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本为千古一后,深受汉武帝宠爱,为何最终却选择了自杀?

一点儿历史事 2023-09-19 11:45:38

卫子夫本为千古一后,深受汉武帝宠爱,为何最终却选择了自杀?

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里的歌女,在一次舞会上与正值壮年的汉武帝相遇。

汉武帝对她一见钟情并纳入后宫,被封为夫人。

由于汉武帝一直没有子嗣,所以坊间一直有传闻,说汉武帝身体有恙。

汉武帝对此虽然十分恼怒,却也无可奈何。

好在卫子夫成功给他生下了太子刘据,这才让汉武帝再次抬起来头。

之后卫子夫也顺利母凭子贵,被封为皇后。

卫子夫是一个贤良、温柔、美丽的女子,深得汉武帝的喜爱。

而且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都是不世帅才,帮助汉武帝北击匈奴,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此卫子夫在后宫的地位可谓是非常稳固。

只可惜,随着卫青和霍去病的去世,以及一场“巫蛊之祸”,这个被誉为千古一后的女人最终被打回了原形。

太子刘据兵败身亡后,卫子夫不堪忍受汉武帝的责难,最终也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卫子夫给汉武帝做了整整三十八年皇后,在这期间,她尽心尽力地帮助汉武帝管理后宫,从不仗势欺人。

因此,在这三十八年里,汉武帝的后宫竟然没有发生一起因妃嫔相互嫉妒而引发的恶劣事件。

只可惜,天妒红颜,如此美丽、善良的女人却落得个自杀的结局。

好在历史是公正的,为了纪念卫子夫,后世人将她称为“孝武卫皇后”,并让她成为了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司马迁编纂的《史记》中,一共记载了四朝十余名妃嫔,而卫子夫是唯一一个获得他的认可和赞扬的皇后。

千古一后卫子夫从受到万千宠爱、专房之宠,到被汉武帝责难、被迫自杀,如此曲折离奇的人生当真让人感慨不已。

而导致这个悲剧的源头,正是将她从平阳公主家中带走并封她为皇后的汉武帝。

早年的汉武帝

汉武大帝早年固然是一个雄才伟略的皇帝。

他的主要功绩有:诸侯关系上,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汉高祖时期留下的封国尾大不掉的问题。

经济上,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大大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文化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文化上的大一统,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基调。

政治上,汉武帝实行“内外朝”制度,大大加强了皇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皇权独尊。

军事上,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打得匈奴再也不敢南下饮马。

但就是这么一个雄才伟略的皇帝,到了晚年却十分昏庸、是非不分。

也正因为汉武帝的昏庸,导致卫子夫不得不走上了他的对立面。

接下来,就由笔者带领大家走进这段曲折离奇的历史。

1.相见欢,皇帝与歌女

卫子夫出生于河东平阳的一户贫寒人家,她的父亲并没有见于史册,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家的奴仆。

为了补贴家用,年幼的卫子夫只好寄身于平阳侯家里,成为了一名“讴者”(歌女)。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卫子夫遇到了那个改变她一生的男人。

汉武帝灞上祭祖结束后,返回皇宫的途中顺路来到了姐姐平阳公主的家中。

平阳公主是一个很有野心和智慧的女子,在了解到汉武帝与皇后陈阿娇婚后数年却无子嗣的情况后。

平阳公主便开始效仿窦太主(陈阿娇的母亲),精心挑选一些良家女子,并把她们进献给汉武帝。

因此,当得知汉武帝将要来自己的府邸做客后,平阳公主自然是喜不自胜,并立刻精心挑选了十几个美女陪伴在汉武帝左右。

只可惜,汉武帝对这十几个人都不感冒。

就在平阳公主失望的时候,一个舞姿悠扬、姿态端庄的歌女走进了汉武帝的心房。

汉武帝专注的模样自然难逃平阳公主的眼睛。

于是在宴会结束后,平阳公主立刻安排卫子夫服侍汉武帝。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因缘际会,卫子夫的人生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极尽宠爱,鱼跃龙门。

虽然卫子夫美丽无双,但碍于皇宫内妃嫔众多,所以进宫后一年多了,她都再也没有见过汉武帝。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皇宫照例放一些年老体弱者出宫。

卫子夫因为年轻,且与汉武帝有过肌肤之亲,自然不在“出宫”之列。

但一年多的“冷宫生活”让卫子夫早已失望透顶,于是上书汉武帝要求出宫,返回平阳侯府。

正是这一行为,让汉武帝重新想起了这个美丽动人的女子,两人有了第二次交集。

这一次,卫子夫顺利怀上了龙种,并顺利诞下了皇长子刘据。

但这也招来了陈阿娇的嫉恨。

陈阿娇和她的母亲窦太主一样都是一个蛮横霸道的人。

多年未怀身孕的她立刻找到了自己的母亲,想要谋害卫子夫。

窦太主看到女儿受如此委屈,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立刻派人暗中捉住了卫青,想要以此来威胁卫子夫。

