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万岁军”的30多门榴弹炮,都是啥炮?

椰子族部落 2024-11-13 10:08:32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万岁军"的30多门榴弹炮,都是啥炮?

世人皆知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装备并不精良,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最早入朝的"万岁军"中,却有一支装备了30多门特殊榴弹炮的部队。这些火炮,既不是美式,也不是苏式,更不是日式,却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的来历颇为传奇:诞生于国民党的兵工厂,却在解放战争中辗转到了志愿军手中。这段历史,还要从1948年的东北说起。当时的沈阳第90兵工厂,面对国民党军队急需火炮的困境,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们究竟制造了什么样的火炮?这些火炮又是如何辗转到志愿军手中的呢?

一、火炮的诞生背景

1947年的东北战场,战火纷飞。东北国民党军队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困境:大量火炮在战斗中损失,补给却迟迟不能到位。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在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强大攻势下,东北国民党军在几次重要战役中损失惨重。

在四平战役中,国民党军就损失了31门各型火炮。紧接着的夏季攻势中,又丢失了26门山炮和8门野炮。到了秋季,在中共军队对锦州的围攻中,国民党军更是损失了36门火炮,其中就包括珍贵的美式105毫米榴弹炮。

当时的东北国民党军总司令熊式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派人向南京请求支援,可南京方面却爱莫能助。原来,当时的国民党军不光是东北缺炮,华北、华东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同样也在向南京喊"要炮"。

更要命的是,美国对华军援也开始收紧。1947年下半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限制对华军援的提案。这一下可愁坏了东北的国民党将领们。

就在这时候,沈阳第90兵工厂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个想法:他们注意到,仓库里存放着一批加拿大制造的57毫米战防炮。这种炮原本是用来打坦克的,可东北战场上解放军根本就没有坦克,这些炮闲置在那里毫无用处。

有技术人员提议:何不把这些战防炮改装成榴弹炮?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上级的重视。当时驻守沈阳的第六军军长郑洞国和东北剿总参谋长廖耀湘都表示支持。他们认为,与其让这些炮在仓库里落灰,不如改装利用。

于是,第90兵工厂派出了精干技术力量,开始了这项改装工程。他们的目标是:将57毫米战防炮改装成7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为什么选择75毫米这个口径?这是因为当时东北国民党军缴获了大量日军遗留的三八式野炮弹,这些炮弹正好是75毫米口径的。

改装工作从1947年末开始,一直持续到1948年初。这期间,第90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口径加大的问题,还包括炮架强度、后坐力、仰角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二、改造工程的技术突破

第90兵工厂的改装方案可以说是一项大胆的技术创新。将一门57毫米口径的战防炮改造成7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绝非易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炮管问题。

技术人员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套管方案:在原有的57毫米炮管内部套入一根新的内管,新内管采用特制的铬钼钢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耐高温,而且强度高,能够承受75毫米炮弹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压力。

最难解决的是膛线问题。75毫米炮弹要获得足够的稳定性,就必须依靠膛线使炮弹产生自转。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了一种特殊的渐进式膛线。这种膛线从炮膛后部开始逐渐加深,不仅能确保炮弹的稳定性,还能减少对炮管的磨损。

炮架的改进也是一个技术难点。原来的57毫米战防炮炮架是为直瞄对付坦克设计的,仰角只有20度。要将其改造成榴弹炮,就必须增大仰角到40度以上。为此,技术人员对炮架进行了重新设计。他们采用了一种分体式结构,上下炮架可以分开,这样不仅增加了仰角,还便于运输。

在瞄准具方面,第90兵工厂的改进尤为独特。他们没有采用常规的光学瞄准镜,而是设计了一种机械式瞄准具。这种瞄准具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用性很强。它由一个刻度盘和一个水平仪组成,即使在夜间也能使用。最重要的是,这种瞄准具不怕震动,维护简单,很适合战场环境。

