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大明朝发生了一件堪称奇耻大辱的事情,震惊全国。
这一年6月7日,在浙江绍兴上虞,53名倭寇悄然登陆,由于他们选择的登陆点很隐蔽,所以没有被发现。
这53名倭寇登陆之后,并没有向普通倭寇一样,在上虞抢掠一番之后扬长而去,而是向明朝腹地杀去。
一路上,这53名倭寇见到小县城就攻打,遇到官兵就砍杀,消息很快就传开,明军开始调集,追击这群胆敢在国境内肆无顾忌的贼寇。
然而,让人震惊的是,明军竟然屡屡败给这区区53名倭寇,并且自身损失极为惨重,而倭寇却没有损失一个人。
就这样,这群倭寇在明朝境内横行无阻,在80天时间里奔袭千里,洗劫浙江、安徽和江苏三省,攻打了二十多个州县,甚至一度攻打明朝旧都南京,杀死杀伤明军四五千人,其中御史和县丞各一人,指挥和把总各两人。
突犯会稽县,流劫杭州,突徽州歙县,至绩溪、旌德,屠掠过泾县,趋南陵,至芜湖。烧南岸,趋太平府,犯江宁镇,直趋南京。
倭寇抵达南京的时候,南京各城门大开,百姓川流不息,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张时彻见倭寇来袭,吓得不轻,连忙下令关闭城门,并命令市民自备粮食,登上城楼守卫。
当时,南京城有官兵数千人,而且配备了火铳,面对区区53名倭寇,张时彻竟然紧闭全城十三座城门,不敢出击,这让倭寇更加猖狂,便对南京发起了疯狂进攻,明军只得被动反击。
更丢人的是,在倭寇进攻南京的两三天时间里,明军非但没有杀掉一名倭寇,而且损失了将士一千多人,包括两名指挥在内。
后来,倭寇见南京确实难以攻下,便从容离开,明军竟然不敢追击。
关于这件事,时任南京翰林院孔目的文人何良俊,在自己的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南京十三门紧闭,倾城百姓皆点上城,堂上诸老与各司属分守各门,虽贼退尚不敢解严....今以七十二暴客扣门,即张皇如此,宁不大为朝廷之辱耶?
何良俊的意思是,区区72名倭寇(误记,实为53名)入侵南京,南京官员竟然如此紧张,还让百姓也上城守卫,倭寇走了都不敢解除戒严,这是朝廷的耻辱。
消息传回京城,满朝文武无不震惊,嘉靖帝更是怒不可遏,下令将张时彻撤职查办,同时调遣大军追击倭寇。
倭寇离开南京后,在明军的追击下,一昼夜狂奔近两百公里,过武进县,抵达无锡,由于实在太疲惫了,他们开始减缓速度,次日抵达苏州吴县西北30里的墅关防线。
当时,苏松巡抚曹邦辅、副使王崇古等提前侦得了倭寇的行踪,预判了其前进方向,于是在墅关防线布下天罗地网,只待将倭寇一网打尽。
有人可能要说了,不就是53名倭寇吗,明军怎么搞这么大阵仗,连巡抚都出动了?
实际上,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倭寇的动静闹得太大了,明军丢尽了脸面,如果不尽快将其消灭,那就无法向嘉靖帝交代,也对不起全国百姓。
为此,曹邦辅还进行的战前总动员:
此贼势捋数千劲敌,我地形、兵力为彼所窥,他日大举入寇,何以支之。誓灭此而后入城!
