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的屠刀再次举起,但这次与往常不一样的是,他杀掉的是跟随他36年的韩国公李善长及其全家70余口。
当然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因为娶了朱元璋的女儿临安公主,所以与两个儿子李芳、李茂一起得以幸免。
李善长,从1354年就开始跟随朱元璋,为明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朱元璋在册封他为韩国公的时候,将他列为第一功臣,并对他进行这样一番评价:
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说李善长的功劳之大,萧何都未必比得上,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他朱元璋还是把他给杀掉了。
一直以来,关于李善长之死都存在争论,有人说他是无辜的,有人说他参与谋反了,真相究竟如何呢?
一、助明开国,深受宠信
李善长是安徽定远人,自幼喜欢读书,有智慧和谋略,通晓法家学说,据说他曾帮人预测事情的结果,尽然全被他说中。
年轻的时候,李善长希望走科举正途,却几次都没有考中,他便在老家附近以教书为生,浑浑噩噩过了几十年。
元朝末年,起义不断,李善长深知乱世出英雄的道理,便开始蛰伏等待时机。
1354年,李善长的机会来了,红巾军头领朱元璋带领两万多精锐收复滁州,刚好路过定远,他经过观察及走访调查,认为朱元璋就是他要等的明主,便主动前去投奔。
那时候,李善长刚好40岁,足足比朱元璋大14岁,但两人相见如故,朱元璋便留下他,让他掌管文书。
自那之后,李善长基于一直跟在朱元璋身边,到他去世为止,在朱元璋身边待了36年之久。
对于明朝的建立,李善长起到了什么作用,朱元璋是最有发言权的,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
总的来说,李善长长期负责留守后方、转运粮草、提供军械等方面办事很得力,又很善于治理地方,搞好军民关系,确保后方的稳定。
在朱元璋看来,李善长虽然没有战功,却是支持他夺取天下的最大功臣,因此朱元璋在称吴王的时候就封他为宣国公、左相国,统领百官。
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了,又册封李善长为韩国公,位在开国六公之首,同时担任中书省左丞相,继续当百官之首。
事实上,李善长在军事上也有很有才能得,朱元璋在平定南方的时候,军机进退、赏罚章程等都是他决定的,虽然没去过一次前线,但朱元璋之所以能平定江南,他居功至伟。
明朝开国之后,李善长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帮助朱元璋治理国家之外,他还有一个别人无法取代的作用,那就是居中调和,维护诸将的关系。
当时,朱元璋册封了三十多位公侯,这些人虽然都是功臣,但大多专横跋扈,不服从管教,彼此之间还存在一些矛盾,李善长年纪大、资历深,又善于处理人力关系,大家都很敬重他,也很给他面子。
由于李善长的存在,朱元璋才得以调兵遣将、平定四方,对北元势力实施打击,从而开创一个强大的王朝。
而在朱元璋与李善长长期相处得过程中,两人还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李善长对朱元璋很忠心,而朱元璋则视李善长为长辈,诸多家国大事,比如封立诸王,婚丧嫁娶和爵赏功臣等等,都让李善长参与决策。
而当朱元璋不在京城的时候,李善长经常担任留守,辅佐学生也就是太子朱标监国,可以说他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之一,徐达虽然与朱元璋情同兄弟,但地位和待遇却不及他。
二、虽遭疏远,仍保富贵
明朝开国之后,李善长位极人臣,开始感到志得意满,在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时间长了就让朱元璋感到不满了。
据记载,李善长虽然外面看起来很温和,一副学者的模样,却嫉贤妒能、待人苛刻。
在朝堂上,李善长经常以功臣和长者自居,别人胆敢冒犯他,就会遭到他的打击报复,比如李饮冰和杨希圣,只是在言语上稍微得罪了他,他便上书弹劾二人,致使二人被罢官夺职。
有一次,李善长与刘伯温在讨论制定法律相关问题时,由于意见不合,李善长便认为刘伯温不尊重自己,尽然对刘伯温破口大骂,把刘伯温吓得不轻,刘伯温担心遭受打击报复,竟然上书提出辞职回家养老。
由于李善长专横跋扈,经常借故打击政敌,朱元璋都被他牵着鼻子走,因此开始讨厌他。
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
那时候,朱元璋其实正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永久废除丞相制度,从而加强皇权,但他知道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并没有急着下手,尤其是李善长地位崇高,作用又大,他就更不好办了。
洪武四年,李善长觉察到朱元璋开始对自己不满了,加之他刚好生了一场大病,便向朱元璋辞职回家修养,朱元璋就让其回老家养病,同时赏给给他大量田地、受陵人150户、佃户一千五百家。
李善长回家之后,安心修养,积极治病,大约过了一年时间,他的病竟然痊愈了,于是上书告诉朱元璋,朱元璋也为他感到高兴。
李善长十分聪明人,为了不使朱元璋为了如何安置自己而为难,便主动提出继续在家养老,朱元璋表示答应,但同时给他派了一个很有油水的活,那就是让他管理从江南迁到濠州的14万户江南富民,这些富户被要求在濠州屯田,为朝廷提供粮食。
此后数年,李善长仅这一项工作,就赚了不少钱,成为了一个大富人,他便打算安养晚年,不再回到朝堂去了。
然而,李善长不在的日子,却让朱元璋感到孤独,总觉得身边少个可以商量的人。
