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儿子的婚期,亲朋前来随礼,本家大哥提醒我,别收对门的

沮三友 2024-12-16 03:27:16

我叫朱晓杰,今年50岁,妻子小我两岁,家住山东南部的一个村庄,我常年在外打工,一个月工资6000多块钱,妻子在家种地,照顾父母,忙里抽闲去村里的服装厂挣钱,不拾闲一个月也就挣个两三千块钱。

我们家有4口人,妻子和一女一儿,女儿今年26岁,三年前出嫁,现在有一个儿子,儿子今年24岁,在区直一家企业上班,未婚。

三年前,在厂里谈了个姑娘,23岁。

按照现在时兴的风俗,进城买房,彩礼10万元,还有装扮好看的五金。

这下不要紧,我们家里不仅被掏空壳了,还欠下债务10万元。

亲邻劝我们说,赶紧给孩子结婚,不然今后的日子还不少花钱。

我们一听,他们说的真是那么回事,早完成任务早了心事,早得计。

我们把自己的想法托媒人给女方那边一说,他们痛快地答应了。

女大不由娘,婆家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给。

我们把儿子的婚期定在了今年阴历的11月18日。

看好了喜日子,时间觉不着到了跟前。

这些天里,来我们随喜礼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

我们现在的这个家是位于街道上的新家,3年前搬过来的,在街道上,我们也算是个新户。

尽管街道上的这些户都是我们村的多,但毕竟搬来的时间短,又天天互不着面,特别是年轻人们,见着我们大爷大娘不停地喊,直到我们应声才对。

幸好本家的哥哥和我们相住不远,好多事情帮我们出谋划策,妥善处理。

儿子的婚事,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帮衬,老家的不用说了,凡是来随礼的亲朋好友,都是自己以前有来往的,新家则不同。特别是新家附近的收喜礼上还需要他把关。

父亲对我说:“你搬到那边才几年,整天忙于生意不在家,好多事你把握不准,请你大哥过来给你掌握一下方向。”

父亲说的确实有道理。

我这个人性格内向,一天到晚,为生计在外奔波,平素很少呆在家里。

尽管家搬到这边好几年,连这片邻居有的我都不太认识。

家里人情来往的事,都是父亲安排我打理。

大哥今年60岁,我们村红白喜事的总管,因为他为人忠厚老实,办事处处为主家着想,因此深受村里人尊重,大家有红白喜事都愿找他帮忙管理,在来往礼金的收取上也愿意请他当参谋。

他呢,也是乐此不疲,他说,自己就这点能力,村里的兄弟能用着自己,就说明自己还有些用处。

为此,大嫂没少数落他。

因为给人家办事,家里的庄稼该收了,他在人家事上,操心费力,不收一棵,大嫂独自一人在地里忙碌着。

有一年收秋,村里一连有好几家有红白喜事,他是这场没下来,就被人请去准备忙活下场了,一连半个月没进家。

等他忙完事回家收秋时,人家地里的小麦都出苗了,他家的玉米豆子还没有收完。

大嫂是个好心人,埋怨是埋怨,可没拖过大哥的后腿,家里的一切活路都是自己一个人单干。

儿子的婚事,新家这片邻居应该怎么收法,我问大哥。

现在的人情来往我不好具体给你指路。但是必须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1,人家完成任务的,来随礼就不要收了,因为你没法还人家的。

2,一些租房户的随礼就不要收了,因为这些人的生意不知干到哪天,人若走了,他的来往你就没有办法还了,自己落了一块心病。

听完大哥的这些建议,我真是打心里服了大哥,人情来往的这些事里面还有如此大的学问。

可是接下来大哥的一个建议更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大哥说:“你们这片邻居的,谁都可以收,唯独不可收对门的。”

我有些蒙了,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大哥说:“收了,你还不起。”

我就更加糊涂了:“什么叫还不起。”

大哥说:“我说些事给你听,你看看是不是那么回事。”

我说:“我很有兴趣,倒想听听。”

大哥说:“他家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他大儿子有三个儿子,二儿子有两个儿子,闺女有一儿一女,住在本庄上。

他家有事,如儿子生孙子,家里开业,孩子考学,他都招呼别人,等人家有事,他却装作没事人。

就我自己来说吧,他家的事我一件也没有落过,仔细算了一下,共有10件,随礼接近花钱2000元,然而他给我的来往不到400元,我们家有好几件事,他就来过两次。

不光我这样,我们这片邻居都受过他这个症。

父亲精明,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我们这片邻居有事,他拿出100元随礼。

现在的年头,还有随礼100元的,能够哪儿,你收了他的,就要还他的,他家有三个儿子,将来有事,哪个你不去也不是那么回事。

你去了,还他100元,他在背后念叨着你的不是,这样的来往谁能还得起。

所以咱们这片邻居都不跟他爷们来识,他家有事,在大家面前念叨,没有人理,甚至也不跟他搭讪。”

我说:“那他来了,我又如何回绝。”

大哥说:“你就说,我们给儿子办喜事,只办几桌,招呼自己一家人就可以了,其他人的一概不收,自己也没有能力,办那么大的场,招呼那么多人,婉拒他的随礼。”

我说:“大哥说的有道理,拒礼也要有理。”

第二天的晚上,双门邻居来了。我起身相迎,把他请到屋里。

他打量下我们的家,询问一下儿子婚事准备的情况。

我说:“一桌不办,没有什么准备的。”

说话间,他掏出100元,告诉我,这是他的随礼。

我按照本家大哥说的话,把他的随礼婉拒。

我看他的脸有些不自然。

儿子的婚事办完几天后,这片几家邻居问我:“可收对门的喜礼。”

我说:“没有,只收跟自己有来往的。”

邻居们说:“人情来往,可别跟他沾上边,不然,你就有花不完的钱,还不完的人情礼。”

0 阅读:4
沮三友

沮三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