好在公孙敖(卫青好友)提前得知消息,这才让卫青逃过了一劫。

汉武帝得知此事后,雷霆震怒,不仅严厉警告了窦太主,还将卫青任命为侍中、建章监,甚至让卫青自由出入内朝。

大难不死的卫青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接下来,卫家算是彻底“红得发紫”了。

卫子夫的姐夫公孙敖被汉武帝拜相,卫青被升为太中大夫等等。

一边是卫家“鸡犬升天”,另一边是陈阿娇宠爱尽失。

陈皇后自然不愿意善罢甘休,于是竟然想到了巫蛊之术。

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陈皇后使用巫蛊之术,想要重新夺回汉武帝的宠爱。

结果事情败露,陈阿娇不仅没有因此夺回宠爱,反而因此被废。

陈阿娇被废的半年后,卫子夫再一次有了龙种。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已经二十九岁的汉武帝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皇子。

而卫子夫也因此顺利母凭子贵,成为了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

未央宫椒房殿在送走骄横霸道的陈阿娇的一年零八个月后,迎来了一个贤惠、善良的新主人。

卫子夫被封为皇后后,卫氏一族也彻底发迹了。

卫青、霍去病挂帅出征,率领汉家男儿北击匈奴,挥师北上,开疆拓土,封狼居胥。

成为外戚的卫家男儿在获得功绩的同时,最难能可贵的是却并没有因此骄奢淫逸、胡作非为。

这也是天下百姓的幸事。

当时有歌谣《卫皇后歌》唱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参看《史记·外戚世家》)

哪怕后来卫子夫年长色衰,汉武帝又宠幸了另一个王夫人,卫子夫也没有因此嫉恨,而是一直保持着贤德与善良。

卫青、霍去病建立功勋之时,卫子夫与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卫青和霍去病去世后,她也坚持操守,为两人做好身后之事。

也正因为卫子夫高贵贤良的品格,汉武帝一直对她极为敬重,放心地让她处理后宫事务。

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卫氏外戚还是出现了恃宠而骄的贵族流氓。

特别是由于晚年的汉武帝已经变得昏庸和迷信。

晚年的汉武帝宠幸佞臣江充,而江充最擅长的就是利用巫蛊之事诬告自己的政治敌人。

太子刘据极为讨厌这个小人,两人因此交恶。

江充明白,汉武帝已经年迈,而太子刘据又与自己交恶,所以汉武帝百年之后,自己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为了自保,江充决定先下手为强,派人偷偷在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埋下桐人,并栽赃给了刘据。

刘据明白这是江充的诡计,于是想要立即动身去甘泉宫向汉武帝说明此事。

但江充却阻拦住了他,不让他离开。

刘据无奈,只好听从少傅石德的建议,先杀掉江充,再去向汉武帝申辩。

起兵前,刘据还派人向卫子夫汇报了这件事。

卫子夫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也选择支持刘据,铲除奸凶。

因此,卫子夫把自己的皇后印玺交给了刘据,让他可以调集皇后的长乐宫卫队。

经过一番激战后,刘据顺利杀死了江充和韩说并烧死了胡巫师。

只可惜,由于刘据兵马有限,所以于是章赣还是逃脱了,并跑到了甘泉宫,见到了汉武帝。

汉武帝一开始并不相信章赣的说辞,于是派使者入城查明真相。

但使者害怕自己遭殃,所以并未入城,就回来谎报军情,对汉武帝说“太子起兵就是冲着汉武帝来的”。

汉武帝雷霆大怒,立刻命令左丞相刘屈氂率领三辅及附近郡县军队和两千旦以下的官吏前来镇压。

太子刘据见刘屈氂军队数量日益壮大,也只好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释放长安囚徒组成“囚徒军”,另一方面派使者前往长安附近的长水和宣曲等地调集胡人骑兵。

但由于刘据本身就没有想要造反,所以此时起兵已经太晚了,汉武帝早就已经派侍郎莽通告知长水校尉,不能按照太子的意愿出兵。

长水的士兵因此站在了汉武帝这一边。

而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的任安,见到局势复杂,也选择了按兵不动。

刘据无奈,只好亲自率兵与刘屈氂决战,激战五日后,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

好在丞相司直田仁暗中帮助,刘据才从覆盎门逃了出来,隐藏在了一户农家。

这户农家家境贫寒,只好编织草鞋供养刘据。

只可惜,随着消息泄露,刘据最终还是被官府找到。

自知难逃一死的刘据最终选择了以死明志。

那位收留他的农户为了保护他,与官兵死斗,最终也被杀害了。

刘据兵败后,汉武帝立刻派人收回了卫子夫的皇后印玺。

卫子夫确实支持过太子,并协助太子发兵,因此百口莫辩。

面对汉武帝的诘难,卫子夫也选择了以死明志。

她死后,汉武帝也没有用皇后的礼仪安葬她,而是仅用一口小棺材将她安葬在了长安城南桐柏亭。

两年后,经调查查明刘据并没有造反的意图,汉武帝才幡然醒悟。

查明真相的汉武帝立刻下令诛杀江充全族。

为了纪念刘据,汉武帝派人在湖县修建了一座“思子宫”。

之后,又建了一座高台,“归来望思之台”,以寄托汉武帝对儿子和两个孙子的思念之情。

只不过,与汉武帝恩爱二十余年的卫子夫却好像被他忘了。

好在历史是公正的,卫子夫的曾孙汉宣帝刘病已继位后,为卫子夫建立了独立的谥号“思后”,并在桐柏亭原地建了一个“思后园”。

五十年后,卫子夫最终得到了公平的结局。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阅读:88

一点儿历史事

简介:山东作家协会成员,历史“中毒患者”,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