为了适应中国的地形条件,技术人员还对炮架底座进行了本土化改进。他们在底座两侧增加了专门的扶手,便于炮兵在山地环境中操作。同时,还在炮轮上加装了特制的制动装置,这样在斜坡上发射时也能保持稳定。

在解决了这些技术难题后,改装工作进入了试验阶段。第一批试制的改装炮在沈阳郊外进行了射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装后的75毫米榴弹炮射程可达8000米,这个性能已经接近当时主流的野战榴弹炮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改装炮可以使用日式三八式野炮弹。当时东北地区遗留了大量这种炮弹,这就解决了弹药供应问题。技术人员还对炮弹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在引信结构上做了调整,使其更适合改装炮的膛压特点。

1948年初,第一批改装炮正式投产。工厂制定了每月20到24门的生产计划。虽然这个数量看起来不多,但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战争环境,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产能了。每一门炮的改装都需要精密的加工和反复的调试,工序繁琐,质量要求严格。

三、火炮的流转过程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这批改装炮的命运就此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当时,国民党东北第53军装备了24门这种改装炮,第54军装备了16门。这两个军恰好都在锦州地区,而锦州正是解放军重点进攻的目标。

在锦州保卫战中,这些改装炮主要部署在城防工事周围。10月10日,解放军对锦州发起总攻。第53军的炮兵阵地首先被突破,12门改装炮intact(完好无损)地落入解放军手中。这些炮甚至还配备着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操作手册。

更有意思的是第54军的遭遇。当时第54军的一个炮兵连奉命掩护主力突围,在往北转移途中,遇到了解放军的伏击。炮兵连为了不让装备落入解放军手中,试图将炮推入附近的深沟。但是由于地形复杂,加上时间仓促,最终只将两门炮成功销毁,其余的炮都被解放军缴获。

锦州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对缴获的这批改装炮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评估。负责评估的是东北野战军工兵部的技术科,他们发现这种改装炮虽然做工粗糙,但设计巧妙,特别适合中国的战场环境。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缴获的技术档案中发现了第90兵工厂的详细改装方案。这些资料对后来解放军自己改装和生产类似火炮提供了重要参考。东北野战军立即组织了一批技术人员,开始学习和掌握这种改装技术。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第90兵工厂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包括大量的技术图纸和专用工装设备。解放军立即组建了接收小组,由原来的技术工人继续生产这种改装炮。不过这时候已经对原设计进行了一些改进,比如增加了防护罩,改良了瞄准装置。

到1949年初,东北野战军已经拥有了相当数量的这种改装炮。这些炮被统一编入各军的炮兵团。在编制调整时,解放军还特意将这些炮集中起来,编成了专门的炮兵连队,以便统一训练和使用。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这些改装炮又经历了一次重要调整。由于志愿军需要轻便灵活的火力支援,这种改装炮的特点恰好符合要求。于是,军委决定将这批火炮优先调配给入朝作战部队。

在装备调配过程中,还专门组织了一次技术改进。针对朝鲜半岛多山地的特点,技术人员对炮架和车轮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同时,还配备了专门的驮载工具,使其更适合山地运输。这些改进为后来的战斗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战场表现与实战效果

1950年10月,这批改装炮随"万岁军"入朝参战。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是在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当时,志愿军第27军炮兵营在零下30多度的极寒天气下,成功将8门改装炮运到了1167高地附近。

这些火炮在战斗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首先是其轻便性,一门炮仅重850公斤,比美军的105毫米榴弹炮轻将近一半。这使得志愿军能够在崎岖的山地快速转移炮位。在一次战斗中,第27军的炮兵仅用了40分钟就将全部火炮转移到了新的阵地,这个速度让美军情报部门大为不解。

其次是这种炮的隐蔽性好。由于体积小,再加上没有复杂的光学瞄准设备的反光,美军的侦察机很难发现其位置。在长津湖战役中,一个炮兵连连续作战5天,多次转移阵地,始终没有被敌机发现。

