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首个“国产伟哥”之光的广药白云山,似乎越来越疲软了。
据报道,该公司2024年Q3净利润下滑46.27%,造成白云山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国产“伟哥”金戈面临销量危机。从2022年起,金戈销量就已出现罕见下滑,全年售出86829.08千片,同比下滑11.85%。
于是,另一款被寄予厚望的男性品问世——达泊西汀登场。作为治疗早泄(PE)的药物,该品可谓是白云山看准的第二台“印钞机”。
出人意料的是,广药达伯西汀问世之后,2023年销量仅为0.34亿元。同时各类新概念如“马立瓶”、“印度凝胶”接连上新,新“伟哥”之路,挑战重重。
一、难以复刻的“伟哥”之路
达伯西汀,一款针对男性的药物,其发展之路和西地那非(抗ED)极其相似。“伟哥”最初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身份踏入临床研究领域的,没成想最后竟成“男性福音”,声名大噪。
达泊西汀早前被用于抗抑郁药物的研制工作,然而成效一般,随后其在应对PE方面潜力被发现。有了“那非”类的先例,达伯西汀被视作下一个“明星药物”。
抗ED能够大放异彩,主要归功于庞大的受众市场。相关数据表明,在我国北京、重庆以及广州这三个地区中,患有ED的比率达 28.3%,而在 40 岁及以上的年龄群体里,这一数据高达40.2%。
这一点,PE也类似。美国国家健康和社会生活调查显示,PE 出现的最高比例可达 31%。
即便如此,达伯西汀的表现似乎也远不如早期“伟哥”。2021年达泊西汀国内院内+院外合计销售额不过2.4亿元。
二、内忧外患的市场环境
一款药品销售遇冷,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其治疗效果欠佳、不良反应较为明显,且定价缺乏吸引力,则必然市场遇冷。无论是疲软的西地那非,还是新问世的达泊西汀,它们都是受其所困。
在二者的长期实验中,共同出现的不良事件都是恶心、腹泻和头痛。从疗效来看,大量的达伯西汀的效应并不明显,而不良性却大幅提升。从用户反馈的评论区来看,有超六成用户表示出现相似状况。
部分男性消费者对此止步,为了寻求一时的刺激,牺牲身体长期的健康,怎么看都不是一件划算的事。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中医秉持的“养精固元”理念崛起,避免了细胞分子效用带来的隐形危害,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的男性用户。
诸如维特建灵科研团队研发的“马立瓶”成品,使用三大人参温养身体基础机能,再辅以熟地黄、海蛎等六味天然药材,通过缓慢释放,加强男性雄风时长,同比西医分子,同时满足身体的欢愉和健康需求。
消费者需要“金枪不倒”的品质,实现夜间的“生龙活虎”。马立瓶的出现恰好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这几类男性品在京东进行着激烈的争夺。
三、国内药企能否突围
2020 年 4 月,华铂凯盛成功获取达泊西汀片国内首仿资格,就此开启了国产化的进程。当下,已有超 10 款国产新品获得上市许可,其中涵盖白云山、科伦药等多家制药企业。
对于制药行业乃至消费医疗领域而言,达泊西汀所处的困境无疑是一记警钟。在那近在咫尺、充满无限可能的市场面前,想要成功突围并达成目标却困难重重。
要进行一款药物的研发与推广,需全方位考量。疗效不可或缺,安全性更是根基所在。由于患者通常需长期依赖药物治疗,若安全性存疑,治疗进程便可能戛然而止。
只要某个关键之处有所差池,哪怕是极具潜力、看似毫无边界的超级蓝海市场,想要顺利进军并站稳脚跟也会障碍林立。
对此,国内药企正力求突破,期望能在各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以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与严苛的用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