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欣赏中唐的一首佳作,颔联乃千古名句,结尾颇有弦外之音

墨有云水心语 2025-04-05 09:16:51

每至清明,雨丝就像愁绪一般细密,编织出一抹淡淡的忧伤。人们会在这一天追悼逝者,寄托哀思。清明节恰如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往与当下,让大家认识生命的延续,懂得珍惜美好而又短暂的时光。

今年的清明节虽然没有落雨,可是由于天气阴沉,景色也显得有些朦胧,即便如此,也挡不住游客们外出踏青的脚步。桃花浅笑,梨花素洁,男女老幼纷纷走出家门,拥抱自然,感受春天的蓬勃生机。

枝头的新绿与飘落的残红,构成生命更迭的画面。生者于此缅怀先人,传承家风;逝者虽已远去,却以另一种方式活在心中。清明可谓一场温柔的重逢,也一次庄重的告别。

清明节不只是祭祀的日子,更堪称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人们在缅怀中汲取力量,于轮回里感悟人生,然后怀揣希望,继续前行。下面一起读诗,感受古人在清明节时的心境:

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

唐 · 王表

春城闲望爱晴天,何处风光不眼前。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

兴来促席唯同舍,醉后狂歌尽少年。

闻说莺啼却惆怅,诗成不见谢临川。

王表,中唐时期诗人,大历年间进士及第,官至秘书少监。王表在清明时节登城远眺,有感而发,于是赋诗寄赠友人。这首诗格律严谨,清新自然,堪为唐诗中的佳作。

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春景,叙述了他与同僚们饮酒赋诗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知音难觅的惆怅。

译文:暖春之际,我在城里悠闲地远望,我喜欢这晴朗的天气,每一处美好风光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寒食时节,空气清新,千树繁花洁白如雪;清明那天,阳光明媚,万户人家炊烟袅袅。

我兴致盎然地与同僚们促膝畅饮,大家酒醉之后,就像少年一样纵情高歌。枝头黄莺欢鸣,让我的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惆怅,于是便即兴吟唱,诗成后又遗憾无法与谢灵运这样的知音交流。

诗人首先点出天气情况,并表达出喜悦心情,“春城闲望爱晴天,何处风光不眼前。”春日晴天,才子悠闲地登城远望,眼前立刻涌现出美好风光。一个“爱”字,直言不讳地抒写了作者的愉悦之情。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颔联乃千古名句,描绘了节日期间的景象。古代寒食节不能生火,空气清新,雪白的梨花就像大片的雪景。等到清明节时,又是炊烟四起,那种袅袅升腾的画面,也让人体会到一种浓浓的田园氛围。

颈联转而由景及人,“兴来促席唯同舍,醉后狂歌尽少年。”诗人兴致高涨地同舍好友促膝而坐,他们饮酒作乐,醉后狂歌,尽显少年的意气风发,更是忘记了尘世里的一切烦恼,可谓活在当下,不负余生。

清明节:欣赏中唐的一首佳作,颔联乃千古名句,结尾颇有弦外之音。诗人听闻莺啼,心情忽然变得惆怅。最后一句交代了原因,诗人写诗寄给好友,由于得不到对方回应,心中便有些落寞,既表达出知音难觅的愁闷,又委婉地道出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焦虑心情。“谢临川”本指谢灵运,此处代指好友大夫使君。

清明节宛如一首深情的诗作,在漫长的岁月中轻吟浅唱。微风拂过,新绿的柳枝摇曳生姿,似在与往昔低语。公园里,孩子们嬉笑奔跑,手中的风筝与白云共舞。一座古桥横跨溪流,见证了无数清明的轮回。

这一天,记忆的涟漪悄然荡漾在心湖。曾与长辈们一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依然可以清晰地浮现脑海。他们殷切的期望,温暖的关怀,让人至今难忘。逝者虽然远去,那份真挚的爱却像一粒种子在心底扎根。清明,不仅应该缅怀逝者,更要拥抱新生,汲取前行力量,让那些感人的故事一直传唱。

0 阅读:0
墨有云水心语

墨有云水心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