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邻多种俺家地半米,我要犁他家地,书记提醒俺,明年我让他还你

沮三友 2024-12-14 03:56:38

我叫朱杰,家住山东南部的一个村庄。

我的家乡是鲁南的一个村子,我们这儿属于平原地区,清一色的黄土地,况且土肥地壮,水浇条件较好,村里的大多数土地都能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粮食一年都能达到吨粮田。

分地40年来,我们这儿的粮食几乎年年丰收,岁岁增产。

令人美中不足的是,人均只有半亩承包地,就是我们那个生产组较好,人均6分地。

物以稀为贵,村里人都视土地为自己的命根子。

村里年年都出现因为争地边子发生纠纷的现象。火蛋不落谁脚面谁觉不着痛,旁观者说,那点地还能结出金蛋子,为那点地边子争得面红耳赤,让人想不通。真到自己身上比谁表现得都严重。

这不,我们家今年就遇到了这样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我们6口人,父母,我和妻子,及一儿一女,分到了4亩3分地。

人均6分地,我们6口人应该分到3亩6分地,怎么又能达到4亩3分地呢。

原来我们那个生产小组本身地就多,人均6分5地,我们摊到的那块地有个坟头,又有些低洼,村里分地时,考虑到实际情况,宽度多分1米给我们家,150米长,每人3米宽的地,我们家就摊了19米宽度。

考虑我们家的地宽,村里在兴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搞沟路渠配套时,就在我们地北头的渠道中下了两节管子,用土填上,作为路口,方便附近农户收种过车方便。

我们东西地邻都是4口人的地,2亩6分地,他们的地势平整,较高,年年不受水淹。

而相比之下,我们的那块段地南头地势较洼,每年汛期,雨水和田中积水都会从我们家地,流到地南的排水沟里,幸好有那条排水沟,我们家的地才没有出现汪洋一片。

我们与西地邻相处一直比较和睦,与东地邻却是貌合神离。

父亲在一家企业开大门,常年不在家,母亲身体不好,我们一家人都叮嘱她不要远走,更不要下地出力。

我和妻子两人都做着小本生意,平日忙的不可开交,很少过问地里的事。

大多数时间,我们都花钱找人收种管理。

西邻常年打趣说,我们都是种拾的地。

东邻可不同了,年年种地,他都小心翼翼,南走走,北望望看看界桩有人动了吗,石灰撒线时,这边瞅瞅线直了吗,那边瞧瞧线有松动的地方吗?

我们那片种地的地邻说,那是个小鸡蛋壳剥,爱占别人便宜的人。

甲说,买肥料,不买品牌买杂牌,还怪人家肥料孬。

乙说,买种子得买便宜的,一样的种子包衣他不要,买便宜的自己回家用簸箕板簸,然后自己买药拌,这样省钱。

丙说,耩地时,不等大家一块耩,他要自己的朋友耩,这样不需要花钱。

我们家同他争地边子缘由是他在背后说我们家多种他们家的地。

这是一个地邻向我说的。

今年秋季,种完了小麦。他问我:“你家是不是多种了东地邻的地。”

我说:“没有呀,年年都是两边先收种完,我才种他们种完的地。”

他说:“村里不少人背地里都说你们家多种他们的地。”

我说:“没有的事,我们家自己的地我都没有时间种,我再多种他家的地。”

第二天下午,我做完生意回到家,直接去找了他。

我问他:“你说我们家多种你们的地,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凭据?”

他说:“你家的地比我们的地多出1米,西边地邻正好,你不占我们家占谁的?”

我把分地的情况向他说明。

他说:“你骗人的,都是一样的地。”

我说:“既然是这样,最近两天我找村干部来处理,看看谁占谁的地。”

父亲闻讯后,从外边赶回了家,看到地里的情况后,气的找到书记家,要求村里干部喊上我们两家,现场办公处理。

第二天上午九点,村干部,我们一家和东邻一家,都赶到我们的地头。

村里的一些农民听说这事后,也纷纷跟着看看这件事的处理。

到了地头,父亲就对村干部说:“这个坟头原来就坐在我们家地里,分地时补了我们家二厘地,难道里边的人还活了,往东边走了半米。”

闻观的人都大笑了起来,东地邻低头不语。

村书记安排村文书和村民小组长丈量我们两家的地。

村文书今年60多岁了,从20多岁在我们村干文书,他这个人心细,我们村里凡经他手中的账目都有存根。

村文书看着当年分地的存根,向大家介绍了当年的分地情况。

大家听了纷纷表示:“当年分地的情况就是这么回事。”

村文书和小组长共同拿着皮尺量地,东地邻宽度应该是12米,现在是12米半,多出半米,我们家的应是19米,现在是18米半。

村书记安排文书和小组长把木橛子插到我们应分的中间作为界梗岭。

大家一看,那座坟头就定在了我们地里。

父亲说:“当初情形就是这样的。”

村书记说:“以前不管是谁多种,一张纸掀过后,不许再提。”

父亲说:“我们同意。”

谁知道东地邻却咆哮了起来:“你们当干部的偏向他们,这不合理,你们说的不是事实。”

大家看到他这幅模样,都嗤之以鼻,笑着离开了。

村书记还想说什么,东地邻生气把木橛子拔起扔进沟里,怒气冲冲地说:“我不接受这样的处理。”

村书记看看他说:“以后再有事找我,可别鼻子一把泪一把的。”

大家散去,我和父亲回到了家里。

书记安慰父亲说:“和这种人打交道不值得动气,这事过几天我再想办法给你们解决。”

送走了书记,在路上我对书记说“生气,过几天就开车挂犁耕他家的地。”

书记说:“切不可意气用事,有事要沉着气。”

这事一过就是个把月,没有人提起。

上个月的前一天,村书记带着东地邻来到了我们家里。

看到东地邻那满脸不安的样子,我猜到他肯定有求于我的事。

我招呼他们坐下,村书记对我说:“今天我带他到你家来,主要有两件事。”

我说:“什么事,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答应。”

他指着东地邻说:“今天,他诚心诚意来给你道歉的。”

他说完,东地邻站起来,向我深鞠一躬,愧疚地说:“以前的事,都怪我贪心,今天登门道歉,请你原谅,多种的地明年麦收补给你。”

我忙站起身来说:“可别这样,有你这个态度比什么都好。”

村书记说:“他的麦种瞎了,想重播二遍,得从你地路口进地,还得轧你家的麦。”

我说:“行,过去就是,现在的麦又不怕轧。”

我不解地问:“怎么还种二遍,今年墒情好,雨水足,谁家的小麦不都苗全苗旺。”

东地邻不好意思地说:“还不是贪图便宜,买了人家捂了的麦种,播种半个月后,缺苗断垄,听人说,那家农资店的麦种都是去年的捂麦种,便宜卖了就是。”

我一听,恍然大悟。

村书记:“便宜是人给的,不是你想就能想来的。”

0 阅读:0
沮三友

沮三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