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胜过王羲之赏析

香萱看文化 2023-02-09 11:48:12

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传世经典书法作品笔致神采奕奕尤见纵横笔势,有晋人风度胜过王羲之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唐朝时期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大唐处于封建社会盛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地频繁与活跃,都给文化艺术地发展带来了新地机运,使绘画艺术形成灿烂辉煌的局面,涌现出一批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画家。

唐代绘画体裁仍以人物画为主,宫廷衙署及寺观壁画占相当比重,褒扬功勋的功臣画像仍在继续,石窟及寺观壁画较南北朝有着更大的发展,其规模之宏伟、技艺之卓绝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佛寺壁画中流行大型的经典题材,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穿插描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塑造的佛教形象中人性化的成分明显增强,甚至出现以宫娃为模特塑造菩萨形象的现象,附于佛寺壁画中的供养人占了更大壁面,这一切都展示出佛教绘画适应社会好尚而趋于世俗化的倾向。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培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唐朝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都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书法作品,楷书、草书、行书在唐朝也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具有鲜明突出的时代特点,对后世的书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书至初唐而极盛”这一说法。此外,唐朝的书法教育也为唐朝书法取得非凡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

这里分享唐朝时期唐高宗李治书法作品。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干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唐高宗李治,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初谥天皇大帝。史称唐天皇。是亚洲第一位创制且采用“天皇”的皇帝。唐高宗书法受唐太宗(李世民)熏陶,笔致神采奕奕,后半尤见纵横笔势,有晋人风度。

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李治书法作品有:《玄堂帖》《昨日贴》《无事帖》《过午帖·文瓘帖》《遣弘帖》《钱事帖》《六尚书帖》《大唐记功颂并序》《万年宫碑》《李勣碑》《孝敬皇帝叡德纪洊铭》《隆国寺碑铭》《玉华宫山铭》等。

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李治《玄堂帖》赏析

唐朝第三任皇帝唐高宗李治《玄堂帖》释文:使至,知元堂己成。既得早了,深以为慰。不知诸作早晚,总得断手,日月犹赊,必须牢固。数日来极热,卿等检校,大应疲倦。陵初(料高一百一十尺,今闻高一百卅尺,不知此事虚实。今因使还,故遣相问。敕。十五日。)

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李治《昨日贴》赏析

唐朝第三任皇帝唐高宗李治《昨日贴》

唐高宗李治的书法于二王中着力最甚,有乃父书风,更得褚遂良多人的调教,故能得晋人风度。他的镌于仪凤二年(677年)的《赠太尉英贞武公李勣碑》,碑中书法尽得遒美,于神采中见笔势,虽雄浑不足,但写法别有洞天,字字圆美,多得妍美,更兼着刀,从此碑,后人看出,以为二王之风已经没有前朝盛行了。其实也说明了一点,李治试图在二王书风中有所突破。

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无事帖》赏析

唐朝第三任皇帝唐高宗李治《无事帖》释文:太子无事,欲僻洛城西门仗,听。更不须覆奏。敕。廿三日。

《法书要录》:记载了一个故事:龙朔二年四月,上自为书与辽东诸将,谓许敬宗曰:“许圉师常自爱书,可于朝堂开示。”圉师见甚惊喜,私谓朝官曰:“圉师见古迹多矣。魏晋以后,唯称二王。然逸少多力而少妍,子敬多妍而少力。今观圣迹,兼绝二王,凤翥鸾回,实古今书圣也。

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过午帖·文瓘帖》赏析

唐朝第三任皇帝唐高宗李治《过午帖·文瓘帖》释文:《过午帖》部分:过午将审行弘福及仓粮怅,乏绝户数,向衙里来。敕。廿五日。《文瓘帖》部分:卿及文瓘、处俊、敬(玄),午前(到九干门来。敕。廿九日。)

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遣弘帖》赏析

唐朝第三任皇帝唐高宗李治《遣弘帖》释文:今遣弘往东都逐生气,敬玄。

释文:已下宫臣及队仗至彼,听入于文思、章善等门,□承启事、进食等物,并听。其文思门宿卫处,卿等共其相知检校。敕,更上

释文:图片待补:一层楼。须覆奏。廿六日。

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钱事帖》《六尚书帖》赏析

唐朝第三任皇帝唐高宗李治《钱事帖》释文:钱事且莫宣出敕。

唐朝第三任皇帝唐高宗李治《六尚书帖》释文:六尚书及尚书左右承、侍郎、殿中、将作、少府、司农等长官,今(日晚间并唤向衙里来。敕至德。二日。)。

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大唐记功颂并序》赏析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大唐记功颂并序》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大唐记功颂并序》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李治撰并书大唐纪功颂并序, 行书原刻, 额飞白书。 荥阳等慈寺,唐显庆4年[659]8月15日。经摺装墨纸尺寸: 纵27.3厘米横 17厘米。 民国拓本。

