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兵团司令,唯程子华无军衔,建国后“莫名其妙”的工作成关键

陶陶读历史 2024-05-20 12:27:04

新中国将星如云,然而北方籍将领却并不多,而在此之中程子华是较为突出的一个。作为一个山西运城出身的战将,程子华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许多突出的贡献。

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行整编,五大解放军先后组建了19个野战兵团,而作为十三兵团司令员的程子华,是唯一一位北方人。与此同时,程子华也是唯一一位没能参与授衔的兵团司令。

能文能武的程子华,为何没能参与授衔?如果参与授衔,程子华又能获得什么样的军衔呢?为了回答这个两个问题,就让我们来看看程子华的履历吧!

一、极深的资历、极高的战功

自程子华参加革命以来,就一直从事军事指挥的工作。他于21 岁受上级派遣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1927 年 8 月随军校改编成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教导团东进九江,准备参加南昌起义。因未赶上起义队伍,程子华辗转赴广州,于当年 12 月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程子华随部队到海陆丰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后因负伤回到北方,重新找到组织,并奉命打入旧军队开展兵运工作。

1929年12月,程子华成功领导“大冶兵暴”,率领起义队伍加入了彭德怀的红五军,从此奠定了他在人民军队中的历史作用。

加入红军后,程子华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他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参与了历次反围剿,立下了许多战功,也受到了毛泽东的器重。

他与毛泽东还有这样的故事。1932年,毛泽东曾找他谈话。像往常一样,毛泽东会先问对方的籍贯。程子华回答:“山西运城人。”

毛泽东一听,打趣道:“哦,那你和关羽是老乡啊。有人说关羽是铁匠出身,是吗?”

程子华回答:“有这种说法,但也有人说他是卖豆腐的。”随后,程子华话锋一转:

“我不喜欢关羽,上学的时候,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校长在教室里挂了岳飞、关羽、戚继光等八幅历史名人画像,要同学们各选一人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不少同学选关羽,我选的是戚继光。”

毛泽东一听很惊讶:“关羽是武圣人,又和你是同乡,为何不选?”

程子华答:“那时的想法是,日本强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要灭亡中国,学关羽只能是中国人打中国人,戚继光是打倭寇的,以他为榜样,将来投笔从戎,打日本,救中国。”

毛泽东哈哈大笑:“好!好!少有大志,心有楷模,一定成功。”

随后毛泽东将程子华派到刚刚改编的红五军团,先后担任第 14军第 41师政治委员、第42师、14师师长。将这支旧军队出身的部队,改造为红军主力。

1934年,程子华奉周恩来之命,前往鄂豫皖苏区工作,传达中央关于实施转移的指示方针。此时,红四方面军主力已经长征至四川,留守的只有3000多人的红25军。在吴焕先、徐海东的一致推举下,程子华就任红25军军长。

程子华、徐海东和吴焕先珠联璧合,带领红25军屡挫强敌,连续击败东北军、西北军以及宁夏马家军。别的红军都是越打越少,而红25军却越打越多,装备越打越精良。红25军也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队伍,为后来三大主力的会师创造了重要条件。

抗战期间,程子华返回山西,与吕正操一起领导军民进行抗敌斗争,创建了著名的冀中根据地。聂荣臻奔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后,程子华成为晋察冀根据地实际的指挥者。

解放战争期间,程子华被任命为冀察热辽解放区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成为衔接东北、华北两大解放区的重要力量。

冀察热辽解放区划归东北解放区后,程子华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带出了第8、第9、第11三支纵队,冀察热辽部队由抗战胜利后的不足三万人迅速扩大到二十万人。这些部队都成了我军参加辽沈决战的主要部队。

辽沈战役中,程子华更是大出风头。、

他首先率冀察热辽部队八、九、十一纵队和三个独立师攻占了绥中、兴城,切断了敌联络东北和华北的大动脉——北宁线。这一行动,实现了毛泽东关于“关门打狗”的战略方针,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帷幕。

随后,程子华担任由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二前线指挥部改编的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是东北野战军当时唯二的兵团级司令员。

当东北野战军主力围攻锦州之时。国民党组织所谓东进兵团,在军舰和大量飞机的支援下紧急驰援。在东总的命令下,程子华率四纵、十一纵等部队固守于塔山。这是十足的“天王山战役”。

塔山虽然号称塔山,但其实既无塔,也无山,所谓的制高点不过只是一个小丘陵。相反,塔山靠近大海,正好在国民党军舰——重庆号的射程之内。真是陆上面临重炮,海上对着舰炮,空中对着飞机,无险可守、危急至极。

