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书法家林藻磊落舒张《深慰帖》畅达自然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唐朝时期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大唐处于封建社会盛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地频繁与活跃,都给文化艺术地发展带来了新地机运,使绘画艺术形成灿烂辉煌的局面,涌现出一批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画家。
唐代绘画体裁仍以人物画为主,宫廷衙署及寺观壁画占相当比重,褒扬功勋的功臣画像仍在继续,石窟及寺观壁画较南北朝有着更大的发展,其规模之宏伟、技艺之卓绝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佛寺壁画中流行大型的经典题材,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穿插描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塑造的佛教形象中人性化的成分明显增强,甚至出现以宫娃为模特塑造菩萨形象的现象,附于佛寺壁画中的供养人占了更大壁面,这一切都展示出佛教绘画适应社会好尚而趋于世俗化的倾向。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培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唐朝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都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书法作品,楷书、草书、行书在唐朝也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具有鲜明突出的时代特点,对后世的书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书至初唐而极盛”这一说法。此外,唐朝的书法教育也为唐朝书法取得非凡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
这里分享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林藻书法作品。
林藻(765—840),系林披次子,字纬乾,小名遂奴,福建莆田人。唐贞元七年(791)应试《珠还合浦赋》,辞才过人,受到主考官杜黄裳的赏识,认为他“有神助”,终得进士及第。历校书郎、判官、监察御史、容州刺史、殿中侍御史,仕终岭南节度副使。林藻与其胞弟林蕴都以善书闻名,成为唐德宗贞元时期名书法家和文学家。林藻的书法学颜真卿,尤擅长于行书,极得智永遗法,笔意萧疏古淡,意韵深古,其书作杂于魏晋书法艺林之中;难辨真伪。
传世有《深慰帖》。明初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称:“林藻行书,婉约丰妍,出入智永之域。”林藻的书法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的秀妍之气,而近与杨凝式书法,前人书评中多有称道他的书法艺术。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林藻主要书法作品有:《深慰帖》《摹唐林藻〈深慰帖〉》等。
唐代著名书法家林藻《深慰帖》赏析
唐代著名书法家林藻《深慰帖》又称作《马斋帖》。行书,共十八行,唐代林藻书。日本博文堂有影印本。