大唐显庆年间(公元656-660),唐高宗亲临许郑讲武,因为路经当年唐太宗擒获窦建德的旧地,于是缅怀先人功业,亲为撰文,写下了有名的《大唐纪功颂》。

原碑最初安置在河南汜水县(今河南省荥阳县)等慈寺中,刻制年月为显庆四年(659)八月十五日。后来碑被凿毁,移藏于郑州市博物馆。

一眼看去,碑额大字飞白书体“大唐纪功颂”5字,写得真是笔画中间丝丝露白,矫若游龙,酣畅极了。碑上行书,总计35行,每行70-75字不等,故而形成一种洒洒落落,好似繁星丽天,老树着花的自在布局。再看字的笔画,横竖撇捺,笔笔俊拔,饶有神韵。结体则有的古朴,有的端雅,有的奇崛,有的俏丽,然而却又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使人叹赏。

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万年宫碑》赏析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一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万年宫铭并序,明拓本,32.9×39.5厘米,十一开。故宫博物院藏。万年宫碑王铎题签。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二

四行“暎”字右半未损,五行“炎”字右上角未损。石现存陕西麟游县九成宫遗址。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三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四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五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六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七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八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九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十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十一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十二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十三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十四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十五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十六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十七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十八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十九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二十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二十一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二十二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二十三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之二十四

唐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李治撰并书。风流潇洒,超脱俊逸。

唐高宗李治(公元628-683)传世碑铭,刻于永徽五年(654),并被安置在陕西省麟游县的《万年宫铭》,因为石面文字早被捶拓得模糊不清,所以后世评赏高宗书法,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大唐纪功颂》和《李猛碑》上来。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万年宫碑朱文钧书法提拨》

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李勣碑》赏析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李勣碑》之一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李勣碑》全称《赠太尉英贞武公李勣碑》本文选取前五幅字帖赏析,镌于仪凤二年(677年)在陕西醴泉县,为昭陵陪葬碑之一。高宗(李治)撰并书。碑高300厘米,座高100厘米。32行,30行,行约90余字。行书。首题:“大唐故司空太子太师上柱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英贞武公李公之碑”。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李勣碑》之二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李勣碑》之三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李勣碑》之四

碑下截磨灭,存者约十之六七。李勣是唐开国功臣,为唐太宗统一天下立下不少功绩。故唐高宗时给李勣立碑,由高宗御制并书。 唐高宗书法承其家法,此碑笔致神采奕奕,十分遒美,但雄浑不及文皇,而戈法过之。后半虽有纵横笔势,颇具晋人风度。此碑因捶拓较少,存字者较完好,字字圆美。篆书题额平正圆美,当初唐之皎皎者。此碑是唐高宗的主要作品之一,运笔和结构极为严整,不仅可以垂范书坛,且使唐朝历代君王之宸翰皆承袭此优美之风。明拓本首行“御书”之“书”字完好,全碑少损20余字。有乾隆拓的影印本,为爱俪园《慈淑楼丛帖》之一。

唐高宗李治行书欣赏《李勣碑》之五

李治尤擅工行书,行笔婉妙,在帝王中书法苍劲豪迈,圆润俊华,视觉效果十分美观,不逊于名家。李绩碑是现今留存于世保存比较完好的李治真迹。

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孝敬皇帝叡德纪洊铭》赏析

唐·李治《孝敬皇帝叡德纪洊铭》铭文:震象凝位,离景腾辉。地浮重海,天开少微。惟皇取则,利建储闱。承祧是寄,主鬯攸归,运启昌图,祚隆先圣。丹雾流(阙)庆(阙)正。(其二)  研几道(阙)发虑(阙)津。戈临春序,籥奏秋旻。商岩伫逸,望苑通宾。考艺方远,宣猷日新。(其三)礼茂承颜,(阙)融锡类。爱敬兼极,君亲一致。(阙)义重(阙)情至性(阙)。(其四)优游四德。绩劭抚军,誉宣监国。便坐垂范,寝门贻则。量湛用冲,化敷元默。(其五)虚伫丞凝,崇奉师保。望行辩牍,临涡(阙)藻让(阙)宫(阙)逾(阙)道(阙)德斯(阙)为宝。(其六)(阙)楹(阙)静愈,鸣葭缔游。燕厨斯启,<鱼>俎弗羞。

