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可以分享转载,严禁剽窃

得知我报的旅行社东风基地一日游是9.21日出团,我便从网上查阅景点,20号总不能是空白。“西汉酒泉胜迹”这个景点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宾馆门口就有9路公交车,“西汉酒泉胜迹”和“肃州博物馆”都在这条线上。

20号早上我来到了“西汉酒泉胜迹”,吸引我的是它迄今已存在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汉代园林。只有走到这里才会了解“酒泉”地名的来历!

正对大门前方一个花岗岩雕成的大酒樽。酒樽正面镌刻着李白的《月下独酌》诗句:“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这里也算是公园的重要打卡点了。

扬名中外的神奇酒泉就坐落在古泉广场,泉水清澈透明,甘醴如玉,一年四季涌流不息。相传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大获全胜。汉武帝赐御酒犒赏,霍去病以功在全军,人多酒少,遂倾酒于泉中,与将士共饮,故得“酒泉”之名。
“酒泉”的泉眼被精雕细琢的花岗岩石栏围挡,石栏上刻有汉隶体的“酒泉”二字。

广场的最北面是霍去病西征主题群雕,是为了纪念霍去病西征匈奴的赫赫战功而建。雕塑旌旗猎猎,战鼓擂动,战马嘶鸣,战车飞驰,壮士威猛,一幅幅金戈铁马的宏伟画面,令人震撼。 霍去病作为一代名将,他留给后人的,是冠军侯的英俊形象,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爱国誓言。群雕前面是将士们身披铠甲,列队整齐。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取国家的安宁,百姓的安居乐业。

群雕是在湖边,我沿着湖边栈道一路走去。深秋的湖边仍旧绿意盎然,柳枝低垂轻抚面颊,雾气蒙蒙的湖面让湖心亭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公园有泉有湖,泉因湖存,湖因泉名,泉湖相汲,水草相生,泉湖以其江南水乡的情调,画境诗韵般的美丽,历经数千年泉湖胜景长盛不衰。

远处传来悠扬的《洪湖水浪打浪》笛子声,这是我从小听了60多年的歌,也是我情有独钟的歌。我加快脚步向笛子声走去。笛子声是一个亭子里传来的,我随手拍了一张照片,没想到这张照片是那样的珍贵,照片上坐着的姑娘居然成了我的微信网友。

在亭子里遇到昨天胡杨林里帮我拍照的女子,意犹未尽的她请求老人把刚刚的曲子重新吹奏一次,老人欣赏应允。我也赶快打开手机,把这极珍贵的一幕留存了下来。

看着亭里的人都在忙着为老人拍摄视频,我找到坐着看手机的小姑娘请她帮忙给我拍几张照片,拍完照片我们便坐下来聊天,得知我来自遥远的宁夏,她给我介绍了这里的情况并建议我游完公园从后门出去,去植物园看看,植物园离这里不远,挺有地方特色,值得打卡。我们互加了微信,我的朋友圈里又多了一个酒泉的小姑娘。

沿湖继续前行,绿荫之下,有一尊汉白玉雕塑,名为“李白醉吟”,李白醉卧长吟,似醉似醒,风仙道骨,别有意境。

绕湖一周,终于到了左公园,这是晚清重臣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西征途中,曾长期驻军肃州(今甘肃酒泉)。1879年,左宗棠自出俸银二百两,发动军中将士浚湖筑堤,湖中作岛,修建酒泉公园,使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公园。
左公园充分利用景区原四合院古建筑群落、集历史、文化、园林于一体,是纪念左宗棠丰功伟绩的综合性展馆。
园里左宗棠的雕像巍然屹立,他不仅是为酒泉历史文化增光添彩的功臣,而且,还留给我们一种绿色的精神,一种喜爱自然的情怀。自从2016年我第一次去新疆旅游,知道了左宗棠64岁时抬棺出征收复新疆,让中国的国土面积增加了六分之一。他带领将士们沿途栽柳,把一片绿荫留给了后人,他便成了我心中极度崇拜的偶像。

整个展馆由五个独立展厅组成,依次为甘棠斋、名吾斋、文襄阁、清励阁、铁名轩,五个展厅的不同主题缅怀左宗棠经营西北、收复新疆、创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公园并向民众开放的丰功伟绩。每个展厅我都看的特别仔细,尽管记忆力衰退的大脑什么也记不住,可我还是愿意用我认真的态度表达出来自己深深的敬意。

在向后门走时来到“清廉园”,清廉园中有包拯、文天祥、林则徐等古代名人铜铸雕像,看到他们的雕像让人立马就想起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廉吏故事与园林美景有机结合,让人们在游玩过程中接受这些古代名人爱国情怀的熏陶。

快到后门时小路上一排现代人物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等人的石刻造像,这些人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是他们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公园后门的小广场。这里立有一座牌坊。上面一面写着″浩气英风”四个大字,另一面写着“功照日月”四个大字。据说这个牌坊最早的时候是立在公园前门口的。但在后来景区升级改造时,将其迁移到了后门处。
有点恋恋不舍的走出后门,想起网上一句话:“谁说春风不度玉门关?且看西汉酒泉胜景赛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