程子华领受任务后,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进行侦察,研究如何修筑工事。, 他决定采取抗战时期冀中宋庄战斗的宝贵经验, 利用散兵一半在村子边墙内外的灵活特色, 反击敌人或者躲避炮火。

战斗打响后,国民党的海陆空三栖攻击,将我军压得抬不起头来。重庆号只消一发炮弹,就能报销我军一个排的兵力。就在这时,有“赵子龙师”之称的独立第95师杀了过来,他们冒着我军密集的弹雨,在光着膀子的营长、团长的指挥下,发动了自杀式进攻。程子华了解到该师主要都是广东人,他针对以往同广东部队打交道的经验,给纵队的领导建议采用白刃战来对付赵子龙师。因为广东部队不怕大炮,但是惧怕大刀片子。果然不出所料,悍勇无比的95师在我军的白刃冲锋之中败下阵来。

就这样国民党猛攻塔山长达六天,却始终无法打出缺口,而锦州早就在东野的重炮之下解放。蒋介石不禁怅然道“此乃天亡党国”。事实上不是天亡,而是因为我军的优秀指挥和顽强固守使得国民党军举步维艰。

塔山一战,使程子华一战成名。在《大决战》中,马绍信老师的一句:“告诉程子华,我不要数字,我只要塔山!”更是让程子华的名字为全中国的人民所熟知。

二、密云战役的争议

辽沈战役结束后,程子华随东野大军入关,参与了平津战役。然而在这次战役中,程子华的指挥却引起了一系列争议。在很多网友看来,正是程子华在平津战役的表现,致使其成为“无衔将军”。

此战之中,我军正在进行最为重要的新保安战役。当时我军正在猛攻张家口,试图切断傅作义与其老巢——绥远的联系。傅作义见状不妙,于是立即派出自己的起家部队——第35军驰援。傅作义深谙“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道理。于是亲自告诫35军军长郭景云,一旦后方有异变,就立即返回北平。为此,傅作义还专门给35军拨发了400辆美式道奇大卡车。35军由此成为当时中国少有的快速机动部队,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而毛泽东也清楚地明白,歼灭35军,是迫使傅作义就范的关键。于是给35军来了个西、南、东北三面夹击。

在西、南两面,由杨得志、杨成武率华北两大兵团负责做砧板,负责扭住35军。而在东北方向,东北先遣兵团向着35军的后方疾驰而来。而东北先遣兵团的司令员,便是程子华。

按照毛泽东规划,程子华将间道而行,以最快速度掠过北平,直插张家口。程子华接到命令后,从蓟县、三河地区出发,向怀来、南口急速前进。当东北先遣兵团第11纵队到达密云时,程子华发现此城虽小,但控制着潮河、白河渡口,如不歼灭密云守敌,兵团全部的辎重、车辆难以通过;另外根据侦查,密云城内不过只有一个保安团,完全可以顺手宰掉这只小羊羔。于是程子华决定以11纵队攻击密云城。

然而攻城之后才发现,我军之前的情报有误,密云城内有4个团的兵力,攻打密云便从“顺手牵羊”变成“啃硬骨头”了。

经过两天的激战,密云城破。但是这一战,也是东北先遣兵团未能按照中央军委规定的8日到达平张县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傅作义也由密云之战察觉东北野战军已经提前入关。惊恐万分的他立即电令郭景云即刻返回北平。

就在35军向北平方向逃窜之时,负责华北兵团也连续发生失误,致使敌军顺利通过我军在沙岭子和宣化之间的防线。

毛泽东勃然大怒,于12月6日狠批东北先遣兵团以及第2、第3兵团的领导。在给程子华的电令中,毛泽东的电文充满着怒气:

“你们几次给杨、李电令都不合具体情况,都与军委隔断张、宣两敌联系的规定冲突。现杨、李已放任三十五军东逃,又不知杨、罗、耿能否于新保安阻住该敌。你们自己则不以后卫军打密云,而以先头军打密云,致耽搁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你们尚未赶到,三十五军和怀来之敌即已东逃,你们到后毫无事做,空劳往返……”

而这一幕,在《大决战·平津战役》中也有体现,毛泽东对于程子华非常生气,尤其指责东北先遣兵团多此一举、打草惊蛇。

以《大决战》影响力之广,使坊间出现错误传言:“正是因为程子华在密云多此一举,导致他失去了伟人的信任。”

但从实际的发展来看,这种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程子华在新保安战役中确实有失误,但却很快把失误纠正了过来。在华北兵团的配合下,东北先遣兵团成功赶到了平西,截断平绥,35军成为瓮中之鳖。

东北野战军赶到后,三下五除二地攻下了新保安城,35军全军覆没,军长郭景云被迫自杀。因此程子华的失误,并没有影响平津战役的大局。战后,程子华兵团还和华北第2、3兵团一起,受到了中央军委地热情嘉奖。战后,程子华被任命为平绥前线委员会书记,杨成武和杨得志兵团,皆在其指挥之下。

很显然,程子华并没有失去毛泽东的信任,反而还被委以重任。解放军改编后,程子华更是成为了第13兵团的司令员。要知道,13兵团可是有我军之中的顶级强军——第38军。如果程子华不受重用,如何会将38军交给他呢?

