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前要热车,等红灯要挂N挡,下高速打开引擎盖散热?还有多少用车“谣言”误导过你?

车主有料 2023-12-01 11:03:15

开车前要热车,等红灯要挂N挡,下高速打开引擎盖散热?还有多少用车“谣言”误导过你?有些”用车习惯“一直传到现在,但不见得都是正确的,有的开车习惯不仅费油还可能伤车。

有一次坐朋友的车,他将车辆启动后,并没有立即开走,而是怠速一两分钟才走,当时我们还争论过这个问题,用朋友的话来说,车辆刚启动后,要热车,这样能更好保护发动机。

事实上,很多老司机都有“热车”的习惯,为此,专门问过一位在4S店修车的朋友,他说现在的家用车,不用特意去热车,热车这个习惯都是20多年前流传下来的驾驶习惯,现在过时了。

那时候的汽车,发动机普遍都采用化油器,说简单一点,它就是发动机燃烧时的一个供油装置,它会将汽油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供给燃烧室,然而化油器要正常工作,需要温度达到25-30度左右。

在冬季低温天气,冷车刚启动时,气温低,这时候就需要让发动机怠速,让温度逐步升高,这样才能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到了2002年,新生产的家用车已经停止使用化油器,开始使用机械喷油,之后陆续升级到单点、多点电喷,缸内直喷等技术,如今摩托车也开始停止使用化油器,采用电喷方式。

电喷方式采用电子装置自动控制,工作时对温度没有特别要求,所以说,现在的汽车,启动后不需要怠速热车。

但是,在冬季偏北方地区开车,很多司机仍然有热车习惯,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与化油器或者电喷发动机没有关系,是另外一个原因,汽车停了一段时间后,机油流回油底壳,冷却后温度接近室外温度,而冬季北方气温普遍都在零下几度,甚至零下一二十度,这种低温环境下,即便是北方低温专用的全合成机油,也会受到影响,其流动性变差。

发动机启动后,各零部件之间需要有足够的机油进行润滑减磨,而此时发动机温度低、机油温度同样低,流动性不好,无法发挥该有的性能,因此,在温度较低的天气,冷车刚启动时,可以适当等一会,几秒到十几秒都可以,等发动机转速回归正常,机油充分流经各个部件。

当然了,没必要长时间原地怠速热车,退一步来说,即便上车就走,对发动机的影响也没有想象那样大,这些问题在造车时,都有相应的低温、高温环境耐久性测试,北方低温天气完全在正常的损耗范围内。

对于汽车来说,只要启动,它就会存在磨损,这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说,如果你够勤快,很爱惜车,那就可以适当热车,如果比较懒,上车点火就走,也不会有影响, 至少在你换新车前,它的影响都会在可控范围内。

恰恰相反,很多人喜欢长时间怠速热车,这种习惯对车辆产生的损伤可能会比不热车大,为什么这样说?

长时间怠速热车,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一般85-105摄氏度左右)的时间就会越长,发动机自身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效率低,怠速状态下,发动机转速较低,进气效率低,燃烧不够完全,久而久之,发动机积碳就会多起来。

对于车龄小、行驶里程短的车型来说,发动机积碳会较少,影响不大,但对于一些车龄偏大,行驶里程超过10万公里以上的车型来说,积碳越积越多,情况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发动机燃烧效率,造成发动机动力下降、油耗增高、发动机抖动明显等问题。

最后总结几点冬季用车、养车心得:

1、冬季低温天气,记得提前做一次保养,将机油换成适应低温环境的全合成机油,虽然现在很多机油都宣称“四季通用”,但实际上,通用型机油性能没法与低温环境专用机油相比,机油的好与差,直接影响车辆的驾驶感受、车辆的故障率等方面。

2、在南方地区,冬季冷车刚启动,可以不用特意等待热车,等几秒后发动机转速回归正常,直接开走,如果在偏北方地区,气温较低,不赶时间的话可以适当热车,不要一直怠速,可以加一点油门,但也不要猛踩油门,热车1-2分钟足矣。

3、车辆刚启动时,不建议立马开启暖风空调,对于燃油车来说,普遍都是利用发动机的高温进行输送暖风,气温低,车辆刚启动,发动机自身温度还没有上升到在工作所需温度值。

此时打开暖风空调,不仅不会立马有暖风,反而还会影响发动机升温,所以,等车辆行驶一两公里后,再打开暖风空调比较好,也可以先热车,等几分钟再打开空调。

4、冬季车窗有雾,可以开暖风也可以开冷风,虽然冷风效果快,但天气冷,还是选暖风好,开空调时,记得提前打开一点车窗,这样不至于车窗瞬间被雾气遮挡而看不清。也可以使用少许香皂或者肥皂水,擦拭玻璃,这样除雾效果事半功倍。

0 阅读:373
车主有料

车主有料

一个有深度、有温度的汽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