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张翔坤房子建到中途,前邻给他出难题,他哭哭啼啼找村支部书记评理,谁知道村支部眼也不瞟他一下,冷笑着说“人家建房,你无事生非,屡出难题,你没想到自己建房时人家会这样对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37148096629269333f8f722f9cf4872.jpg)
张翔坤今年70岁了,高中毕业,在家种着地,如外还做着水果生意。
由于他做生意起步早,那年头生意好做,他着实挣了一些钱。
他有一女一儿,都很争气,考上了大中专都工作在了城里,城里也有了自己的家。
张翔坤写笔好字,村里的父老乡亲有红白喜事,愿意找他帮忙写贴子和对联。
自己手头有钱,儿女有工作,在村里多少有些身份,如果他能够端端正正,认清自己,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肯定会受到村里人的尊重和好议。
但是他却适得其反,仗着自己有俩钱,比人高一等,整天春风得意,处处彰显自己比别人强势。
走在路上,遇到比自己强的,他走上前去,打招呼又递烟,恭恭敬敬像个孙子。
见到穷人,他的脸扬起向天,人家同他说话,他待答不理,从鼻子里哼几声,就算回语。用他的话说,有钱不同无钱说话,有仨钱不同俩钱说话。
更让人费解的是村里大小事,邻居们的家务事,他都跟着参与妄加评议,村里干部知道了,颇为生气,邻居们闻听,说他不值一理。
老少兄弟爷们的红白喜事请他帮忙,他大言不惭说,人家不找他,怎么办事。
这些年来,他生意不做了,成天在村里转来转去,哪里有人场,他头扎风窝,哪里有牌场,他去风光。
大家聚在一块说话,一看他的到来,一个个借故走开,看牌他说三道四,他没有人理。
他麻木不觉,处处觉得自己不知吃几碗干饭,有多大本事。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前邻李老头建房,他找到村书记屡屡生事,逼迫前邻几乎要上吊寻死,自己建房,他被李老头制伏,从此没有了脾气。
要说他李老头也怪可怜。
他和老伴一辈子务农为生,淳朴憨厚老实,有一个儿子。
儿子是俩人40多岁生下的,可谓是老来得子。儿子结婚时,老人已是60多岁的人了。
儿子有了一个男孩后,负担加重,生活所迫,给人家的大挂车当司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人的儿子儿媳在一次车祸中丧生,撇下了年老的父母,和一个儿子。
白发人送黑发人,李老头两人、几天之间变成迂木了,神志不清。
李老头家里发生的悲剧牵动着亲邻好友的心,村里不少都到他家探望,劝慰他宽心,想开,过好自己的余生。
而唯独后邻张翔坤一家人无动于衷,李老头细心想来比较寒心。
李老头待邻居张翔坤不错,他向众邻数落一件件事。
1,李老头的儿子夜里凌晨两三点去进城卖菜,张翔坤跟着去城里拉水果,每次从城里回来,他都坐着老人儿子的车,那车又拉人又拉货,把他送到家,就是这样张翔坤一声不语,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好象应该本分给他干似的。
两年来,一直都是这样。后来李老头一看,张翔坤不是那么回事,便对他有了些看法。
从那以后,进城以后再也不给他捎带水果了。
2,每逢张翔坤家有红白喜事,李老头总是去人帮忙,顺便随礼都是200元,张家的4条事件,李老头一次不落。
而等李老头家有红白喜事,他随礼100元应付差使,人却躲在外边不肯回家给李老头帮忙。
可是就是这样,李老头也没有当回事,与邻相处,总不能斤斤计较吧。
儿子两人去世后,李老头带着幼小的孙子相依为命,艰难地过着苦日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3cd585aae460d7ca1be390578b02722.jpg)
家里没有收入来源,花钱都成问题,房子成了危房,没有钱修理,孙子即将入学,学杂费都交不起。
就在这时,社会向他伸出了温暖的援助之手。
1,镇里为老人安排个环卫工的工作,让他有了挣钱门路。
2,镇里还补助1万多万,帮助他新建房子。
3,村里给他申报了特困户和低保户,孙子入学不仅免了费用,还一年补助他一定数额的钱。