渡江战役后,程子华率13兵团大举南下,参加了衡宝战役,沿湘西一路追击半个月,歼敌 8600 余人,切断了湘南之敌西退贵州的道路,配合大军吃掉了白崇禧集团主力。尔后挥军攻占大庸、桑植,为后来的刘邓大军进军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就在这时,程子华仕途的转折点出现了。衡宝战役后,程子华得到军委调令,到山西省担任党政领导和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三、程子华错失大将的真正原因

解放战争全面胜利之际,中央习惯派遣与本省极有渊源的军队干部主持当地工作,例如叶剑英主持广东党政军的工作,张云逸、李天佑主持广西工作,肖劲光主持湖南工作,李先念主持湖北工作,叶飞主持福建工作,等等。

我军之中,山西籍的高级首长并不少,徐向前、薄一波均为山西人。但是徐向前、薄一波皆要到中央工作,抹不开身,因此程子华成为坐镇山西的首选。

此时,程子华在军队里已经奋战了22年,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脱下他的军装。程子华曾找林总说情,但林总却说:“我也舍不得放你走,可是中央已经下命令了,现在哪都缺人,你还是从命吧!”

就这样,程子华离开了部队,转入地方工作。但是转入地方,并不代表不能参与评衔。毕竟叶剑英、陈毅、张云逸、李天佑、叶飞等人都转入了地方工作,最后也参与了评衔。程子华也完全可以参加1955年的授衔。

1955年授衔时,中央的规定是凡是 1952 年没有参加军队评级,又转到地方任职的领导干部,包括驻外使节,一般都不参加评定军衔工作。这里讲得是“一般”,而不是一定不参与评衔。

然而转折点出现了。1951年,程子华在山西仅仅待了一年多,就被调到了中央,并被委派了一个看起来“莫名其妙”的工作——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在山西,程子华除了担任山西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的职务之外,还兼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仍保留了军职。而这一次,程子华是真的和军队告别了。

在我军之中,懂经济的人才并不多,但程子华绝对算是一个。在晋察冀时期,程子华曾主持了大生产运动,使晋察冀根据地从饥馑之中解脱了出来。聂荣臻得知后不禁感叹:“没想到你程子华不光会打仗呀!”

如今新中国转向了经济建设,程子华自然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供销社的工作对于程子华这个战将来说,看起来似乎“莫名其妙”,其实“恰如其分”。

实践证明,程子华在供销总社领导岗位上干得极其出色,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程子华在往后的生涯之中,一直从事着经济建设工作。1961年,程子华调到国家计委任常务副主任。以后,又受命到西南搞三线建设。

西 南 三 线 建 设 的 重 点 是 攀 枝 花 钢 铁厂的建设, 从厂址的选定到工厂的投产,程子华亲历亲为。仅过了 1 年, 攀枝花工程就完成了准备工作。1966 年开工, 1970年炼出了铁, 1972 年轧出了钢坯, 1974 年就出了钢材。由此可见,程子华不仅军事才能出众,其经济能力更是高得出奇。

正因为这一点,程子华不再适合参与评衔。到了 1955 年全军实行军衔制时,根据此前解放军总干部部提交军委拟授军衔的 21 名“与军队有历史联系和与某一地区有联系的地方领导干部”名单中,程子华赫然在列。但最终,程子华还是与将军的金星失之交臂。

如果程子华参与评衔,会是什么军衔呢?与程子华同出于红25军的徐海东,是大将军衔。当时程子华是军长,徐海东是副军长。到了抗战时期,徐海东因病休养,退出了一线指挥。因此程子华从总体军功来说,是超过徐海东的。

与此同时,正兵团所对应的军衔基本就是上将。以程子华过人的资历和战功,起码是上将,获得大将军衔也毫不奇怪。要知道,东野众上将中,如邓华、韩先楚、洪学智、黄永胜、李天佑、刘震等人,可都是程子华的下级。程子华完全有能力、也有资格授予大将军衔。

1 阅读:777

陶陶读历史

简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