为行草横幅,整幅作品清秀舒展,气韵贯通。其笔迹以颜体为主,融进诸家的韵味,墨彩沉厚。博大之中,不乏峻拔的气概。其用笔精细,笔笔精良不涩滞,经得起挑剔或推敲。用笔特点是委婉圆润,线条多呈弧形,且变异无常,有方笔,有圆笔,行笔流畅,笔锋的提按富有节奏感,中锋轻点,侧锋取势,强化墨韵。
对繁杂字,他轻描淡抹,意随笔到,纤细得如同蚕丝;在用墨上,能根据字形特点及章法的表现需要,或浓或淡,或轻或重,竭力营造一个畅达自然的韵致。他的作品布局挺有趣味,并非机械式的排列,而是左颠右斜,上下之间,时而紧挨相叠,时而拉开截断。但能笔断意连,丝丝相扣,整体章法显得十分灵动快活,潇洒飘逸,神采飞扬。《深慰帖》被董其昌收入《戏鸿堂群帖》中。
《深慰帖》弩型曲笔较少,篆隶笔法不明显。但《深慰帖》中偶有粗笔近楷字体出现,显得敦厚质朴,与弩型曲笔一样起到舒缓行笔节奏的作用。
释文:辱问,知所苦已减退,深慰也。承廿七日发,时热如此,疾未全瘳,冒犯而行,得否善自度之。如料气力未禁,何如改告,别作逗留。愿审己而动,勿使道路重复,转更栖遑。藻那日送欧阳回,至横灞,便属马 脊破,烂溃特甚,不堪乘骑,数日来都不出入。虽不得数至问疾,常令问中和,知减损,将谓程宽,且将息,不知发日顿近,明後闲暇,得鞍乘,当奉诣,未际预悬离别之恨恨也。拙序不足奉扬盛美,过言见谢,无乃外欤!崔、郑、欧阳诗付往,章八元、陈羽各有一篇,未能取得,续附也。诸公处申意,寻当与达,即冀展奉。无复寒暄,不宣。藻拜手,廿三日。郭郎少公执事。先所仗写文卷,闲垂捡出,续令住取,谨问。
此帖是林藻写寄友人郭郎少公的一封函札,可以辩明函札中所述彼此间的情况、关系与感情,又涉及若干人物。 其中两次提到的“欧阳”,以及“崔、郑、 章八元、陈羽”各一次。还有要通过对 方代为申意的“诸公”都是些什么人, 有待探讨;写此函的时间与地点,也有 待分析;或出于朝代远隔的原因,函中文句结构也存在若干艰涩欠酌处,须给 以解释如下:
一、 “郭郎少公”应是官场上与作者 文字往来较密切的朋友。先是对方有信 来“辱问”,因此作函回复。
二、 对方告以“二十七日”将出发, 感到时间迫近了,现在已是“二十三日”, 为了不至于—— “未际”,“预悬离别”, 造成在分手前不得见面的“恨恨”之大 遗憾,于是决定明后天去借个坐骑,一定去相见道别,因为还有几件事要交代说明。去送朋友必须有坐骑,可见要走相当的里程。
三、 对方之所以决定二十七日登程, 是自己认为“所苦”的病已“减退”了。 所以林藻作为好友,第一感到放心多了 “深慰也”。其次,考虑到对方病虽“减退”,但天气不利“时热如此”(估计是说暑天),病毕竟尚未“全瘳”大好。冒暑而行好不好“得否”? 还要擅自估计“度之”。如果估计气力未能禁受“未禁”,不如另打报告请假,再逗留些时日,希望能根据自己的病情决定行动,免得半路又重犯病,将会更加艰难无助“转更栖遑”。
四、作者回顾说:自己那一天为欧阳君送行,可见“那天”送时,“郭郎少公” 也是在场参加的,他们彼此都很要好,到“横灞”,此“横灞”,应即唐京都长安城外东西横跨灞水上的那座大桥。唐代人为亲朋送别往往都只到此地。“灞桥、折柳” 大量见于唐代诗文。这“欧阳”或许就是作者在家乡莆田一起读书,又晚于林藻一年进京考中进士的欧阳詹。就因为这次送别欧阳,回来时发现自己马脊磨破了,发炎溃烂厉害,“不堪乘骑”。
已经好几天待在家里不出门了。又解释说,虽然不能常去看望你的病,但也常托人问情况,也 知你病有所缓解,以为距离出发的日子 还早着呢,尽可以安心修养,想不到这么快就要到期了。说明对方出发是奉命 赴任,也许跟上次与欧阳之别,性质相似。彼此都是好友,如不能亲自送别,不知相见何时?在古代交通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别离是非常被重视的。
