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死后,儿子曹叡复仇有多狠?认仇人为母,隐忍14年后将其逼杀

围炉煮酒话春秋儿 2025-01-13 10:40:44

甄宓本是袁绍之子袁熙之妻,后被曹操所得,赐给儿子曹丕为妻,生下一个儿子曹叡。

起初,甄宓与曹丕的感情很好,但因为郭女王的出现,她逐渐失宠。

等到曹丕称帝之时,甄宓又因郭女王的谗言被曹丕赐死,死后还被“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甄宓之死,是曹叡一生之痛,为了复仇,她认郭女王为母,在郭女王的帮助下当上太子,从而保留了复仇的可能。

曹叡继位之后,花了数年时间稳固皇位,等到时机成熟了,他便将郭女王逼死,并同样将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一、袁熙之妻,再嫁称贤

甄宓是中山无极(今石家庄市无极县)人,183年出生,她的家族在当地是有名的豪强世家,能人辈出,许多人都曾在朝为官。

据记载,甄宓小时候就很有学问,史书说她酷爱读书,博闻强识,被人称之为“女博士”,稍稍长大后就心怀天下,时常救济百姓。

有一次,中山一带发生灾难,百姓饿殍偏野,她的父亲囤积了大量粮食,同时以低价购买了许多金银珠宝,准备高价售出。

甄宓得知这事后,便劝说父亲救济灾民,为家族积德行善,才是维持家族繁荣的长久之计,她的父亲觉得有道理,便开仓放粮,百姓都很感激甄家,后来甄家果然更加兴旺。

大约在甄宓十几岁的时候,袁绍占据河北,他听说甄宓才色俱佳,又以贤能著称,于是聘为次子袁熙之妻。

但是,甄宓并没有与袁熙生活很久,两人就被迫分开。

199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夺取了幽州,他任命袁熙为幽州刺史,让袁熙到幽州镇守,袁熙便留甄宓在邺城照顾母亲刘氏,自己则独自一人赴任。

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留养姑。

然而,不久之后就爆发了官渡之战,袁绍大败而归,没几个月就因病去世,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为了地盘而大打出手。

205年,曹操对邺城发起进攻,最终将邺城攻下,俘虏了刘氏及甄宓这对婆媳。

关于这件事,还有个故事。

曹操攻下邺城后,曹丕率先进城,来到了袁绍府中,看到一个少妇披头散发,躲在刘氏身后,便问刘氏那是谁。

刘氏为了活命,有意将甄宓献给曹丕,就对曹丕说,这是袁熙的妻子甄宓。

曹丕早就听说甄宓貌美无比,便上前拨开甄宓的头发,用手巾擦去脸上的污垢,发现甄宓果然是个绝色天香的大美人。

太祖下邺,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妇人被发垢面,垂涕立绍妻刘后,文帝问之,刘答“是熙妻”,顾閴发髻,以巾拭面,姿貌绝伦。

后来,曹操也来到袁绍府中,曹丕便请求父亲将甄宓赐给他,曹操答应了。

就这样,甄宓为曹丕所得,两人十分恩爱,先后生下长子曹叡和女儿金乡公主。

那时候,曹丕正在与弟弟曹植展开夺嫡之争,甄宓给了他很多帮助,不但照顾好子女,善待曹丕的妾室,积极维护家庭和谐,不让曹丕有后顾之忧,还时常劝谏曹丕,给曹丕出了不少主意,曹丕因此越发宠爱她。

甄宓还是个十分孝顺之人,对卞夫人很好,无微不至地照顾卞夫人,卞夫人因此很喜欢她。

受卞夫人的影响,曹操也很重视甄宓,这一点从一件事可以说明。

有一次,曹丕在府中招待宾客,甄宓出于礼貌便出来敬酒,大家都很礼貌地低头回敬,只有一个叫做刘桢的人平视甄宓,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但曹丕和甄宓并未在意。

