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嫁罗荣桓后才知前夫未死,三人处境尴尬让毛泽东解决,结果如何

围讯资讯 2023-03-09 14:12:12

1937年5月16日,明媚的阳光洒在延安宽敞的大道上,高粱绿油油的叶子、山丹丹红艳艳的花蕊,也被照得发亮发烫——一切是那么美好。

在这鸟语花香的一天,发生了一件更美好的事儿:一对新人——林月琴和罗荣桓结婚了,整个婚礼现场别提有多热闹!

婚后不久,罗荣桓来不及和妻子多说几句话,就按照中央的指示,去了前线;林月琴则继续留在延安工作。

偶然一天,一个从前线回来的男子,闯进了延安,把林月琴吓得瞠目结舌。

原来这位男子是林月琴的前夫。当年,因他久久不回,大家和林月琴都认为他牺牲了。这之后,林月琴改嫁了罗荣桓。

如今,林月琴才知道前夫还活着!怎么办呢?这时,林月琴被同样知晓消息的毛主席约谈了。

谈话一开始,林月琴都闭紧眉头、忐忑不安;但十几分钟后,她却笑着起身,离开了。

毛主席究竟和林月琴说了什么话?这段尴尬的关系,又是怎么处理的?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1937年1月,中央和红军总部迁移到延安,罗荣桓也跟着迁移,担任了延安后方政治部的主任。

这年春节,罗荣桓的革命战友——许建国和正在党校研学的刘桂兰成婚了。

有一天,这对夫妇忽然无意间,关心起罗荣桓的婚姻大事。

“老罗,今年都35了,还没个着落。作为他的好战友,我得帮帮他呀。”

“你认识适合的人吗?”许建国看向刘桂兰问道。

刘桂兰很快想到了同在党校的一名女同志——在长征中曾任妇女工兵营长的林月琴。

“嗯,有哩。我们学校有个林月琴同志,我看她不错。”刘桂兰笑着回答说。

“那好,我们找罗主任去。”许建国喜出望外,和刘桂兰火速地跑到罗荣桓那儿,向他说了这件事。

罗荣桓思考了一会儿,决定和林月琴,彼此了解一下。

于是,四月的一天,许、刘夫妇俩便为林月琴和罗荣桓准备了一场特别的“相亲”见面会。

因为怕林月琴害羞,所以许、刘并没有直接向她表明用意,只是邀请她来家里做客。

当时,罗荣桓的另外一个战友——组织部的冯文彬也在。

性格率直的冯文彬一看到林月琴,便笑着问道:“林同志,你家乡是哪儿呀,你之前的经历,是咋样的呀……”

林月琴以为这是组织部的调查工作,便一一认真如实地将自己的家庭背景、性格兴趣、个人经历等,全部告诉了所有人。

而戴着眼镜罗荣桓则只是,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他们,话语特别少。这也强烈地引起了林月琴对他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第一次见面会结束后,刘桂兰依旧常常,请林月琴到家里聊天。林月琴每次也都能遇到温润安静的罗荣桓。

后来,林月琴才得知那个亲和力很强的男同志,是赫赫有名、备受敬爱的罗荣桓主任!同时,随着林月琴对罗荣桓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她对罗荣桓的好感和崇拜,也不断提升。

同样的,原本并不准备考虑儿女情长的罗荣桓,在和聪慧乐观的林月琴的相处中,也慢慢地动了心。

敏锐觉察到两个年轻人之间浓浓的情愫后,许建国、刘桂兰等人便纷纷退了出去,给林月琴和罗荣桓打造他们专属的二人世界。

不久,罗荣桓和林月琴互表心意,自由恋爱了。

部队里的大家伙得知这件喜事后,比罗荣桓、林月琴两人还高兴、激动,他们纷纷啧啧夸赞:好哇,太好哇。罗主任和林同志,忒般配哩。

不过罗、林二人见面有个小难题:当时,林月琴所在的党校,是延安小卞沟边的一个小教堂,与罗荣桓在的红方后方政治部,隔着一条差不多8、9米宽的延河。

平时,人们只要徒步,便可以轻易蹚过小河,到达彼岸。可是每当春季来临,冰雪渐渐融化后,延河便会涨起高高的水——人们便不敢轻易蹚水了。

因此,并不长的延河,便成了罗荣桓和林月琴两人会面的阻碍。

部队里有人见此,便开玩笑调侃道:“延河哩,是银河。罗主任是牛郎,林同志则是织女呀……”