村里的父老乡亲也力所能及地帮助李老头一家三口度过艰难时光。
大家都给李老汉送温暖,张翔坤却在李老汉的伤口上撒盐。
特别是表现在李老汉的建房上,张翔坤兴风作浪,设方想法不让李老头建上。
李老头的房子刚建时,他找到村书记告状,李老头房子建的宽,影响村里的统一规划,村书记找到建筑队领队,人家在现场指点给书记看,完全按照规划建,一点也没出圈。
李老头的房子设计高度4米,他找村支部书记,说是挡了他的阳光,村书记又联系镇城建办,城建办的答复是这样建,不违建。
李老头的房子封顶了,他不让留楼沿,把状告到村支部书记那里,说他建房不留滴水,将来下雨,污水会溅他院子一片,村支部书记又赶到现场。
李老头拿着自己原来的宅基地使用证,建筑队工人用皮尺一扯,李老头留出滴水半米。
看到这里,村支部书记当着众人面批评张翔坤:“人家建房,你说三道四,反映不断,村里都落实了,纯属子虚乌有,我就不明白,一个70多岁的老头老太太建房你看着这么难受,你跟他有多大的仇,多深的恨,值得你下如此之手,你还有建房的时候,等那时,你别找我,在我面前哭哭啼啼。”
村里围观看热闹的不少,听到书记的说话,都看不下去了。
大家议论纷纷,可怜的两个老人建三间房,作为邻居能帮忙添砖加瓦就是仁义,不能帮也不要落井下石,把人往水里踢,跟一个老头较劲有什么意思。
农村有句古语,坏人如坏己,坏来坏去坏自己。
李老头的房子建好了,张翔坤象人肚子里的蛔虫,蠢蠢欲动不止,第二年一开春,他也开始建房了,四邻一看他那盖房,都笑而不语,心里在说,你哭的时候来了。
张翔坤打好地基,过了半个月正在砌墙垒砖,李老头和众邻反映,张建坤建房强占村集体3米路。
书记带着城建办人员来到了现场,要他停工。
他不明白怎么回事,城建办工作人员告诉他,你建房超面积,拆了重新打地基。
张翔坤不明白,他问村支部书记
:“这是怎么回事?”
村支部看着他那横劲,冷笑着说:“你是心里明白装糊涂,我来告诉你,院子前面有村集体留出的3米路,都让你占了去。”
张翔坤表示自己不明白,村书记让李老头和他同时拿出当年建房的手续。
李老头说:“后面就有3米路。”
他把自家的拿了出来,手续写着很清楚,后面有3米的路。
张翔坤说没有,他朝着围观的四邻求情,让他们给自己站出来说话证明,可是大伙你看我,我看你,都是一声不语。
在村书记和城建办人员再三督促下,张翔坤极不情愿地也把手续拿出来了,上面写着屋前3米路。
张翔坤还想狡辩:“那是村里送给我的。”
村支部书记:“村里谁送给你的,我们要一查到底。”
张翔坤不语了。
村里人包括张翔坤心里都很明白。
原因,当年张翔坤依仗本家兄弟当书记,在建房时把村集体规划的3米路占去了。
附近邻居不愿意了,找到书记反映问题,在书记的授意下,张翔坤给了带头的邻居2000元封口费,村书记在他们邻居之间活稀泥,房子就这样建成了。
事实都摆在这儿,城建办人员要求他停工,村里处理好再作计议。
村书记带着城建办人员走了,张翔坤破口大骂,谁对他使坏,让他建房不顺利。
第二天,他又开始强建,刚一动工没有多会,城建办工作人员赶到后,开着车把建房的工具全都拉走了,并告诉他,半个月以后听候处理。
这回张翔坤可着急了,眼看这春光明媚大好建房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自己建房的物料都堆放在家门口,一片狼藉。
他找到村书记,在书记面前,哭的鼻一把,泪一把说:“我怎么一个邻居没有为住,建房时他们给我出了这么大的难题。”
村书记说:“李老头建房时,你上窜下跳,不想让人家建成,见不得别人好,现在轮到了你自己,我当先说了,到你建房时在我面前别哭哭啼啼,结果打我话来了,你建房的事半个月后听从处理”。
半个月后,处理意见出来了,那3米路现在也没有人走了,没有用处了,但是村集体资产按他超占面积计算,他交相关费用10000元。
张建坤极不情愿,但也是无奈,只好交钱,闷声不响又开始建房了。
四邻对此反应说,他不多次李老头出难题,又谩骂四邻,谁也不想提出那3米路的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5cd82f8d97a44c3a90ac12a8f8bbbed.jpg)
不知道正在建房的张翔坤是不是明白这条古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