大致意思是,这53名倭寇向相当于数千劲敌,而且知道我们的地形和兵力,如果以后他们再大举入侵,我们就很被动了,所以必须要将他们消灭。
不得不说,曹邦辅这话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不能因为倭寇人数少就不重视,万一他们把情报带回去,对明朝将会十分不利。
最终,以逸待劳的明军,与疲惫不堪的倭寇相遇了,在吴林庙一带,明军杀掉倭寇27名,剩下的倭寇逃窜至横泾前马桥,躲藏在一处民宅当中。
很快,明军就开始实施火攻,倭寇抵挡不住,就开始突围,杀出一条血路之后仓皇而逃,跑出一段路之后躲进了稻田里。
有个很细心的官兵发现“草露微动”,就大喊“贼人躲在田里”,倭寇受惊而出,结果被悉数斩杀,没有逃掉一人。
至此,这53名倭寇彻底被剿灭,嘉靖帝怒气稍消,但由此对倭寇不敢再轻视,这才有了后来戚继光抗倭之事发生。
我们不禁要问,为何53名倭寇能击败四五千明军,而且在明朝境内肆虐八十多天才被消灭?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这53名倭寇战斗力很强,是倭寇中的精锐。
事后,明朝对这53名倭寇进行的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是九州最南端的萨摩(今日本鹿儿岛县)人。
当时的日本处在战国时代,各地诸侯征伐不断,战争蔓延到日本每一个角落。
1555年,九州一些武士在战争中落败,被迫沦为浪人,到中国沿海当起了海盗,也就是明朝所说的倭寇。
明朝时期,倭寇的成分十分复杂,既有日本武士、失业者,也有中国商人和农民,比如明朝人王直、徐海等海盗,与日本海盗勾结在一起,也被称之为倭寇。
由于倭寇是具有军事化特点的武装力量,所以其战斗力整体比较强大,加之他们行踪不定,擅长偷袭和奔袭,尤其擅长近战,所以大规模明军很难找到交战机会,而小股明军又会被其消灭。
具体到1555年的这一次倭乱,虽然倭寇的人数只有53名,但绝大多数是武艺高强的武士,这些人在日本国内都是能征善战之人,而且经历了大量战争的洗礼,所以战斗力比一般的倭寇要强大。
这一点,在胡宗宪主编,谭纶、戚继光参与编纂的《筹海图编》中是有记载的,说这53名倭寇狡猾而富有谋略,他们勇猛善战,是倭寇中的精锐。
盖此五十三人者,滑而有谋,猛而善斗,殆贼中之精选,非常贼也!
而从这53名倭寇的行动特点来看,也可见他们不是一般的倭寇,因为他们的行动速度很快,不在一个地方多做停留,这是为了避免明军大部队的剿杀。
并且,这53名倭寇的装备很整齐,史书说他们很多人都骑着马,而且穿着盔甲,携带了倭刀,不少人还配备了火铳。
倭刀是很有特点的兵刃,明军一度对其十分畏惧,戚继光抗倭之时,曾重点对其进行研究,创造性地发明了狼筅,就是为了避免与倭寇近身作战。
直到后来,戚氏军刀问世,明军这才敢与倭寇短兵相接,这当然是后话了。
除了装备之外,这53名倭寇的组织性很强,他们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也很好,这就使得其战斗力得以加强。
在《明世宗实录》中,对这53名倭寇的记载则更为离谱,说他们竟然能徒手接住明军射出的箭。
引弓射之,贼悉手接其矢,诸军相顾愕贻,逐俱溃。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实录之所以要这样记载,是为了抬高倭寇的战斗力,从而挽回些许颜面。
总而言之,这53名倭寇确实很强,单兵作战能力强,整体战斗力更强,不是一般的倭寇,而他们遇到的明军,用对付一般倭寇的办法对付他们,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导致他们可以在明朝境内横行千里无阻。
其次,明军太过羸弱且毫无准备。
明朝初期,国力强盛,重视军队发展,军队战斗力较强,对海军、海运建设也投入了不少,比如朱元璋就曾多次派遣大将到沿海一带修建卫所、筑造城池,防备倭寇来袭。
但是,自明英宗之后,由于明朝国力衰退,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军屯遭受严重破坏,卫所制度被动摇,从而导致军队的战斗力不断下降。
尤其到了嘉靖时期,朝廷腐败十分严重,军队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许多士卒逃亡,导致军队缺员严重,将士素质和战斗力极差,而且缺乏军饷和粮草。
在这种情况下,明朝海防变得羸弱不堪,无法抵御倭寇的入侵,倭寇便更加猖狂了。
再加上,嘉靖帝在海防上做了许多错误决定,导致海防设施失去应有功能,卫所形同虚设,完全无法抵挡倭寇的入侵。
后来,戚继光之所以能抗倭成功,正是因为他得到了朝廷的财政支持,他又对军队实施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并对武器和战法进行了创新,这才使得戚家军战斗力强悍,扭转了对倭寇的攻守态势。
但是,在戚继光出现之前,明朝在抵抗倭寇的时候是无力的,不但百姓害怕倭寇,明军也不敢与倭寇交战。
因为明军战斗力差,所以53名倭寇入侵明朝之后,才能不断击败明军,实际上许多官兵因为恐惧倭寇而根本不敢交战,这才让倭寇不断流窜,一直打到南京城下。
在南京一役中,明军将对倭寇的畏惧展现到了极致,几十倍于倭寇的明军,竟然不敢出战,也不敢追击,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当时南京的守备十分严密,说到底官员们太过怕死,这一点何良俊曾在笔记中提及:
夫京城守备不可谓不密,平日诸勋贵骑从呵拥交驰于道,军卒月请粮八万,正为今日尔。
