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赢麻了:3位名校校长加盟西湖大学,离世界一流更近一步

历史不惧孤 2025-01-18 10:44:56

施一公

细数施一公的前半生,他做了三件大事:

1、顺利完成本硕博并成为科学家;

2、从美国回到清华大学教书;

3. 创办西湖大学。

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梦,到万里挑一的清华梦,再到远渡重洋实现美国梦,再后来全职回国全力以赴实现心目中的中国梦,施一公五十多年的光辉岁月和艰苦奋斗完美阐释了“一心为公”的名字含义!

01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的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为他取名“一公”,寄望他“一心为公”。

施一公的爷爷施平是老革命,曾担任北京农业大学代校长。

父亲施怀琳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母亲姜小英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

“一个人的性格跟基因有很大关系,大部分是父母遗传下来的。”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施一公从小聪颖过人、品学兼优。

施一公

1985年,施一公高中毕业后,被保送进清华大学;

1989年,施一公提前一年毕业,次年赴美留学,攻读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

当年,施一公的刻苦,在实验室是出了名的!

他每天做实验到凌晨3点左右,回到住处躺下来睡觉时常常已是凌晨4点以后,然后8点准时起床,9点左右又回到实验室开始新的一天。

每天三餐都在实验室,分别在上午9点、下午3点和晚上9点。

这样的生活节奏会持续11天,从周一到第二周的周五,周五晚上乘坐灰狗长途汽车回到巴尔的摩家里,周末两天每天睡上近十个小时,弥补过去11天严重缺失的睡眠,周一早晨再开始下一场11天的奋斗。

虽然很苦,但施一公感觉很骄傲、很振奋!

“我在攻读博士和博士后阶段那七年半的努力进取,为我独立科研生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施一公

02

1995年,施一公顺利获得博士学位。

1997年,施一公拿到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教职,开启了他的独立科研生涯。

2001年,施一公成为分子生物学系创建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2007年,施一公被授予普林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教授职位——终身讲席教授。

在美国的十多年,施一公在学术之路春风得意,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实验室占了整整一层楼,是全系最大的。

学校还资助他购买了50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还有1英亩的花园。

赵仁滨

与此同时,施一公成家立业,与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才女——赵仁滨喜结连理。

两人的龙凤双胞胎,也于2004年出生。

优渥丰厚的科研环境,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蒸蒸日上的学术地位,施一公已经实现了一些人梦寐以求的“美国梦”,站在了人生的巅峰。

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一丝惘然若失之感。

每当夜深人静,他总是想起已故父亲对自己的寄望:

一公,一心为公。

施平

03

2008年,正值不惑之年的施一公,毅然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全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生物系教书。

97岁高龄的爷爷施平非常欣慰,对孙子说:

“你1995年就博士毕业了,早该回来建设国家了!”

一年后,施一公的妻子卖掉在美国的房产,带着5岁的双胞胎儿女回到北京与丈夫团聚。

回国后的施一公,仿佛与时间赛跑,恨不得把每分每秒掰开来用。

他每天工作到夜里两三点,平均每天仅睡5、6个小时,却满怀激情地说:

“每一天,都是工作16个小时以上的浪漫时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09年,清华大学创办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担任首任院长。

2015年,施一公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2018年,施一公在杭州创办西湖大学。

在过去20年里,施一公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

在西湖大学成立的前夕,恰逢施一公50岁生日,他许愿道:

“与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将西湖大学建设成一所与世界一流大学并驾齐驱的、能代表中国人水平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如今,媒体评价施一公最多的词汇就是“赢麻了”:

招生赢麻了、师资招聘赢麻了!

比如前不久,西湖大学迎来了三位世界知名校长的加盟,分别是:

纽约大学第16任校长、牛津大学第296任校长Andrew D. Hamilton教授;

纽约科学院院长、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第10任校长、哥伦比亚大学常务副校长的Nicholas B. Dirks教授;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第3任校长、香港科技大学第3任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Tony F. Chan教授。

三位名校校长的鼎力相助,无疑为施一公心中的宏伟蓝图——出顶尖成果、带拔尖人才、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迈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梦想触手可及!

参考书籍:《自我突围:向理想前行》——施一公

0 阅读:0
历史不惧孤

历史不惧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