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参加朋友儿子的婚礼让我心烦意乱,怎么现在人都变了,办事都在想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c6cd1b3fa06a3340ca0ed0edaea7326.jpg)
我是看着朋友在农村从小光着屁股长大的,我比他长10多岁,虽然不是一个村的,但是也是中间只隔一条路的邻村。
朋友从小就爱捣蛋调皮,爬高树掏鸟窝,下渔塘偷钓鱼,让邻居和家人们头疼的事没有少做。
20年前,因生活所迫,我们俩先后都干起了服装生意。
因为是邻村,离的又比较近,我们一块进货,一块摆摊,一块赶集,中午时间,我们还在一起凑份吃饭。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
一块玩了有5年,我的大儿子结婚了,他们中的好几个人都认为我们觉得整天在一块,怎么也得随礼去喝喜酒凑凑热闹。
儿子的婚礼定在腊月初八,一个星期前的下午赶完集收完摊,他们几个好友约到一块,商议随礼之事。
年大的老张哥说,咱们几个人成天好一阵子,他家境条件也不宽裕,咱们每人随100元吧,就算帮帮他吧,大家都表示赞同。
喜事办完后,我认真反复地看了喜簿,那时他们几个人随的喜礼最高,就是我的至近亲戚也都是在50元上下,有的随礼50元,有的感觉随30元有些寒碜人,就另加一块价值15元左右的毛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d4ac950c8774289a37d547228f7845f.jpg)
后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我们几个人中有人陆续改行,原先一块共同玩耍的朋友也人走行散,只有我和朋友还经营着原来的生意,还彼此一块进货,一块赶集,一块吃喝,一块拉呱。
尽管如此,人情来往没断,我们几家子有什么事,朋友知道了,都悉数到场,随礼都是100元。
两年前,朋友的小儿子结婚,原先有两个一块做生意的朋友来找我,商议去朋友那儿随礼喝喜酒的事儿。
商议了老大一会儿,他们两个人说,那个时候,你的儿子结婚他随礼100元,咱们就随100元礼吧,以此相报吧。
我们三人一块到了朋友家,朋友两人不知忙活什么去了,只有他的大哥帮忙料理喜事,迎来送往前来随礼的亲朋好友。
他家的堂屋里摆着一个不大的四方桌子,桌子上摆着两盒香烟和喜簿,他的大哥和执笔先生吸着烟,喝着茶,拉着家长里短,不时接待前来随礼的亲朋。
我们说明了来意,并把100元喜礼随上,执笔先生记下了我们的名字和喜礼数额,他哥接过喜礼装进备好的皮包里。
随完喜礼,我们分手回家,约好等朋友儿子婚礼那天,我们再相聚畅饮,叙说离别之情。
按照我们这儿的风俗来说,亲朋随完喜礼,主家应该给随礼人送去请柬,即使担待事的,不送喜簿,也得电话里通知,说明情况,若不然,会让人抓住把柄,留下口实。
我坐在家里就等着朋友安排人送来请柬,我和其他两人一块去喝喜酒。
谁知道到了他儿子结婚的头一天上午,也没有人给我送请柬,我一打电话给其他那两人,都是一样的情况。
不请自到,我和那两个人没有让人请,也没有让人叫,快到了开席的时候,就自个到了喜棚。
朋友真是个舍得的人,席礼菜的标准按照我们这儿最高的700多元标准一桌,烟用的40元一盒的香烟,酒是400元一斤的,有人算了一下,这样的标准一桌酒席都有了,得1000多块钱一桌,10个人一桌,每个人平均得100多元。
喝完喜酒走时,朋友还安排帮忙人给客人们每人两包喜糖。
有人粗粗一算,朋友在前来喝喜酒的人身上每个人得花销100多钱。
喝完喜酒,我在微信上向朋友诉冤,我担待事,不给请柬罢了,那两个人你该给请柬才对。
你说,他怎么回微信,提醒我告诉那两个人,100元不够本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efb84f2514c009510b30440458dc147.jpg)
看到这里,我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