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古人看来,一个人死了,并不意味着他就真的死了,只意味着他的生命在以另一种方式在继续延续。在中国古代,人们对殡仪礼仪有着十分讲究的制度。譬如,我们去送葬,往往会在灵堂中间,见到一个硕大的“奠”字。不过,在人们的口语里,我们通常都会在清明节“祭拜先人”。所以,“奠”与“祭”,又有何不同?
什么是“祭”“祭”实际上是一个会意字,根据甲骨文的形状来看,“祭”的形状很像人们祭祀祖先的场面。这种场面,实际上是一种对祖先的缅怀而做的活动。而在这个从原始到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人类通过狩猎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二是向老天献祭,以求来年的好天气。所以,“祭”一词的意思,就是向上苍祈祷的意思。至于“祭奠”和“奠”字,那就完全不同了。
什么是“奠”在古时候,为亡者建一座祠堂,祠堂内摆放的物品被称为“奠”。
从这个字的形状上看,“奠”这个字,要比其他字的意思要具体得多。将它分成两半,上面是“酋”,下面是“大”。“酋”这个字是指熟酒,在古代的时候,就叫“大酋”的词语,意思就是负责酿酒的人。古代的人,都会在死者的灵柩之前,搭建一个小型的祭坛,作为对天神的尊重。而在祭坛上,则是摆放着各种食物,比如美酒,比如水果,把酒放在案上,就是奠字了。
“祭奠”二字,一个代表了上古时代对诸神的敬仰,一个代表了对逝者的怀念,可是在某些细节上,还是有微妙差别的。在先秦时期,人们一般都只是自己一个人进行祭祀,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共同的集体活动。这是由于古代人对“六道轮回”的信仰,他们相信,只要一个人的魂魄离开了肉身,那么就去往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与人间没有任何区别。所谓的坟墓,指的就是死去的人所居住的地方,他们的东西,都是在死去之后,依旧会保存的。这也是为什么古人都十分重视入土为安,不入土为安,很可能会变成一个“孤魂野鬼”。再者说,那些大官或位高权重的人的墓穴中,往往会埋藏着大量的珍宝玉器青铜器等日用品,有的还会埋藏着恭桶之类的东西。
人在世间,衣食住行之中,总少不了一个“食”字。中国人对吃饭非常重视,认为吃饭就是最好的象征,因此在举行葬礼的同时,也会在祭拜的过程中,通过烧香的方式来祭拜先人。在仪式完成后,还要有家人来祭奠逝者。这时候要把去世者的衣服等收拾干净,把去世之人的遗像摆好,或者拿一条毯子把照片给盖上。之后,家属们会在遗像面前摆放一杯美酒,最后将供奉的东西放在上面,表示死去的人已经被埋进了坟墓里。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人,在清明节的时候,不但要打扫墓园,而且要给墓碑上香的原因。“天子祭礼”在几千年前就已开始在民间传播,并逐步演变成一种对先人的悼念。中国是一个礼之国,礼之道在其血液里流动,而“孔孟”之道则是其精神图腾。若是不能把握住其中的讲究,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笑柄。就像是《红楼梦》里面,薛姨妈邀请王熙凤与贾母共进晚餐,却是在“祭”字与“奠”字之间产生了分歧,导致了一场十分难堪的宴会。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只存在于流传的故事里,而是也存在于现实中。就拿现在来说,“家母”和“令尊”这两个词要是用混了,那就是会被嘲笑的。每逢节假日,许多在外面打工的青年都会回家,看到满屋都是亲戚朋友。连大家的身份都不知道,就是一口一个“大伯”“姑姑”的喊着,弄得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由此还产生了一个有趣而温暖的应用程序,叫做“中国亲属关系计算器”。对于父母这一代的人来说,不知道该怎么叫自己的亲人,就是“不孝”。
但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信息爆炸。这些传统的礼节,在不同的文明背景下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交流的高效性越来越强的今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既要尊重并遵循有关的礼节,又要在不断的练习与领悟中将其发扬,使之与新时期的要求与变化相匹配。中国人对于生命和死亡的哲理和洞察力,就是这么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不断地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