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父母有了孩子后,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只能请家里的老人帮忙带孩子呢?
据老龄科研中心对中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6.47%的老人承担起了照看孙辈的责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10b074573584e971c74ace03567517a.jpg)
而在上一辈带娃的过程中,你们是否因不同的教育观念而发生过争执呢?
小薇的工作忙,婆婆在外地,生了女儿后,一直是妈妈帮忙照看。
可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小薇只要提点建议,妈妈就会没好气地对她说:
“你要是觉得孩子我带不好,不满意,你就自己带,我不给你看了。”
小薇哑口无言,为了减少矛盾,只能隐忍。
小薇知道,要是妈妈不帮忙带孩子,自己全职带娃,指着老公一个人根本养不了家,自己离不开妈妈的帮助啊。
妈妈们在育儿生活中遇到的困扰,如果有详实的数据,那么家庭成员之间的“养育观念分歧”,一定能跻身前三吧。
老人的带娃方式,看不惯,也不敢说,更离不开,难道就只能隐忍和内耗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5197c9f69ca87d03f3c5996f8a6812.jpg)
其实,凡事有利有弊,隔代带娃也一样,两代人有育儿观念的分歧也很正常,毕竟是成长在不同时代的两代人。
隔代带娃的弊端:①过分溺爱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祖父母会把过去没有给到儿女的爱全都集中到孙辈身上,加上怕照顾不好孙辈受子女责备,对孙辈的照料会陷入无限的迁就和溺爱之中。
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这样的养育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任性、蛮横、过度依赖、自理能力低等问题。
②教育分歧引起的家庭矛盾
在隔代教养家庭中,孩子与祖父母相处的时间更久,更依恋祖父母。
由于祖辈的袒护和偏爱,孩子会有一些不恰当、不合理的行为习惯,祖辈与父辈的教育观念很容易出现分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70dc5af34817eb3d0ba8512f7ae506c.jpg)
当家庭成员教育观念不统一时,孩子因为与祖父母的亲密关系更牢固,往往会选择听祖辈一方,造成亲子关系疏离、不融洽,导致家庭矛盾。
③落后的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育儿用品的频繁更新换代,教育理念的日新月异,让一些老人在养育孙辈的过程中常常感到不知所措。
由于缺乏对孩子身心发展的正确认识,他们常常觉得以前孩子也是这样长大了,自己的养育、教育也没什么问题。
因此会执着地按照他们过去的老习惯来行事,但这些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可能不再适用,从而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发展。
隔代带娃的优势当然,隔代带娃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
♡为年轻父母减轻了许多负担
其实,绝大多数老人,只要身体、精力允许,都会愿意给儿女带孩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c5e98e71e5bed369dd8b7d86c65c800.jpg)
这能大大减轻年轻父母的育儿负担和经济负担,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事业发展,让生活更轻松。
♡能让孩子得到周到的照顾
小婴儿更需要周到、细心的照料,由于祖父母有更多的时间、足够的耐心,以及较多的育儿经验,更适合照顾小宝宝,能让父母很放心。
♡与祖父母的关系,让孩子的情感更完整
孩子不仅有爸爸妈妈的爱,还有四个祖父母的爱,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宝贵的情感财富。
而祖父母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知识,身上勤俭、节约、踏实、稳重的品质,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利于孩子传统美德、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父母要主动将养育关系处理好,发挥好隔代教育的优势,才能更利于孩子的成长,让家庭更幸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16b7655e1d673e2f1d484a52a096a42.jpg)
首先,不要执着对与错
年轻父母要知道,祖辈有他们的经验和习惯,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他们的带娃方式也未必就是错的,一个朋友的经历,让我很受启发。
她婆婆养大了3个孩子,自认为养育经验丰富。
孩子出生后,她婆婆就给孩子包蜡烛包,朋友坚持不让包裹。
婆婆很难过,朋友也很反感,孩子一出生婆媳关系就降到了冰点。
可孩子总是睡不踏实,弄得朋友很累。
找了小儿科的专家,没想到专家却建议她给孩子包裹,并给做了示范。
朋友意识到,这不就是婆婆的蜡烛包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95aef333582f8705fe8086fd78667b3.jpg)
专家解释孩子在子宫里也是被紧紧包裹住的,裹蜡烛包实际上是在模拟子宫环境,能减少被惊醒的概率,让出生后的孩子更有安全感。
孩子被包裹后,的确睡得踏实了,减少了哭闹,也让她轻松了不少。
人都有执念,总觉得自己的是正确的,别人是错的。
其实很多时候,那些我们认为一定是对的原则,很多时候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反而制造了很多的冲突。
其次,建立父母教育的主导地位
老人帮忙带娃,解决了父母的很多难题,是有利也有弊,如果你“利”得到了,却又将“弊”无限放大,这样就会很痛苦。
因为你不能完全把孩子交给老人,然后还在那一味提各种要求,这自然会令人反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824136f0e16f70214a773cb2c58d233.jpg)
打个比方,你一个人在厨房忙活做饭,可你对象啥也不干,在边上一会儿说你盐放多了,油放少了,一会儿又说你菜切厚了,相信你一定会火冒三丈吧!
因此,要多和老人沟通,向孩子明确,对于原则性问题,要建立父母的优先主导地位。
比如,在孩子的生活上,父母不要干涉过多,让老人、孩子有更多主动权。
但在孩子的教育上,老人只是辅助,父母才是拥有教育主动权的那一方。
即使观念不一样,也要要让老人做到,父母在管教孩子时不插手。
最后,理解老人的立场和感受,建立有效沟通
隔代教育中,始终绕不开的就是与老人的沟通了。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被看见、能被肯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56b5a94488e48c17c6e0cb3cbb271b5.jpg)
一些老人之所以会固执,听不进儿女的话,大多是因为自卑,没有自信。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他们感到对生活的掌控感减弱了,觉得自己没那么有用了。
当你没有重点,没有方法提问题时,在老人听来就是指责。
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尊重老人,多理解、考虑他们的感受,建立有效沟通。
比如,老人给孩子喂饭,老人的出发点可能是孩子自己吃饭,不好好吃,想让孩子多吃点。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跟老人说:
“我知道你是怕饿着孩子了,但是我也不想你这么辛苦啊,孩子已经到了能自己吃饭的阶段了,我们让他多练习,孩子能自己吃饭了,你也就能轻松点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c900c25209d96465a4a1cb699ac466.jpg)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当老人有了带孩子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当你再次坦诚说出事实和想法时,老人也会主动配合,将观念的分歧变成目标的统一。
写在最后总之,隔代养育的家庭里,出现育儿观念的分歧是太普遍,太正常的了。
我们要做的不是隐忍和内耗,而是改变思维,增大心量,不执着对错,在原则性问题上建立父母的优先权,和老人建立有效沟通,促使家庭关系良好和谐,让隔代养育变得更加简单而美好,为孩子的习惯培养、独立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是一名育婴师,幼儿教师,二孩妈妈,多平台原创作者,全网粉丝30万+,关注我,我会持续和您分享、交流母婴护理、亲子养育、家庭教育类干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