五、谦言自己那一篇赠送对方的“序言”文字,尚不足赞扬对方的优美之处,而郭来信中过于表示感谢,岂不是太见 外了?这是一件事。第二件是对方向自己要的几个朋友的诗文作品(估计也是赠送与郭郎的),由林藻收集来已有“崔、 郑、欧阳”三人的“诗”,便付与送信人先带去,此外还有“章八元、陈羽” 两人各有一篇,现有还没拿到手,以后拿到了再继续送去吧,反正过两天送别时又能见面了。第三件事是,最后想起补充在后的一行说,对方以前曾要求自己代为书写的一些文卷,望有空时先把原稿找出来,自己会再派人去取,这说明林藻的书法被同辈所认可了。此外,文中答应一桩事:你要我代向诸公(估计是在京的某些有关人士)致意的事,“寻”——不久会为转达,把该给他们的都送去。最后说不再讲客套问寒问暖的话了, 一切心照不宣吧。
那么可以断定这封信是在长安的某 年夏天,欧阳詹中进士后不久(晚于林藻一年)被授官赴任时,大约在唐德宗 贞元九十年间。
查据文中提及的章八元,应是睦州 桐庐人(今浙江桐庐),诗赋精绝,于唐代宗大历六年(771)登进士第,卒于德宗贞元年间,是林藻的前辈。陈羽是江东人,与欧阳詹、韩愈、李观等为贞元八年(792)同榜进士。这些人物 的存殁大概可以作坐标来确定《深慰帖》 写作的时间。至于崔、郑二人名字,或 可在林藻及欧阳詹同时的名士求得。
林藻是韩愈的好友欧阳詹的学生,他的书法虽然在唐代没有多么大的名气,但是他的行书当时不在虞世南,欧阳询之下,这个拓印本虽然有些失真,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一窥他书法的墨趣。即便如此,也可从《深慰帖》见其技艺高超,用笔流暢,笔法精妙无比,或粗或细,或快或慢。整个作品点、挑、顿、按、转一气呵成。且看第一张“如此”二字,一笔落成,同时又一曲三折,行笔又圆转。书法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林藻能完美地表现这连笔,可见其功力之深,整体看此帖节奏感,怎不使人陶醉于其精妙的书作中。
《深慰帖》的行气也有其独到之处,他打破了传统单调式的行书布局,全篇看去,有一种散点式的空间美,但它又仍然保留了每一行的完整性,每行字的大小、俯仰、正侧,呼应有致,映带相成,每一行就像一个韵律丰富的小音符,林藻用其丰富的点划和线条的变化体现了一种活跃的生命运动的节律,在整个篇幅的无字空白处,亦能静中有动,显得那般生气盎然。所以,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就是一个活的生命世界,是艺术家的活力和艺术内在生命融合的结晶,这就是《深慰帖》给我们的启示。书法创作,如果作品只追求工整严谨的美,作品如同电脑打印一样,那么就丢掉了活的灵魂,和书法艺术也就背道而驰了不是吗?
唐代著名书法家林藻《摹唐林藻〈深慰帖〉》赏析
唐代著名书法家林藻《摹唐林藻〈深慰帖〉》,纸本,行书,纵26.9厘米,横41.4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有很明显的颜真卿行书体征——磊落舒张、摇摆跌宕、自如活脱且畅达自然。林藻《深慰帖》真迹早隐没于世,现存的《深慰帖》多是历代刻本。
这幅名帖作品气息古朴沉郁,古意盎然。无款《摹唐林藻〈深慰帖〉》很好地再现了唐代行书的风貌——沉静朴茂中蕴含雄浑恣肆,活脱畅达里可见徐缓浑厚。行草书到了晚明,体现出的特点是痛快多于沉着。而此作所体现出的深邃感使我们感受到,沉着与痛快这二者是那么协调统一、相得益彰。因此,此作给人不躁不闷、静动得趣、沉稳古雅之感。其圆浑的用笔充满篆意,从容的使转体现气度,古意融于行草之中。此作虽小,却呈现出博大的意境,如大河缓行,苍厚壮阔。
这幅名帖作品整体感强,起承转合自然过渡,大小、长短搭配,高低、俯仰映带,妙趣横生。此作是否以双钩填墨的方式临摹,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整体上看,其章法非常完整,字的上下连带气韵畅达,毫无凝滞之感,实连虚带,一派自然。如第一行“廿七日”、第二行“如此”、第五行“藻那日”、第八行“不出”、第十三行“付佳”、第十五行“处申”等均为实连。实连处线条或遒劲、或柔韧,讲究轻重、提按的微妙转化。虚带则注重气韵的连贯,凌空提笔,笔势下带。此幅作品整体的联系还体现在造型的呼应和对比上。纵观此作,上下字的开合、长短、欹侧、摆动构成了整体章法的丰富性。
