的功用和组成后全方的功用却相去甚远,这又是为什么呢?

比如,泻黄散本来是一个泻脾热的方剂,可方中却又有“防风”,并且用量最大。

防风是什么,对中医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一味辛温解表之品,主要就是能发散风寒,被历代医家称为“风中润药”。但不管怎么样,防风和泻脾似乎怎么也无法联系到一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在泻黄散的汤头歌诀里,

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见功。

第一句就是 “泻黄散甘草与防风”,而且在整个方剂里,防风的用量也是最大的。所以王旭高才说:“重用防风者,能发脾中之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也。”

既然泻黄散所针对的是脾经有热,而防风却是疏风散寒的,无论怎么解释,似乎都不符合中医热者寒之、实者泄之的原则。

尽管退一万步说,泻黄散针对的脾经有热乃是“伏火”,确实需要散之,但伏火毕竟也是火热的一种,不可能用大量辛温之品去清热,那样不是有火上添油之弊吗?

关于防风在泻黄散里出现、且以君药的身份出现的问题,历代医家对此有很多精彩的辩论。

比如张山雷在《小儿药证直诀笺正》里就认为,泻黄散为脾胃蕴热所设,其中的栀子、石膏才是君药,同时佐之以藿香,借其芳香以醒脾畅达,振发生机。

而泻黄散里的甘草,本来就不是大热之证的必用之品,而防风的出现本来就难以理解,更何况用量独占全方一半的做法?这里面或许有编撰的笔误存在。

而后世泥古的医家,只知道一味地固守古方,看到这个现象,反而以什么防风辛温以升阳散火来解释。

要知道,病症既然是火热之证,岂能用大量的升散来熄火?

再说了,关于泻黄散里组成的用量,各家传本也各有不同,这也表明存在错误沿用的可能。

我们总结以张山雷为代表的历代医家对泻黄散的评价,总之大概有两个观点:

1、 泻黄散泄散的是火热,方中升散的防风存在就有商榷之处;

2、 防风在方中的用量过大;

其实,古代中医对于热证用升散之品也是早有先例的,比如在一些伏热、郁热之方里,在大量清热药中少许佐用升散,清热之功更显;

同时,如果火热证候病位在头脸,也需要在清热时佐用升散,起到引药直达病位的目的。

因此,泻黄散里的防风,我们也不能简单地以 “升散以煽其焰”去否定。至于防风用量独重的现象,我个人的观点也是倾向于笔误沿用。

《小儿药证直诀》虽然是钱乙所著,但古代的出版业不发达,更多以手抄传世,在誊写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笔误,这也是各家版本里、防风用量都不尽相同的原因所在。

其实,如果我们翻看一些古代本草典籍,比如《汤液本草》,就曾对防风有过更详细的描述:认为防风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二经的引经药,防风在泻黄散里的身份,就是治脾的引经药,这个解释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总而言之,泻黄散这个方剂,或许是因为其创方者钱乙的名气太大,乃至后人看到某些传写错误之处也不敢去怀疑。

但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倾向于方中有防风没有问题,能够起到发散伏火的作用,但其用量还是不宜过大,以使药的身份存在更恰当一些。

2 阅读:7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