在实战中,这种改装炮还展现出了令人意外的精确性。1950年12月初,在长津湖地区的一次战斗中,第27军的一个炮兵连接到任务:打击正在向阵地推进的美军M26重型坦克。当时距离约6000米,天气条件极其恶劣。但是,通过精确的射击,四发炮弹就命中了一辆坦克的履带,迫使其停止了前进。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炮在低温环境下的可靠性。当时,美军的许多武器都因为严寒而出现故障,但这种改装炮的机械瞄准具和简单的操作机构,反而在极寒条件下表现出色。炮兵们只需要定期给活动部件涂抹一种特制的低温润滑油,就能保证正常使用。

在弹药使用上,这种炮也显示出了独特优势。除了能使用缴获的日式炮弹外,技术人员还改进了装药结构,使其能够使用中国自制的简易炮弹。这些炮弹虽然射程略短,但威力并不逊色。在长津湖战役中,仅第27军的一个炮兵连就发射了超过800发各类炮弹。

1951年初,这批改装炮又参加了第四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它们主要用于近距离火力支援。由于炮身短,射角大,特别适合山地环境下的高射角射击。在金量里地区的战斗中,一个炮兵连在距离敌人阵地仅3000米的地方设置炮位,利用高射角火力,成功压制了位于山脊另一侧的美军阵地。

这种改装炮在战场上还有一个特点:便于维修。其构造相对简单,大多数故障都能在战场条件下修复。在第四次战役期间,第27军的一门改装炮炮闩出现故障,炮班利用随身携带的备件,在战壕里就完成了维修,前后只用了不到两小时。

让美军情报部门困惑的是,他们始终无法确定这种火炮的来源。因为这种改装炮的外形既不同于标准的苏式火炮,也不同于美式火炮。他们甚至一度认为这是某种新型苏联装备。直到战争结束很久后,这个谜团才逐渐被揭开。

五、历史影响与技术传承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这批改装炮的经验为中国火炮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1954年,第90兵工厂的改装技术被整理成册,形成了《火炮改装技术手册》,分发给全国各大兵工厂作为技术参考。

在技术传承方面,第90兵工厂的改装经验直接影响了后来的59式山炮研制。59式山炮采用了类似的分体式炮架结构,这种设计源自改装炮的实践经验。同时,改装炮使用的机械瞄准具设计理念也被59式山炮所继承。

1955年,原第90兵工厂的一批技术骨干被调往西安,参与新型火炮的研制工作。他们将改装炮的许多实用设计带到了新项目中。比如,改装炮采用的特殊膛线设计,就在后来的多个火炮型号中得到应用。

在生产工艺方面,改装炮的经验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第90兵工厂开创的套管技术,后来成为中国火炮生产的一项重要工艺。1956年,全国兵工系统还专门召开了一次技术交流会,重点讨论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1957年,军委炮兵部组织了一次火炮使用总结会。会议特别提到了改装炮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认为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特别是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为后续火炮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种改装炮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推动了标准化生产。在改装过程中形成的质量控制体系,后来被多个兵工厂采用。1958年,国防工业部还专门制定了一套火炮改装标准,其中多项技术指标就来自第90兵工厂的实践。

在训练方面,改装炮的使用经验也被保留下来。1959年编写的《炮兵战术教程》中,专门增加了一章介绍小口径火炮的战术运用,其中很多内容都来自改装炮在朝鲜战场的实践。

改装炮的维修经验同样产生了持久影响。它培养出了一批既懂技术又有实战经验的维修人才。这些人后来成为各军区装备修理所的骨干,为中国陆军装备保障体系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到了60年代,虽然改装炮已经全部退役,但它的技术资料仍被保存在军事科学院。1965年,军事科学院还组织专家对这批技术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编写成《火炮改装技术发展史料》,作为军工技术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这段历史也影响了中国后来的军工发展战略。它证明了在技术受限条件下,通过改装升级现有装备是一条可行的道路。这种思路在后来多次装备更新换代中得到了应用。

0 阅读:15

椰子族部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