如倒数第五行中以“一篇”二字为重,其他字均较轻。这样的轻重相间既强化了书写节奏,又加大了对比。丰富的造型使得整行字既有实在的书写,又有蹈虚的意态。可见与刻本相比,墨迹临摹本的造型更为灵动活脱。此作章法的整体感还体现在墨色的枯润变化上。由于书写速度、力度的不同,墨色有了渐变差异。作品每行均有一些字作重笔处理,铺毫重按,浓郁厚重,拉开了墨色的层次。这也强化了通篇起伏跌宕的节奏。
这幅名帖作品入笔灵巧含蓄,点画温润,方圆结合,笔路明晰到位。与现存刻本相比,此作的书写意味更佳,体现了高超的临摹水平。其用笔毫无凝滞、拖泥带水之感。此作入笔轻盈婉转,由轻而重、由虚转实,可以看出临摹者深得“二王”笔法;入笔藏露相间,露锋优雅,藏锋圆浑,整个书写过程自如多变、随意自然。这当然是忠实于原帖的。林藻的书法得益于“二王”笔法和颜真卿行书笔意,并将二者很好地融合起来。北宋《宣和书谱》中对林藻的记载说:“作行书,其婉约丰妍处得智永笔法为多。”而对颜体深有研究的董其昌则认为:“唐林纬乾书学颜平原,萧散古淡,无虞、褚辈妍媚之习。”
无款《摹唐林藻〈深慰帖〉》不是一味地走灵巧俊秀一路,而是秀润与浑厚相结合。入笔往往灵巧,随之转化成中锋行笔,以中实圆浑为之,气力贯穿其中,笔势遒劲有力。当然,作品在用笔上还是有一些瑕疵的。如第二行“庆”字的点、第七行“甚”字的两点、第九行“谓”字的点和第十四行“能”字右上部的笔画等,均用笔有些软弱模糊。
作为唐林藻《深慰帖》的唯一传世古代临摹版本,无款《摹唐林藻〈深慰帖〉》有墨色层次变化、线条提按起伏节奏,以及使转过程或生涩、或流畅的书写感。这些都是刻本所不具备的。无款《摹唐林藻〈深慰帖〉》虽是临作,但是不论从用笔技巧,还是从作品审美和风格形态上看,皆有可观之处。
少年时,林藻和弟弟林蕴、欧阳詹等就读于广化寺灵岩精舍。这时林藻即已形容不俗,他承接父辈教养,志向远大,慨然奋励,不因为身处荒遐僻地而自我局限,他经常告诫诸弟以明经、进士为志向,各专其业。
寒窗苦读之后,唐贞元二年(786),林藻、林荐、林蕴三兄弟,名列清源郡(今福建泉州,莆田县时属之)“贤能”之书,取得进京参加礼部试的资格,时称“生徒”、“乡贡”。
三人连袂北上应试。虽然路途迢遥,艰难险阻,但三兄弟壮志凌云,途径建宁梨岭(今福建浦城北)、攀登北岭时,眼见“连峰危栈倚苍苍”、“小关高比大关高”,林藻刻名于巨石之上,发誓说:“彼鹄彼鹊,睥睨在目;坚取乃速,矢鹊祗夺!” 矢鹊即指天鹅,比喻靶心或目标,林藻在此誓言,应试志在必夺,不可废弃。
公元791年大唐王朝进士科开考的这一天,是莆仙古代科举具有历史性的时刻,林藻在考场上写下试题之一《珠还合浦赋》的答卷。他趴在考桌上假寐,想怎么再为文章润色,毕竟这次考试对他的人生来说太重要了,胜败在此一举。
他想起这次进京赴考途中写下的宏誓,风餐露宿的艰难;他想起早年,自己和欧阳詹等人创办“福平书堂”边教边读,其目的一方面事为了培养读书人,另一方面就是为这次进京赶考做好准备;他想起在澄渚书堂、灵岩精舍等地苦读的日日夜夜,自己和林蕴、欧阳詹等人“铭砚泉石,刻志业书”的石砚还在老家澄渚乌石,等着见证林氏兄弟的好消息呢。所以,林藻告诫自己切不可马虎了事,他深知自己的优点和弱点——才华是具备的,但有时候显得自负、轻率。所以,他得仔仔细细再琢磨考题,琢磨答卷,不能因为轻率而误事。
忽然他发现,还真有个重要的“点”没有扣到,那就是题目“珠还合浦赋”中的“还”字!他吓出一身冷汗,赶紧补上一笔。还好他才思敏捷,意到笔至:“珠之去也,山无色兮,氛雾冥冥,海无光兮,空水浩浩。珠之来也,川有媚兮,祥风习习,地有润兮,生物振振。”这么“临门一脚”,得到主了考官礼部侍郎杜黄裳的赞赏,说林藻这几句,画龙点睛,如有神助。
这样林藻继其弟林蕴、林荐以明经及第后,穿杨折桂,于贞元七年(791)擢贾棱榜进士第,成为福建省第二位登正榜进士、莆田进士第一人。