后来,曹操得知了这件事,认为刘桢对甄宓不敬,便下令将刘桢流放去做苦役。

总之,甄宓再嫁曹丕,不但得到了曹丕的宠爱,也受到了曹操和卞夫人的重视,故事都这里原本是很圆满的,但灾难却正在朝甄宓逼近。

二、郭女王出,甄宓失宠

大约在215年前后,一个叫做郭女王的女子来到了曹丕身边,很快就取代甄宓,成为曹丕的宠妃。

郭女王,184年出生,只比甄宓小一岁,她是安平郡广宗县(今河北省广宗县)人,家族世代为郡县一级的官吏,身世并不显赫。

郭女王的父亲名叫郭永,曾担任南郡太后,育有三子三女,其中郭女王是他的次女。

据说,郭女王小时候很清慧,与普通女子很不一样,郭永便十分高兴,将其视为掌上明珠,还说,“这是我家女中的君王”,于是以女王为字。

少清慧,父永奇之,曰:‘吾此女,女中王。’遂以‘女王’为字。

但是,郭女王的不幸很快就到来,在她几岁的时候,父母就相继去世了,她的家族因此衰落,在战火中漂泊了几年,最后被寄养在铜鞮侯家。

曹操登上魏公之位后,他的几个儿子也水涨船高,成为当朝显贵人物,作为实际长子的曹丕,更是成为万众瞩目之人。

随着地位的升高,曹丕身边的女人也多了起来,在曹操的允许下,他还在官宦世家当中挑选女子为妾。

原本,郭女王地位很低,根本不可能进入曹丕的视线,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曹丕看到了貌美无比的郭女王,感到非常喜欢,便纳其为妃。

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要知道那时候郭女王已经年过三十了,比曹丕还大三岁,竟然没有嫁人,直到被曹丕选中。

笔者认为,郭女王这样的姿色,又是官宦之后,根本就不愁嫁,而她之所以不嫁人,或许是在等待一个机会,而曹丕恰好给了她这个机会。

自郭女王成为曹丕的妃子后,很快就得宠,但如果只是这样,她尚不足以撼动甄宓的地位,毕竟甄宓是正妻,姿色也不逊色于她。

实际上,郭女王之所以能牢牢抓住曹丕的心,还在于她的智谋以及对曹丕的帮助。

郭女王嫁给曹丕的时候,正是夺嫡之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种种迹象表明,曹植似乎更合曹操的心意,曹丕因此感到心灰意冷。

这个时候,曹丕身边的谋臣司马懿、陈群、贾诩、吴质、崔琰等人,给他出了不少计谋,对他的帮助很大。

除了这些人之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正是郭女王,史书说她也给曹丕出了不少好主意,对曹丕的帮助也很大,后来曹丕被立为世子,她是有大功劳的。

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

尽管甄宓对曹丕也是有所帮助的,但根据史书的记载,她的作用与郭女王相比,相差甚远。

当然了,由于此类事情是宫廷秘事,所以史书没有详细记载郭女王究竟出了什么主意,但必定是一些阴谋诡计,而这恰恰是甄宓所不擅长的。

由于郭女王帮助曹丕登上了世子之位,所以她在曹丕心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逐渐超过了甄宓。

当然了,甄宓失宠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她将自己的大半精力用在了照顾一对子女和公公婆婆上,导致她陪伴曹丕的时间变少,这就给了郭女王以可乘之机。

那么,郭女王有多受宠呢?

据记载,在曹丕的安排下,郭女王的几个兄弟都入朝为官,郭氏一族逐渐显贵起来。

有一次,郭女王的弟弟因为侵吞公产被御史中丞鲍勋判决死刑,曹丕为了救郭女王的弟弟,竟然不顾身份,亲自写信给鲍勋求情。

后来,大公无私的鲍勋将案件相关材料上呈给曹操,请曹操亲自定夺,曹操看完就下令将郭女王的弟弟处死。

因为这件事,曹丕对鲍勋恨之入骨,后来找机会将鲍勋贬黜到外地任职。

总的来说,自从郭女王出现之后,甄宓就逐渐失宠,但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

三、夫妻失和,惨遭赐死

220年3月,曹操去世,曹丕继承丞相、魏王爵位。

12月,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然后登基称帝,建立了曹魏政权。

按道理来说,曹丕称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皇后人选,甄宓作为正妻,理应成为皇后,但他并不愿意立甄宓为皇后,而是想要立郭女王。

为了能使郭女王成为皇后,曹丕故意不立甄宓为皇后,甚至没有给甄宓任何名份,只是将甄宓之子曹叡封为武德侯。

并且,曹丕还将郭女王先封为夫人,后封为贵嫔,成为实际上的后宫之首,郭女王的家人也都得到赏赐,许多人的官职还得到升迁,哪怕是没有才华之人,也可以担任散骑侍郎这样的官职。