并且,没了李善长居中调和,那些开国功臣变得更加嚣张跋扈了,中书省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中书左丞相人选,帮助朱元璋统筹全局。
原来,自李善长离职后,朱元璋先后任用了杨宪和王广洋等人,但都不足以统领中书省,这就导致中书左丞相之职一直空缺。
时间长了,朱元璋越发觉得,刘伯温说的是对的,只有李善长才是最合格的丞相,但他并不愿意让李善长担任,以免日后难以废黜丞相制度。
但是,朱元璋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将临安公主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李祺,使李善长成为皇亲国戚,然后顺势将李善长召入京城,让其与李文忠一起统领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共议军国大事。
再次归来,李善长摇身一变,成为了朱元璋的高级顾问,权势更胜以往,位在丞相之上。
第二年,李善长举荐胡惟庸担任中书左丞相,朱元璋深知胡惟庸的为人,自己可以拿捏,便表示同意。
这一次,朱元璋对李善长很满意,也更加信任了,两人的关系恢复如初,携手让明朝走向更大的繁荣。
三、局势突变,何去何从
朱元璋知道,李善长推荐胡惟庸,一方面是因为胡惟庸确实有才能,另一方面,李善长是在借此扩充势力。
但这并不要紧,因为这恰好给了朱元璋一个废黜丞相制度的机会。
正如朱元璋所料,胡惟庸虽然能力很强,却也是个有着狼子野心之人,当了几年丞相之后,就开始飘飘然了,竟然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朱元璋不动声色,将锦衣卫(当时还是仪鸾司,锦衣卫的前身)指挥使毛骧安插在胡惟庸身边,暗中搜集情报,然后等待时机,一举将胡惟庸铲除。
随着事态的发展,朱元璋发现,胡惟庸与一帮武将来往密切,而这些武将平时就多行不法,危害地方安宁,这让他感到很生气,便决定将他们也铲除。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开始收网,利用毛骧提供的线索,以及胡惟庸党羽的供词,将胡惟庸定为谋反之罪,同时杀了一批人。
胡惟庸死后,朱元璋顺势废除了丞相制度,同时撤销大都督府,以五军都督府取代,从而加强了皇权对国家的领导。
按理说,胡惟庸是李善长推荐的,他被处死了,李善长会被连累才对。
但事实上,朱元璋并没有牵连李善长,因为他相信李善长不会谋反,胡惟庸谋反与他无关。
而李善长也当什么事都没发生,将本职工作做得很好,还给朱元璋提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君臣之间也并未出现嫌隙。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参与胡惟庸谋反,朱元璋便派人调查。
李存义是李善长的弟弟,他的儿子李祐娶了胡惟庸的之女为妻,与胡惟庸是姻亲关系。
举报者称,李存义父子其实是胡惟庸的党羽,经调查属实,原本应该被处死,朱元璋非但没有怀疑到李善长头上,还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只是将李存义父子流放到崇明岛。
不过,李善长本人自始至终都没有站出来为弟弟求情,这是为了避免被朱元璋误会,自他重返朝堂之后,他始终以一种大公无私的姿态示人,因此很难让人怀疑他会参与谋反。
实际上,李善长早已看穿了朱元璋的为人,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不使朱元璋产生疑心,从而保住荣华富贵。
但是,当时明朝的政局,已经十分动荡了,朱元璋的猜忌心极强,为了稳固皇权,也为了给后继之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政环境,他可以做任何事。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功臣之首的李善长,其实很难做到独善其身,朱元璋每杀一个人,都有可能将他牵扯进去,所以他内心还是惶恐的,但也只能勉强维持。
四、全家尽诛,或是冤案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屠刀终于砍在了李善长身上,按照明史的说法,他的被杀是因为被牵扯进了胡惟庸案。
事情是这样的,李善长有个外甥名叫丁斌,以前在胡惟庸家里做事,他仗着自己是李善长的亲戚,四处为非作歹,结果被抓起来,朱元璋打算杀掉他。
丁斌为了戴罪立功,说出一个惊天秘密,当初胡惟庸密谋造反时,曾派李存义去劝说李善长入伙,李善长没有答应。
后来,胡惟庸亲自去游说李善长,许诺事成之后封李善长为王,李善长没有同意,但更没有揭发胡惟庸。
不久之后,又有人告发李善长,说蓝玉曾在征讨北元的时候,抓住了胡惟庸派去私通北元的使者封绩,李善长隐匿了这件事。
紧接着,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也站出来揭发,说他曾接受胡惟庸的贿赂并密谋了一些事。
凡此种种,证明李善长确实与胡惟庸勾结在一起了,尽管他没有参与谋反,却不揭发检举,而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简直是大逆不道。
于是,恼羞成怒的朱元璋,下达了杀掉李善长一家70余口的决定,并且许多功臣都牵连进胡惟庸案,最终导致一公二十侯被杀,连坐致死者则达到了数万人。
李善长虽然被杀了,但他究竟有没有谋反,却成为谜题,但许多学者认为,李善长其实是被冤杀的。
从这个案件本身来说,就十分诡异,因为所有对李善长的指控,都是没有真凭实据的,全凭揭发检举者的一番话就给定罪了。
况且,胡惟庸有没有谋反,尚且没有证据,说李善长勾结胡惟庸谋反,就更加站不住脚了。
事实上,李善长有没有参与谋反,我们只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就可以明白,那就是他的动机是什么?
