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抗击新冠病毒的特殊时期,全国各地奔波的我经常被隔离。为了不让自己的隔离生活太无聊,我经常拿着由冯梦龙主编、蔡元放点评的《东周列国志》打发被隔离的时间。从西周迁都到春秋五霸荣耀出场,不断琢磨着这本书里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
冯梦龙和蔡元放,他们两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物真是有点意思。用现在的话说,冯梦龙就是个段子手,说起古代八卦来可以一个接着一个。而蔡元放呢,今天他说某个反叛的大臣是狗贼,明天又会说那个鬼神的传说是胡扯,活脱脱就是一个吐槽大神。他们俩人一唱一和,让我度过了很多无聊的时光。现在到了2022年年底,我国的很多专家也说现在因疫情染病不像以前,没那么严重了,就像是染上感冒一样。全年的时光也接近尾声,恐惧无助的心情也好了许多,我觉得…我现在…居然喜欢上了…冯梦龙。
冯梦龙曾担任过知县,据《县志》记载,他应该是位比较好的官员,我们来看他写的书就可以知道,他非常相信世间有因果也会有报应。一直要做个好官是他的原则。冯梦龙所写通俗文学作品就是想要让普通的人们都能够看懂,因此,他作品的字里行间是找不到那些的矫揉造作的描写的。有时说起古代的读书人,觉得他们有些陈腐,我因为喜欢上了冯梦龙,现在的我却改变了这种观点。就是觉得他们即可爱又可亲,他们偶尔对一些事情过于斤斤计较,都还是透着一种爱民的情怀。
我喜欢的冯梦龙,性格大气、感染力强烈,他主编了很多气势恢宏的历史故事,非常像一位比我年长而充满着巨多智慧的长者,在我隔离期间和我说话,时不时用幽默的语气去包含那些俯视人间的仁爱慈善。
估计是我年纪大了才真正的读懂了冯梦龙,觉得现在也能够体会到书中历史故事背后所给我们的启示。在我读到书中开心的地方会不由自主的放声大笑,看到一些伤心处也会沮丧伤心。每当读到赵氏孤儿故事的时候,那些烂熟于心的桥段,就是短短的几句话,就能使我的眼眶挂着泪珠,的确可见冯梦龙文字功底的深厚之处。冯梦龙那简简单单的几笔勾勒出的人物,真实的反映了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所特有的三观,那种舍生取义的观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崇高的品格。
我的书架上还摆放着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看过三言的人是否发现,这些书里的冯先生,就好像他摇身一变,却成为了另外的一类人。整天在那里啰啰嗦嗦的和你讲些不着边际的传说,显示出他的市井及有趣。看三言的时候,我可以一边看,一边在眼前浮现一些生动的画面:一位身着青布衫,留着山羊胡的长者坐在胡同口,支起摆放茶点的桌子,悠闲的端详着过路的人们。川流不息的市民在他摆放的桌椅前用不同的传说来交换这位长者的茶水点心,也顺便休息一下。我是这样认为的,爱整理传说的人,就像纪晓岚、蒲松龄等等那样,都是最能体现古代的读书人所特有的天性的那一类。
读这些书是一件很悠闲的事,也是和作者交流的过程。我看冯梦龙三言里的故事、传说,还发现他非常喜欢道教。因为故事里的人物只要是做过了好事,就会成为一位飞升上天做神仙的大好人……
悄悄的告诉你:在冯梦龙之前,对于男风的看法都是停留在批评之上的。情,基本上被忽略。冯梦龙之后,他所处的时代为他新思想的诞生创造了契机。他的男风观念主要体现在《情史》之“情外类”和散曲《情仙曲》中。冯梦龙视男对同性之欲为正常,但否定因色而起之欲。冯梦龙的男风观念以情为基础,肯定这类人之间实实在在存在着忠诚持久的情谊,并将这种情与其他情一视同仁。对于他们间的有情者他给予高度赞美与尊重,并认为可以流传不朽。一直以来冯梦龙的这种观点都是被认为是标新立异的。想听的,我们以后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