不过,牛郎织女好歹可以靠银河相见,可罗、林二人,没有呀——延河不仅没有所谓的银河,就连木桥都没有。

怎么办?难道延河真的“不可逾越”吗?罗荣桓和林月琴不知如何是好。

关键时刻靠战友,还是他人有点子——二十五军六团的政委王平,贴心地挑了两匹健壮的白马,送给罗荣桓,让他骑马去见心上人。

罗荣桓收到白马后,喜上眉梢。他把一匹马送给别的战友,一匹则留给自己。

自此,在王平的巧妙帮助下,罗荣桓每天吃完晚饭后,一有时间,就骑着马去找林月琴。

一开始,罗荣桓的警卫兵、马夫有点担心他的安危,便纷纷对他说:“罗主任,我们和您去!”

罗荣桓听后,哈哈大笑,接着便轻声地在他们耳边说了几句话。警卫员和马夫立即会意,都回去了。

之后每次,要是有人在这个钟点来找罗荣桓,却找不到他时,警卫员都会笑嘻嘻地对他们说:“罗主任练习骑马去了。”

不知情的一些人听后,总会在心里纳闷道:罗主任不是从井冈山斗争中,磨练出来的吗?不太可能不会骑马吧,怎么需要练习呢?

最能解答他们疑惑的,无非林月琴了。每天傍晚,她只要看到一匹白马渡过了延河,便会笑着,悄悄地走出党校的校门。

于是,每个黄昏,党校外的小树林里、宝塔山的底下,粼粼的延河岸边,都会有罗荣桓和林月琴两人的身影……

两个安静温存的年轻人,不是在林间的小路上,散步谈心;就是坐在河畔的土堆上,聊天看天空,谈理想,谈志向,谈趣事儿……十分无拘无束。

通过多次的会面,两人的感情不断地升华,对彼此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不久,他们便谈论起了婚姻的话题。

林月琴和罗荣桓都曾有过一段婚姻,彼此在谈婚论嫁时,都没有掩饰,而是坦诚相见。

林月琴直率地向罗荣桓介绍了自己和前夫的故事。

林月琴的前夫,是她当年所在部门的上司——一个在四川加入红军部队的工人。两人在长征中相遇相知,并在媒人康克清大姐的撮合下,定下了终身。

长征结束后,林月琴来到延安的党校学习、工作;其前夫则和2.1万名西路军将士跨过波涛汹涌的黄河,奔赴九死一生的残酷战场。

有一天,康克清大姐急匆匆地来到党校,神色严肃地对林月琴说:“妹子,如今西路军喋血河西走廊,已经深陷于敌人的强势包围中……”

“他们目前和党总部失去了联系……你一定要冷静、镇定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有耐心等待,不要怕。”康克清大姐继续嘱咐道。

听到这个噩耗,林月琴骤然感觉到,有一道闪电,劈在了自己的头上。她开始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焦灼不安起来。

要是,万一,他出事了,我该怎么办……不,康大姐说得对,我要好好等我丈夫回来!没事的,没事的。林月琴冷静下来,积极暗示自己道。

于是,每一天,林月琴都会紧张地坐在电台前,心里不断保佑道:快传来大家都平安无事的好消息吧,快吧,快吧。

然而,在残忍的战争面前,任何的祈祷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无力的。

痛苦的消息还是传来了——西路军两万人,基本上全军覆没,无一幸存。

即使林月琴的前夫没有牺牲在戈壁或者山麓上,那他也很大可能被当做俘虏,残忍杀害了。

闻讯后的林月琴悲痛万分,她脸色发白,心中的绝望和恐惧,正如沸腾汹涌的黄河。但是坚强的她并没有因此倒下,而是化悲痛为动力:她发誓一定要发奋读书,为国报仇,为丈夫报仇!