有人说,胡惟庸许诺给李善长封王,这就是他参与谋反的动机,实际上这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李善长虽然没有封王,但他的实际地位和待遇,比当一个王也差不太多,他没必要为了封王去冒这么大风险。
李善长被杀之后,虞部郎中王国用对朱元璋说的一番话很有道理,指出了李善长不会谋反的原因:
李善长与陛下同心,出生入死打天下,勋臣位列第一,生前封公,死后封王,儿娶公主,亲戚拜官,他作为人臣,名份已经到了极点......假使李善长帮助胡惟庸谋反成功,也不过是位列勋臣第一而已,太师、国公、封王而已,娶公主、纳王妃而已,难道还会胜于今日吗?而且李善长难道不明白天下是不能侥幸取得的吗?
王国用的话,朱元璋听完觉得很有道理,算是默认了李善长并未参与谋反,但也没有给李善长平反。
那么,朱元璋为何非要杀掉李善长呢?
其实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跟朱元璋的意图,以及锦衣卫的干涉有关。
前文提到,朱元璋之所以要杀胡惟庸,一是为了废黜丞相制,二是为了屠杀骄纵的功臣,为后继之人铺路。
杀了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但第二个目的却没有完全达到,因为杀得人还是不够。
这里必须指出的,胡惟庸最初的罪名,不过是擅权枉法,所以那时候并没有太多人被杀,只有胡惟庸及一些亲信。
那怎么才能杀更多人了,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胡惟庸定性为谋反,这样就可以牵扯更多人进去了。
为此,毛骧做了大量工作,最终成功将胡惟庸说成谋反之人,只要与胡惟庸扯上关系,就都变成同党了。
在这种情况下,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等等几十位侯爵,都因为与胡惟庸有往来而被杀,这些人无一不是骄纵不法之徒,让朱元璋很不满意。
那么,为何李善长也要被牵扯进来呢?
原本,朱元璋是没打算杀李善长的,因为他要是想杀,早就杀了,不必等到现在。
尤其是,当时许多功臣都被杀掉,朱元璋的亲人又一个个离开,当初跟着他打天下的人,活下来的越来越少,他从内心来讲,还是很珍惜李善长的,希望李善长多陪自己几年。
但是,毛骧可不这么想,因为他制造冤案,杀掉了太多功臣,早就与功臣集团站在了对立面,李善长作为功臣之首,他如果不死,那自己很可能就要死。
所以,即便李善长这棵大树下面的枝叶被砍得干干净净,为了永绝后患,毛骧必须将他杀掉,于是制造了他参与胡惟庸谋反之事,那些告发李善长谋反之人,也极有可能出自他的手笔。
朱元璋面对毛骧提供的所谓占证据,不得不将李善长一家抓捕,但他依然没下定决心杀掉李善长,而是犹豫了许久。
期间,朱元璋毫不留情地屠杀了功臣集团,但在如何处理李善长这个问题上,他始终未下决断。
这个时候,毛骧就坐不住了,他指示钦天监官员上书朱元璋,说星象有异动,“主大臣移位”,迷信的朱元璋不再犹豫,马上下令杀掉了李善长一家。
当时,朱元璋已经杀红了眼,结果在冲动之下杀了李善长,等到时候他冷静了,又听了王国用等人为李善长的辩词,这才发现自己中了毛骧的计,于是十分生气。
再加上,当时锦衣卫在朱元璋的纵容下,逐渐做大做强,越发变得难以控制了,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将毛骧也给打成胡惟庸逆党杀掉,同时撤销了锦衣卫,也借机消灭了制造冤案的证据。
笔者认为,李善长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也确实犯了一些违法之事,但绝对不会参与谋反,一则无凭无据,二则没有说服力强的动机,所以他及全家的被杀,是一桩冤案。
李善长与胡惟庸又有所不同,胡惟庸谋反之事也被认为是诬告,但他确有擅权、结党等罪行,是该杀之人,而李善长则罪不至死。
再说朱元璋屠杀功臣这件事,我们其实存在一些误解,他杀的大多数功臣,都是本就该死之人,只不过他扩大了屠杀面,用谋反之名将一些不该杀的功臣也杀了,还将许多无辜的人牵连进去,这才是他最大的错误。
我想,朱元璋杀了李善长之后,他一定是后悔的,因为他心里应该清楚,李善长跟他风风雨雨几十年了,对他绝对是忠心的,如果李善长要谋反,其实机会很多,没必要跟胡惟庸这个毫无谋略之人掺和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