恭行一物,澄汰九流。(其七)缅惟释重,载追前懿。爰念少阳,将推大位。纯孝深感,闻言哽泗。(阙)命未申(阙)。(其八)玉(阙)彩,珠沈夜光。未(阙)泣元圃,风悲画堂。感今兴悼,念昔增伤。(其九)崇谥追尊,鸿名赠册。伊洛疏兆,嵩环卜宅。隧拟桥岩,茔图毕陌,雾凝平楚,烟生竹柏。(其十)原隰(阙)仙殿(阙)飞。凤碑空篆,鹤驾无追。(其十一)。

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隆国寺碑铭》赏析

唐·李治《隆国寺碑铭》铭文:三光照象,万品流形。人途超急,时代虚盈。淳风久谢,浇俗潜生。爱波滔识,业雾昏情。猗欤调御,迦维腾迹。妙道乘幽,元源控寂。鹫峰遐峙,龙宫广辟。慧日舒光,慈云吐液。眷言圣教,载想德音。义徽往劫,道冠来今。腾神九域,晦迹双林。汉梦如在,周星遽沈。悲缠奁镜,哀深栋宇。濯龙潜润,椒风韬绪。露叶朝侵,风枝夕举。云车一驾,悠哉万古。乃兴轮奂,实构雕华。紫栋留月,红梁藻霞。云窗散叶,风沼翻花。盖低凤偃,桥侧虹斜。爰有慧命,英气虚冲。孤标千载,独步三空。给园味道,雪岭餐风。智灯再朗,真筌重宗。四运周流,六龙驰骛。巨夜销气,函关启曙。茂德徽范,微尘表誉。勒美彼文,遐年永著。

唐朝时期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玉华宫山铭》赏析

唐·李治《玉华宫山铭》散文:顺访峒山,镌芳金石。道光轩驾,声流姬迹。矧此崇岩,介通帝宅。峻侔铜柱,祥韬金碧。饮渭南通,鸣岐西格。炎生肇授,彤暑初融,高明叶宇,卜揆裁宫。凤标衔露,鸟跂扪空。丹谿缭绕,旋树玲珑。迳分馀雪,岭界斜虹。流花缛景,清籁嘶风。波移控鲤,云飞御鹤。沈沈松嶝,萋萋兰幕。雾宿重峦,寒生洞壑。峰高鸟路,月对林垂。交藤散绿,悬镜成规。鹓归绕蕣,凤下标椅。崖依注藓,池涵卷葹。广运尧心,式昭夏谚。端灵养白,申歌秘殿。菌阁流霜,椒台凝霰。玉荣()赏,瑶池肆宴。福寿无双,华封斯荐。

世人对唐高宗李治的看法,大多是善良、仁慈、正直、懦弱等,认为他是一个连自己的皇位都保不住的男人,而且还让自己的妻子成为一代女皇,典型的耙耳朵。但是,你不知道的唐高宗其实是这样的。

唐高宗李治身体不好,算不上软弱无能,因为身体不好,把政事交给有才能的武则天,武则天此时也是尽心尽力的为国家办事,并没像妲己,褒姒这样的女人,而是励精图治,做了很多对李唐王朝有利的事。唐高宗在太宗时期诸子争嫡的斗争中,能笑到最后,除了有长孙无忌等人的保护外,自己还是有心计的,韬光养晦,还算是有心计的。

他在位的前期,唐朝的领土范围是最大的。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末期,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利的情况了,他能够力挽狂澜,不仅解决了贞观之治的遗留问题,还开创了“永徽之治”。在唐高宗登基的时候,江浙一带就爆发了农民起义,高宗还没正式登基,就发布“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另外,唐高宗还知人善用,他发掘了一大批人才,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他政治之路上的中坚力量。可见,他还是有治世之能的。一个君王,要管理好国家,怎么可能全靠一个人,所以,他有发现人才的眼光,这一点是帝王极为重要的一项条件。

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也是独具一格,非其他书法所能及。所谓艺术无国界,书法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多种方式深入到世人的生活与工作中,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书法带给人的慰藉已远超金钱所带来的满足感。

0 阅读:13

香萱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