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阁是什么地方?
明清时期,紫光阁是皇家演武的场所。
明朝皇帝在紫光阁观看射箭比武。
清朝,紫光阁又成为皇帝殿试武进士和检阅侍卫大臣的地方——皇帝在紫光阁前亲自考试武进士,其中优秀者将被充任御前侍卫。
于是,每逢殿试——
高手云集……
刀枪剑戟……
斧钺钩叉……
带尖儿的,带刃儿的,带峨嵋刺儿的,带锁链儿的……
争夺好不激烈。
鉴于紫光阁的尚武地位,乾隆皇帝将武功臣画像悬挂在紫光阁内,作为武将的最高荣誉。
乾隆挂了多少张功臣像呢?
据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绘画研究专家聂崇正先生考证:为“平定西域准回部”前后功臣各50张,“平定大小金川”前后功臣各50张,“平定台湾”功臣50张,“平定廓尔喀”功臣30张,加起来总计280张。
然而,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的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的司令部就设在紫光阁。战后,280张画散失了。据称,目前全球所见紫光阁功臣像也就20多张,我国内地,仅有天津博物馆保存2张:《散秩大臣喀喇巴图鲁阿玉锡像》和《领队大臣成都副都统奉恩将军舒景安像》。
阿玉锡,其人本是厄鲁特(又称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一名骁勇善战的下级官员,在即将遭受断臂酷刑时逃脱。雍正十一年(1733),他投奔清朝乌里雅苏台军营从戎。乾隆帝听归顺的准噶尔宰桑萨拉尔说他有空手夺枪的勇武,就亲自召见,任为侍卫,后授四品翼长,担任先锋,参加乾隆二十年(1755)出师伊犁平定准噶尔之役。
准噶尔部总台吉达瓦齐率近万人退据伊犁西南的格登山。清军争渡伊犁河,追至山下。五月十四日夜,清军前锋将领派出翼长阿玉锡、厄鲁特章京巴图济尔噶尔以及新投诚的准噶尔部宰桑哈什率二十二骑前往侦察,他们利用在服饰、语言等方面的有利条件,顺利到达山顶,在夜色的掩护下,直捣达瓦齐大营,拍马横矛,搴纛大呼,枪矢并发,声震山谷。达瓦齐所部士无斗志,顿时兵溃如山倒。阿玉锡等擒获大小首领二十余人,降者六千五百人。
阿玉锡凯旋之后,受到乾隆帝的接见,封为散秩大臣,列入平准五十功臣之中,画像《散秩大臣喀喇巴图鲁阿玉锡像》悬挂于紫光阁,这就是今藏于天津博物馆的1件画像。
《散秩大臣喀喇巴图鲁阿玉锡像》
曾悬挂于紫光阁
今藏于天津博物馆
《散秩大臣喀喇巴图鲁阿玉锡像》(局部)
本图绘阿玉锡挎弓带刀背箭,跨步站立,左手持矛背于身后,一位勇猛的武士形象跃然纸上。绘家在强调人物总体形象塑造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绘,阿玉锡所穿金属软甲环环相扣,细致入微,而其所佩宝刀刀鞘上蒙的绿色鲨鱼皮也被认真地绘于图上。
此外,郎世宁还作了《阿玉锡持矛荡寇图》,此画今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阿玉锡持矛荡寇图》
天津博物馆所藏第二幅紫光阁乾隆功臣像为《成都副督统奉恩将军舒景安像》。根据《平定两金川方略》记载,舒景安在后50人中名列第二。这第52名和阿玉锡的前50名是大有区别的。
前50名,由乾隆皇帝亲自提赞,而舒景安则只能由儒臣于敏中、梁国治题赞。
《成都副督统奉恩将军舒景安像》
曾悬挂于紫光阁
今藏于天津博物馆
两幅人物画像,表面上没有很大区别,但细看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阿玉锡画像,头部由专门聘请的外国绘画名师绘制,面部刻画非常精致,如活人一般;舒景安画像,面部做工粗糙,所用色调明显偏离实际;
两幅图的身体部分由中国人自己绘制,但是做工存在很大差别,尤其体现在服装上,第二幅只是简单的勾画,而第一幅图,其身上的衣物做工之精细,让每一位观看的游客叹为观止。
紫光阁功臣像除少数几幅私人收藏外,大多数为世界各地公私博物馆收藏——
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馆藏2幅
德国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藏3幅
德国汉堡民族学博物馆藏2幅、
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藏1幅、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1幅
捷克Zamek Zbraslav博物馆藏1幅
中国天津历史博物馆藏2幅
美国私人王女士藏3幅
香港私人藏2幅
来源:收藏杂志
饕餮
没了更好啊!那些所谓的功臣 现在民族来说就是汉奸啊!
有素质的爷们 回复 用户17xxx54 07-18 09:07
你的网名暴露了你是间谍
用户17xxx54 回复 07-17 20:44
胡虏外族也能算中华?呸!
用户17xxx65
早上3点起床,每夜批上万文件。[呲牙笑]
用户10xxx53
乾隆就是个超人,4万多首诗,无数鉴赏题跋御笔。他爹也是个超人,在位十三年,200多万字御批。[呲牙笑]
海兵
无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