说南京的勋贵平日里耀武扬威,每月可以得到大量粮食,朝廷养着他们,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拒敌。
但是,勋贵们过惯了快活日子,就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也不知道如何打仗,为了安全着想,他们选择坚守不住。
由此可见,明军已经腐败到了何种程度,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当然了,明军虽然羸弱,但明朝还是重视倭寇的,在沿海一带布置了不少兵力,但这53名倭寇登岸后行动迅速,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各地明军仓皇迎战,自然很难击败倭寇了。
尤其是,内陆的明军都是分散驻扎的,人数不是特别多,战斗经验也不足,而且根本想不到倭寇会深入明朝腹地,结果被吓破了胆,这才导致屡战屡败。
如果明军提前知晓这倭寇将要入侵,调集部队严阵以待,即便战斗力再差,我想倭寇也很难突破海防深入明朝腹地的。
反过来讲,这53名倭寇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自知人数少,所以选择了快速奔袭的策略,而且专挑小县城打,不与明军过多纠缠,直至打到南京。
再次,这53名倭寇对明朝很熟悉
一般的倭寇主要在沿海一带活动,对沿海比较熟悉,对明朝内陆则比较陌生。
但是,这53名倭寇竟然能够一路奔袭到南京,而且选择的路线十分巧妙,避开了大规模明军,这就不得不让人称奇了。
以明朝海盗作为向导,这53名倭寇才能长驱直入,杀得明军片甲不留,直至南京城下。
那么,一个问题就来了,这些倭寇为何要到明朝来呢,是抢掠财物,还是有其他企图?
据记载,这些倭寇进入明朝境内之后,将船只都给烧毁了,而且他们不抢掠财物,只对明军发起进攻。
曹邦辅认为,这53名倭寇其实是侦察兵,为了就是侦查明朝的地形和兵力布置,为日后倭寇大举入侵明朝收集情报。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时的日本很混乱,一些地方诸侯产生了入侵日益衰落的明朝的想法,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为了达到目的,他们派遣了这53名倭寇进入明朝从事侦查活动,而与明军交战,则是为了试探明军的真实战斗力。
这个猜测似乎很合理,但是有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倭寇登岸后为何要烧毁船只,难道他们不打算回去了吗,又怎么将情报传递回日本呢?
因此,这53名倭寇的目的就变得扑朔迷离了,至今都没有一个合理解释。
笔者认为,不管这53名倭寇的目的是什么,总归是入侵了明朝,他们的到来不是平白无故的,或许他们只是充当了“搅屎棍”的角色,拉搅乱明朝,从而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那么,1555年的这次倭乱,对明朝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53名倭寇搅得明朝天翻地覆,丢尽了颜面,这无疑是对自诩为“圣君”的嘉靖帝的一记响亮耳光。
再加上,后来以王直为首的倭寇势力不断袭扰明朝,每一次都“连舰数百,蔽海而至”,使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让嘉靖帝意识到,自己再不采取措施抗击倭寇,明朝就危险了。
于是,嘉靖帝任命胡宗宪为浙江巡按御史,全面负责抗倭事宜。
胡宗宪上任之后,对明军纪律松弛、软弱涣散的问题,进行了严厉整顿,同时进行了改革,并任用了俞大猷、戚继光等人。
当然了,打仗不同于儿戏,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所以胡宗宪、戚继光等人对倭寇进行了深入研究。
1555年的嘉靖倭乱,自然是重点研究对象,53名倭寇为何能横行千里,戚继光找到了答案。
于是,在胡宗宪的支持下,戚继光创立了戚家军,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开创了全新的战法,打造了更为精良的武器,经过数年时间,最终彻底击败倭寇,使倭寇自此不敢踏足明朝。
可以说,戚家军不但洗刷了嘉靖倭乱的耻辱,还保护了明朝海防的安全,之后又移镇蓟辽,在与蒙古铁骑的作战中同样表现出色,至1583年戚继光去职,戚家军总计歼灭敌人超过15万。
戚家军的存在告诉我们,明军是可以很强大的,而它之所以没能战胜53名倭寇,是因为明军处在低谷期,如果当时有戚家军,他们根本没机会抵达南京。
如果我们翻阅史书,就会发现,1555年嘉靖倭乱纯属个例,它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促使的结果,但它实实在在发生了,让明朝蒙羞,同时也让明朝觉醒,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使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
知耻而后勇,蒙受耻辱就变得有意义,就怕明知道耻辱,偏偏选择躺平,幸好嘉靖帝没有这样,要不然明朝可能在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倭寇的夹击下提前灭亡。
用户3ilz115u0r
别人抢我们,我们就不能抢他们?[抠鼻][抠鼻][抠鼻]没大汉敢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