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大将毛文龙

浑水摸鱼的咸鱼 2019-08-15 22:15:27

毛文龙(1576年2月10日—1629年7月24日),字振南,一名毛伯龙,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祖籍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今临汾市襄汾县)。明朝末期将领。

少时不喜读书,不事生产,游手好闲。后出走投奔叔父,袭其职为百户。天启元年(1621年),升任辽东巡抚王化贞标下的练兵游击,率兵两百攻破后金镇江(今辽宁丹东东北九莲城)。明廷在皮岛(今朝鲜椴岛一带)设置东江镇时,任命毛文龙为副总兵。天启六年(1626年)以后,加授平辽总兵官,赐尚方剑,加封左都督,势力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一个稳坐岛中,享其荣华富贵的“海外天子”。

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袁崇焕借阅兵为名,渡海来到皮岛,毛文龙前往迎接。毛文龙见了袁崇焕,语多傲慢。袁崇焕便以邀毛文龙观看将士骑马射箭为名,将毛擒获,数他十二大罪,取出尚方宝剑,将其斩首。后来,袁崇焕被崇祯帝所杀,两大罪状之一,便是擅杀毛文龙(另一条为私通后金)。

那么毛文龙我感觉被杀的很冤屈,很可惜。

通敌之说不可信,史书上并无记载,也没有明显痕迹,袁崇焕杀毛文龙有几个原因,一,袁崇焕管不到毛文龙,而且毛的功劳比他大。史书记载的袁崇焕“好为大言”就是喜欢放卫星扯大炮,代表就是他的五年平辽东一年平到北京城。可见袁崇焕这个人极端的自负,追求的是权力的极端统一。但是呢,他身为蓟辽督师是管不了毛文龙的,因为毛文龙归山东登莱节制。唯一能够对毛文龙有监督权力的是他那个二品的右都察御史的兼职,不过在明朝只要做到了巡抚的基本都有这个兼职,没什么稀奇,而且右都察御史是言官没有实际权力。袁崇焕手上的尚方剑也只能斩五品以下的官员,停职三品以下的官员,毛文龙的手上也捏着一把尚方剑。也就是说袁崇焕这个二品文官要是对毛文龙有什么不满也只能打小报告告诉皇帝,他自己对身为一品武将持节钦差的毛文龙什么都作不了。而袁崇焕被朝廷承认的最大功劳也就是在宁远获得的二百八十枚首级,毛文龙能够确认的战果有数千首级,其中一部分还是袁崇焕还没做蓟辽督师的时候确认的,袁崇焕当年自己查认后说“俱是真正壮夷”你看啊,老袁作为一个极端自负又有一定暴力倾向的人,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的军饷拿着,蓟辽两地三十万大军的节制着,一说缺盔甲皇帝立刻给发了六十万套盔甲,可谓兵精粮足,手下的兵比后金的人口都多。在这种极端优势的情况下不但寸土未复,天天窝在堡垒里,还丢了几个城堡,损失这么凄惨唯一的战果仅仅只有二百八十首级……五年平辽尽成空话然后老袁一转头发现离自己不远有个家伙,白手起家领着两百人杀到后金后方建立起根据地,数年都没领足军饷却靠着自己做海外贸易养活了数万军队,收编了三十万逃来的辽民。虽然多有败仗,却一直坚持不懈,只要一恢复元气就拼命出击骚扰后金。战果也达到了数千首级,其中还有不少是老袁亲自查点不可辩驳的更重要的是,这个毛某人,还不归老袁节制,他所作的一切都和老袁的一系列失败成为鲜明对比面对这种情况,你要是老袁你会觉得爽么?二,毛文龙自己太不会做人。老毛的一张嘴很臭,以前为了军饷被拖欠的事就和山东的官员大吵大闹,几乎把山东的文官都得罪遍了。当然这也不能怪老毛啦,整个东江镇都是老毛带着两百家属家丁出海在后金后方打出来的,没要朝廷的一个兵,朝廷该给的军饷几乎都欠着在,全靠老毛自己做海外贸易养活数万大军和来投靠他的三十万辽民。老毛觉得自己很伟大,实际上也确实很伟大,所以说话拽一点有什么不可以。