反观甄宓,他不但没有得到名份,还被留在邺城生活,甚至无法与曹丕相见。

那时候,曹丕身边的妃子,除了郭女王之外,还有李贵人、阴贵人,以及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她们都比较受宠。

远在邺城的甄宓心里当然不舒服了,就说了几句怨言,哪知道正是这几句怨言要了她的命。

郭女王听说甄宓口出怨言后,便添油加醋地给曹丕吹枕边风,曹丕一怒之下,便赐死了甄宓。

及即皇帝位,安平郭贵嫔有宠,甄夫人留邺不得见,失意,有怨言,郭贵嫔谮之,帝大怒,遣使赐夫人死。

这还没完,为了不使甄宓的灵魂四处伸冤,曹丕和郭女王还将甄宓“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之后再下葬,这样的做法简直是太阴毒了。

甄宓死后,曹丕开始计划扶郭女王登上后位,但大臣们却一边倒地支持甄宓,还说郭女王不过是微贱之人,常常仗着皇帝的恩情行僭越之事,礼仪直逼皇帝,这样的人如果当了皇后,国家还有法度吗,皇帝还要脸吗?

尽管大臣们把话说得很难听,但曹丕依然坚持己见,最终于222年立郭女王为皇后,此时距离甄宓去世不到一年。

甄宓之死,与郭女王关系莫大,这是她人生的一大污点,但有一说一,她之后的所作所为,也堪称一代贤后。

据记载,郭女王十分勤劳节俭,将后宫管理得很好,严格约束郭氏子弟,使他们不到处惹是生非,还时常劝谏曹丕,对曹丕执政取得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郭女王还十分关心天下苍生,爆发天灾时积极救济灾民,干旱时亲自登坛祈雨,甚至有一次洛阳发大水,群臣都请她转移到别的地方躲避,她却坚持留下来,与百姓共患难。

可见,郭女王也是一个有着两面性的人物,她可以为了权势不择手段,也可以为了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甄宓被赐死的时候,曹叡已经十七岁了,此前他一直待在母亲身边,与母亲的感情极深,母亲去世之后,他十分伤心。

对于母亲的死因,曹叡起初并不知道详情,只是大概知道跟郭女王有关。

后来,李贵人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曹叡,他因为怨恨郭女王与父亲曹丕而说了几句怨言,结果遭到了曹丕的处罚,被降为平原侯。

并且,曹叡还此失去了成为太子的机会,那时候曹丕准备放弃立嫡立长,改立其他儿子,只不过一直没有下决断。

在最初一段时间里,曹叡有些自暴自弃,整天待在自己的侯府中不出门,还时常因为思念母亲而以泪洗面。

如果曹叡继续这样,那别说为母亲复仇了,他这辈子或许就只能这样浑浑噩噩过去,但命运却眷顾了他,让他重燃了希望。

原来,曹丕担心曹叡就此沉沦,便给他派去了一个叫做卫臻的人当老师,卫臻文武双全,在曹操时期就是重臣,曾担任征南将军,后升任司徒、司空,曹丕也对他十分信任。

卫臻来到曹叡府上后,对他进行了开导,给他讲了很多道理,劝他重拾信心,参与夺嫡之争。

在卫臻的努力之下,曹叡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他开始频繁与一些贤能之人来往,并任用了大量品行正直之人到侯府任职,让这些人匡扶自己,矫正自己的过错。

同时,曹叡小心谨慎做人,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做到公平公正,逐渐在百官中有了好的口碑。

时间长了,就引起了曹丕的注意,曹丕多次召见卫臻,询问曹叡的情况,卫臻每次都只说曹叡的德行很好,其他的一概不说,曹丕便很高兴,打算再考验一下曹叡。

一次,曹丕带着曹叡去打猎,遇到了母子两只鹿,他张弓搭箭,一箭就射死了母鹿,然后让曹叡射死小鹿。

曹叡犹豫了半天,然后对曹丕说,“您已经射杀了母鹿,我实在不忍心再杀掉小鹿。”说完就不停哭泣。

曹丕听了很惊奇,便很喜欢这个儿子,同时产生怜悯之心,更觉得自己愧对曹叡,于是做了一个重大决断,将曹叡过继给郭女王为子,因为那时候郭女王刚好没有儿子,正想收养一个孩子。

