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青草地,迈步在小河堤,让阳光拥着我,让风儿抱我……”曾经的青春在那片林,在那个潭留下记忆;那风、阳光、欢笑、拼搏似乎未走远。翻看有些发黄的照片,树叶罅隙里漏下的斑驳阳光依旧清晰,只是照片中那群人如今也青丝染白发、鬓微霜。
东面坡脚有个龙潭,出水大,当地人叫荞地山龙潭,是荞地山村的主要水源,供人畜饮用,田地灌溉。龙潭右前方约10米地埂边有个圆柱形的铁家伙,高1米左右,直径约50公分,有塑料管连接,间隙性地发出抽水声,开始以为是抽水机,不见电线,颇疑惑。问村民知,是抽水装置,不用电,不是电动抽水机,法国人制造的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抽水装置,能把龙潭水抽到几十米高的山坡浇地。
这里水质好,用水方便,树林阴翳,紧靠者北到糯支、撒嘎啦村的乡村公路,交通方便,从者北去7公里左右,适合学生春、秋时节踏青、秋游。是罗免民中(原富民三中、富民二中)学生出游的首选。罗免民中师生每隔两年左右就有师生组织到此游玩、野炊。
1995年,我从罗免小学调到罗免民中(当时是富民三中)的第三年,担任班主任,春末年级组组织学生老师到荞地山春游,科任老师分配到班协助。早上8:30从学校出发,学生背着锅碗碗瓢盆菜刀砧板、油盐酱醋、肉菜米线佐料缓缓向目的地荞地山进发。
一个半小时到达,各班在龙潭周围安营扎寨,分小组埋锅、找柴。玩到11:30左右吃凉米线,吃完米线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文艺活动,可以唱歌跳舞、讲故事、朗诵、背诵,之后自由活动,可以去树林里荡秋千、打牌、爬山、沟里、河里抓小鱼。
下午3:30开始煮饭,各组菜的品种多,炒腊肉(腌肉)、煮酸菜鱼、凉鸡、炒火腿、青椒炒玉米、洋芋腌菜汤、煮白菜、煮莲花白等,一时,山坡上、小路旁炊烟四起,饭菜飘香。
饭菜熟了,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已准备好的树叶上开吃,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分别到各组品尝打分,打分是假,品味是真。转一圈,早已快饱了。年级组老师单独坐一处,菜比学生的丰盛,关键是有酒有饮料。
吃饱喝足已近下午6:00,收拾、清理,点齐学生打道回府,到校7:30左右,天快黑了。晚自习组织学生看场电影,活动结束。
2020年5月21日,罗免民中八年级组组织师生到荞地山活动。因近年森林防火形势严峻,这一次没组织煮饭,中午学校为学生提供凉米线、煮鸡蛋、煮玉米,年级活动主要有歌舞、小品,自由活动时找贝壳、捞小鱼、荡秋千。回校吃饭后晚自习每班在教室里看电影。
笔砚/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