相应地,罗荣桓也和林月琴娓娓道来了他和前妻颜月娥的事儿。

罗荣桓出生于湖南省东部、湘江衡山县的一个美丽的小乡镇——南湾。南湾山清水秀,物产丰饶,被湖南人誉为“鱼米之乡”。

可惜,少年时代的罗荣桓并不是很幸福,特别是父亲罗国理,为17岁的他安排包办婚姻之后。

那年春节,喜气洋洋的罗国理,给罗荣桓牵了一段姻缘:女方名字叫做颜月娥,大了罗荣桓两岁,是一个封建大家族、裹着三寸金莲的大家闺秀。

这与两年前到长沙均协——一所“洋学堂”学习的罗荣桓价值观十分冲突:接受了西式教育的他,和当时当时大多数先进青年一样,都不欣赏封建女性。

于是,他大胆地和罗国理说:“我不会娶她的。”罗国理听后,腾地就站起来,火冒三丈:“你敢违抗!”

显而易见,对于当时年仅17岁的学生罗荣桓来说,唯一的反抗方式只能是——与罗家断绝亲子关系,自力更生。

我还要读书,我无法供给学费。迫于生计的罗荣桓,最终只好答应,迎娶了颜月娥。

按照南湾当地的习俗,新人结婚后第三天,需要双双回去,拜访女方的家长。罗荣桓和颜月娥便一早起身前往颜家。

此时,经过几天思想斗争折磨的罗荣桓,下定了决心,他在半路“狠心”地对前妻说:“对不起,我去了,不会回来了。”

离开后的罗荣桓继续回到长沙读书,只在暑假需要拿学费时,才回家。1927年国民党发动政变后,他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入了革命。

把之前婚姻都交代清楚的二人不仅没有感到隔阂,相反,两人的心,更近了一步,很快,他们就下了要搭伙过日子的决心。

婚后不久,罗荣桓来不及和妻子多说几句话,就按照中央的指示,去了前线;林月琴则继续留在延安工作。

偶然一天,一个从前线回来的男子,闯进了延安,把林月琴吓得瞠目结舌。

原来这位男子就是林月琴的前夫。物是人非,误以为前夫去世的林月琴,才刚刚和罗荣桓结婚啊。

无疑,这个事情并非仅仅是,三个人的私人关系,更是关乎政治的大事。

我该怎么办?林月琴皱紧眉毛,一时没了主意。

毛主席很快也听闻了此消息,他慎重思考了一番后,让人叫来了林月琴。

一路上,林月琴都十分紧张:主席会说什么?想着想着,她便到了主席的住处。

主席看到她,笑着让她坐下,并为她倒茶,寒暄几句后,主席问她:“林同志,听说你前夫回延安了,你打算怎么办?当然,这件事,完全由你决定。”

“主席,他已经叫人告诉我,他不怪任何人,他祝福我和罗同志。”林月琴真诚地回答道。

“好呀,拿得起,放得下,一位好同志呀。”毛主席听后,开怀大笑,啧啧称赞道。

“不过,口说无凭呀。”“你让他把心里话都写下来,并问他:白纸黑字,你是否一辈子都不后悔?”

“嗯。”林月琴笑着点头,释怀地走出主席的房间后,便和前夫说了此事,并和他友好地告别。

自此,罗荣桓和林月琴,便在众人的祝福下,陪伴彼此度过了余生。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7 阅读:3187
围讯资讯

围讯资讯

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