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可以分享转载,严禁剽窃

9.17号晚上在玉门玉泽湖公园赏中秋节的明月,回到了小宾馆后我又向老板打听,想去铁人纪念馆看看,不知道怎么坐车,网上也查不明白。
也许看着我的年龄,老板不忍心看着我的奔波,他向我建议玉泽湖公园对面有玉门博物馆,里面有铁人王进喜的展览。

玉门的老城和新城相距40多公里,这应该是我知道的老城新城相距最远的城市了。以前在网上经常能看到关于玉门老市区的各种文章,它是我国老牌能源城市,是石油的摇篮,为了支持抗战和新中国的建设,它把自己黑色的液体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并且无私的把技术、设备、最优秀的人才输送到一个个新的油田。“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皆有玉门人!”
如今随着能源的枯竭、油田管理局的搬迁、市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搬迁,老市区陷入衰落之中。
我曾经亲自感受过宁夏石嘴山这个煤炭城市的一步步衰落,政府搬迁到大武口,石嘴山市成了二区,现在又叫惠农区,火车站也两次易名,现在叫惠农站。我们回石嘴山寻找儿时的记忆,被拆除的家已经是一片荒滩,只能靠水塔定位寻找家的位置。同为资源枯竭的城市,特别感同身受,有点伤感,没有去老市区。

9.18日我查阅宾馆附近的旅游景点,发现如意湖和博物馆相距不远,吃完早餐便向如意湖走去。也许西北大漠的干旱给了我太深的印象,所以对于湿地和湖情有独钟。
我走的挺悠闲,总想更多的感受这个城市的人间烟火气。比起弄不明白的导航,我更喜欢询问,边走边问,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公园。
这个湖是利用地势,引河流水,储水形成的湖泊。如果从高空俯瞰整个湖的全景,湖面整体呈玉如意状。湖不大,大致半个多小时就能绕湖一周。

湖里有条石块路曲曲弯弯伸向远方,看着有些眼馋,还是没有敢走,一个人出行,安全第一。公园里三三两两的人在锻炼,有些推着孩子在散步,我也沿着塑胶跑道一路走去。看见湖中人物雕塑群特别可爱,便拜托路人帮忙拍照。

一座硕大汉白玉材质的“玉如意”雕塑就在湖边,摸了摸那洁白无瑕的如意,期盼着余生能够吉祥如意。

昨天去过玉泽湖公园,知道大概的方位,便去寻找玉门博物馆,看见了“玉门铁人文化宫”。铁人是中国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也是故乡玉门人的骄傲。在玉门行走,最常看见的就是“石油摇篮、铁人故乡”这些字,在玉门、在中国、“铁人”已经成了王进喜的代名词,玉门城市的名片。

终于找到了玉门博物馆,里面一个展厅正在举办《铁人王进喜图画书手稿展》,我便走进了这个展厅。
看见王进喜大幅的画像,似乎又听见他豪迈的声音:“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有谁不知道王铁人。他的“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等经典语录曾经激励鼓舞了多少中国人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拼搏奋斗。

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便是作曲家秦咏诚。来到大庆油田采风,在“铁人”王进喜所在的1205钻井队体验生活。在井场,音乐家们见到了简陋的设备,感受到了恶劣的气候条件、艰辛的劳动、高昂的情绪、冲天的干劲。他拿着薛柱国写的《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词,脑海里浮现出了“铁人”井队的身影。只花了二十分钟,完成曲子的创作。把石油工人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

1974年,一部以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创业》感动了多少中国人,《创业》成为一代中国人奋起精神的代名词。
电影里印象最深的就是王进喜带领的1205队到大庆打的第二口井钻至700米时突然发生井喷,为了制服了井喷,保护了国家财产和钻井设备,王进喜不顾自己右腿被砸伤的疼痛,带头跳进水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浆。电影这个场景让很多人都是泪流满面。

王进喜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石油工人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走出铁人展览厅去了旁边的玉门博物馆,这里是展示玉门历史文化的场所,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如陶器、瓷器、青铜器、书画等,馆内还设有多个展厅,分别展示了玉门市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玉门市历史文化的机会。

玉门这个依靠石油资源发展的城市通过转型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新能源发展的“实验田”和“创新地”。作为甘肃新能源产业的发祥地、它拥有全国一类光资源、二类风资源,真心期盼着“石油摇篮、铁人故乡”再创辉煌。
打的到火车站已经一点多了,准备购买13:48开的K368次车去酒泉,系统提醒我现在离开车不足30分钟,是否要买票。好温馨的提示,让我对现代科技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