当时人们称为“中破天荒”,故林姓有“双桂遗风”的堂号。这次折桂后,林藻返回浦城县梨岭时,见到当年的巨石上刻字,感慨万千,于是撰写诗文抒怀: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
弟兄各折一只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林藻登第后,历任官校书郎、判官、容州刺史、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岭南节度副使、江陵刺史等职。但林藻淡泊明志,不慕虚荣,志趣高洁,不习迎合,四十岁便解印归里,不再出仕。曾写诗明志:“山川虽远观,高怀不能掬。”去世后朝廷追赠为睦州刺史
他的裔孙、明刑部尚书林俊称赞他的一生:“华夷轸壤,遐迩负耻。相先业儒,彼鹄自矢。赋成神助,破荒伊始。并影于飞,穿杨符喜。容州江陵,四仕首尾。庙食重庆,光有前史。”(《九牧列祖像赞传略》)
林藻以《珠还合浦赋》一文传世,但真正使他名留青史的,是他的书法。
宋徽宗赵佶亲自编录钦定的《宣和书谱》二十卷,以及明代陶宗仪倾毕生心血编辑的书法典籍《书史会要》都给予林藻的《深慰帖》极高的评价。
据行家研究,林藻书法正楷学颜真卿,形成“萧疏古淡,意韵近古”的风格,结构持正中显得疏朗,用笔有筋骨而自然轻松,直追晋人意韵。特别是他的行书《深慰帖》为行草横幅,清秀舒展,气韵贯通,墨彩浓厚,博大中寓峻拔之气;用笔纯熟酣畅,自由精妙,或细或壮,无不饱满;灵动跳跃,起伏有致,潇洒飘逸,神采飞扬,成为传世之宝,备受后世书法名家推崇。
宋代《宣和书谱》称其“婉约丰妍,得智永之笔为多。”
宋书法家邵亨题《深慰帖》云:“道劲浓织,间杂参错,如冠冕佩玉之士,慷慨议论于庙堂之上,壁立万仞而以慈祥恺悌发之,唐人中丁丁(雄健)者也。杂之魏晋书中末易优劣。”(《书史会要》)
元代书家李倜题日:“唐林藻书,世不多见,今观此贴,意韵近古,字字圆熟,甚可崇尚。”(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
值得一提的是,《深慰贴》自宋御府流出后,曾为吴文定家藏,南宋有摹刻。之后真迹辗转流落,直至明嘉靖间方从严嵩府里查抄的字画古董中,发现林藻《深慰帖》真迹,当时大书家文征明、董其昌分别将其刻入馆籍,使得真迹流传至今。
《深慰帖》对后世书家影响最大的时期是在明代。文徵明的老师吴宽曾收 藏过此帖并作长跋;吴宽的好友李东阳 为此帖作跋;文徵明不仅作跋,还把此 帖摹刻入《停云馆帖》中;文征明的儿 子文嘉又在《钤山堂书画记》中记载过 此帖,还在武进徐氏石雪斋藏硬黄乡拓 本后作跋;后世书家中有明确记载受林 藻此帖影响的是明代文徵明的高足陈道 复(陈白阳),后人对其评价“行草出 杨凝式、林藻,老笔纵横可赏”。明人李日华在《味水轩日记》卷二中记载过:“白阳山人道复。行草如指顶,天真烂漫,大类唐人林藻。”9这一系列的流传、作跋、摹写、传刻经历都说明,《深慰帖》对后世书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深慰帖》自北宋《宣和书谱》初录此帖后的800年间,经十余位名家珍 藏,十多本明清书画著录详载,流传有 据,历历可考。由此,我们可以下一个定论:《深慰帖》是现今所见福建书家中最早的法帖,林藻是福建最早的书法名家。
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也是独具一格,非其他书法所能及。所谓艺术无国界,书法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多种方式深入到世人的生活与工作中,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书法带给人的慰藉已远超金钱所带来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