对于这件事,曹叡起初是抗拒的,但他后来终于明白,自己只有成为郭女王的儿子,才有可能以嫡子的身份成为太子,日后才能登上皇位,从而利用权力为母亲复仇。

很快,曹叡就正式认了郭女王为母亲,他由此成为嫡长子,是皇位的最有力竞争者。

初,郭后无子,帝使母养平原王叡。

之后,曹叡对郭女王十分殷勤,每天早晚都要到郭女王宫中请安,无论严寒酷暑,从未间断,由此激起了郭女王的母爱,郭女王对他越来越好,将他当做亲儿子来养。

后不获已,乃敬事郭后,旦夕因长御问起居,郭后亦自以无子,遂加慈爱。

笔者认为,曹叡虽然年纪小,但思想还是比较成熟的,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孩子,能够把仇人当做母亲那样对待,实属不易。

当然了,曹叡并非真心对待郭女王,他只是隐忍待发,等待复仇那一天到来而已。

再说曹丕,他见曹叡对郭女王很好,母慈子孝,就感到非常高兴,便倾向于立曹叡为太子,于是给曹叡又找了好几个大儒当老师,同时为他聘娶河内世家大族虞氏为王妃,婚事都是郭女王一手操办的。

226年,曹丕病重,在郭女王的劝说下,他最终下诏立曹叡为太子,不久后去世,曹叡继位为帝。

曹叡继位的时候,根基并不牢固,权力掌握在四大辅臣曹真、司马懿、陈群、曹休手中,他想要干什么事是有所限制的,复仇之事更是不可能。

于是,曹叡决定继续“演戏”,他尊郭女王为皇太后,既然每天去请安,从而让郭女王继续在政治上支持自己。

后来,曹叡将司马懿、曹真和曹休派到外地统军,只将威胁最小的陈群留在京城,并利用四大辅政之间的矛盾,使他们相互掣肘,他则居中调和,从而加强了皇权。

此后数年,曹休和曹真相继去世,司马懿也逐渐被拿捏,曹叡由此彻底掌控皇权,成为说曹魏说一不二的人。

230年,曹叡的祖母卞夫人也去世了,这样影响皇权的人就又少了一个,复仇的时机逐渐成熟。

曹叡当然是不会亲手杀掉郭女王的,因为这样他的皇位也坐不稳了,他只是每次去给郭女王请安的时候,就逼问母亲甄宓的死状,从而让郭女王感到恐惧。

有一次,曹叡再次逼问郭女王,郭女王几乎要崩溃了,便对他说,你母亲是先帝杀的,为什么要责问我?要复仇也应该找你父亲,怎么能冤枉我这个后母?

郭女王虽然是狡辩,但曹叡何等聪明,由此确定母亲之死是郭女王造成的,于是逼其自杀,对外宣称是“无疾乃忽崩”,时间是在235年3月。

曹叡还觉得不解恨,便在给郭女王办葬礼的时候,也给郭女王来个个“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帝知之,心常怀忿,数泣问甄后死状。郭后曰:“先帝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仇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邪?”明帝怒,遂逼杀之,敕殡者使如甄后故事。

为了掩饰郭女王的真实死因,曹叡还将郭氏一族的男丁全部加官进爵,甚至有几个不到十岁的孩子,都得到了爵位,郭氏一族因此很感激他,群臣也都觉得他仁厚。

至此,曹叡在隐忍了14年后,成功为母亲甄宓复仇,所谓“君子复仇,十年不晚”,这个故事做了很好地诠释。

当然了,在一些史料当中,对于甄宓之死有不同的记载,但不管哪种记载,都说甄宓之死跟郭女王受宠有关,如果不是郭女王,甄宓的结局必不致死。

对于郭女王的死因,史料当中也有一些争议,有说她是病死的,也有说是曹叡逼死的。

笔者认为,“逼死说”的可能性大,因为她死时不过51岁,这个年纪对于一个生活优渥的太后来说小了些,况且曹叡与母亲感情很深,以他的性格来讲,是不可能忘记仇恨的。

0 阅读:39
围炉煮酒话春秋儿

围炉煮酒话春秋儿

历史要细品,读来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