到了宁远之战后,毛又把老袁也得罪了。袁崇焕炮杀努尔哈赤的说法其实一直未得到正史承认,从道理上也说不过去,宁远城头那种18磅巨炮真要轰到了,别说努尔哈赤了,就是一头大象也得挂掉。但是努尔哈赤从宁远撤退以后还活蹦乱跳了八个多月,一会去打蒙古人一会去掐陈继盛,一个68岁的老头要是真被18磅巨炮给轰到了还能这么活泼那绝对是超级赛亚人不是努尔哈赤史书里面最早提到努尔哈赤在宁远挨炮是朝鲜人记载他们的使者在宁远和袁崇焕宴会的时候老袁喝醉了说自己轰到过努尔哈赤。考虑到老袁“好为大言”的性格,这应该是老袁喝醉了在吹牛B,真要轰到了早上报请功去了。本来嘛,大家喝醉了一起嘻嘻哈哈吹点无法考证的牛B很正常,也没啥。但这时候毛文龙的臭嘴痒起来了,一听说这事就打报告说:我从朝鲜王那里听说努尔哈赤被老袁轰死了,为啥前几天我的侦察兵还在某地看到努尔哈赤在泡温泉呢??这不是等于甩了老袁一大嘴巴子,说老袁谎报军功,欺君么?你是老袁,你会觉得爽不?三,后金的离间计,证据就是满文老档里面说毛文龙投敌的那几封信,最后半封明显是汉奸刘爱塔向皇太极邀功的口气,称毛文龙被杀是因为他告诉袁崇焕毛文龙有问题,为此他还升了官。明显那几封信都是刘爱塔写的,作为他计杀毛文龙的证据一起寄给了皇太极,后面半封则是在邀功请赏。四,老袁要求和。前面提到后金的离间计,但是我估计老袁并没有中计,因为从刘爱塔邀功的这节看起来,离间只是他的自我主张,和后金方面事先没有打招呼,所以一方面刘爱塔说毛文龙是奸细,一方面后金和袁崇焕和谈时提的条件就是杀毛文龙。两方面因为事先没有沟通,留下了这样明显的破绽。面对这种破绽,只要是有起码智商的人都应该能看出问题来,袁崇焕明显不是弱智。但他为什么还要杀毛呢?袁崇焕知道自己五年平辽肯定是吹牛B,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和谈才是他唯一的出路,从他赶走麾下主战的勇将满桂(宁远之战的首功)就看的出来,他不想打,要是袁真要打,哪有把自己麾下最牛B的勇将赶走的道理?而那个毛文龙一天到晚有事没事就跑去后金抢劫,还像打不死的蟑螂一下,打了很多败仗但总能煽动后金治下的辽民跟着他一起打后金,满人的史书很头疼的说“文龙一日不除 良民一日不安”可见只要有这个毛某人的存在,后金就不可能和袁崇焕和谈,而袁又无法节制毛文龙,就算老袁动用自己右都察御史的权力打小报告,告毛文龙的黑状皇帝估计也不会鸟他。所以只好搏一把,先把毛文龙砍掉,然后再上报,赌明朝武将地位地下,赌毛文龙得罪了太多文官没人帮他说话,赌毛文龙被杀后皇帝只能倚重他袁崇焕…… 赌,他还有一线生机。不赌,他五年平不了辽东就是欺君死罪。所以他赌了……

被杀影响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怕他的部下发动兵变,所以增加饷钱至十八万两银子。然而岛上的兵失去主帅后,渐渐地散了心,越发不可征用了。以后直至有背叛投敌的。袁崇焕上书说:“东江一镇,想牵制敌人还必须借助它。今定为两协,马军十营,步军五营,每年需饷银四十二万两,米十三万六千石。”崇祯因为兵减少粮饷增加很有点情绪,因为袁崇焕,就特别地按他的请求办了。

袁崇焕在辽东,和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等确定兵制,渐渐推行到登、莱、天津,等到确定东江兵制以后,合计四镇兵共十五万三千有余,马匹八万一千有余,每年耗费饷银四百八十余万两,比过去减少了一百二十万。[17-18]

袁崇焕斩毛文龙后,可说是为后金长驱南下解除了后顾之忧,三个月后就发生了后金兵临北京城下的“己巳之变”——后金约十万精兵绕道内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

0 阅读:63
浑水摸鱼的咸鱼

浑水摸鱼的咸鱼

自娱自乐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