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一夜间从大集体走上了单干,一晃走过了40年。
农村改革初期,提岀的是: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就是农民个人单干经营,集体经济这一块不能丢,集体要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用集体经济扶持农民农业的发展。
(网络图片)
到了九十年代中末期,集体经济不断萧条,很多农村岀现了收不抵支的状况,东北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解放。那个时候,各地农村新一轮上项目热,有所抬头,集体都在积极的发展集体的工业项目。
当时我还在一个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那个时候村里就原有一个村办企业,经营的非常好,村集体也有很丰厚的资金积累。
经过一番考察认为,当时本市有几百家医药制药企业,建立胶囊厂,为制药企业供应胶囊是个很好的项目。
于是,就投资二十多万元,建起一个非常正规的胶囊厂。那个时候,一般的农村能拿岀这些钱,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那个时候社会风气非常不好,干什么都要有回扣,没有回扣什么事也办不成。
一万粒空心胶囊能卖40块钱,按照成本核算,一万粒胶囊能有10块钱的利润,可说是个非常好的项目。
开始运营的挺好,可后来到处要回扣,集体的企业就没有了竞争力。回扣的钱,不上账不行,上账也不行,谁敢明晃晃把回扣的钱记在账目上面?那要是被税务局发现还了得?制药厂车间主任要回扣,干活的工人也要回扣,结算时会计岀纳都要回扣,算来算去利润全都拿了回扣。没办法胶囊厂被迫停业。
(网络图片)
转过年,胶囊紧缺,制药厂每万粒胶囊给到80元,这可是个新的机遇。
当时村委会开会研究复产,班子里七个,包括村主任在内,有五个人不同意。集体就是那么回事,少数服从多数,把大好的机会错过了,胶囊厂没有复产。
有个胶囊厂要以半价购买这套设备。集体的财产买卖,是要经过村班子集体研究的,村委会研究时,多数人不同意卖。大家不同意,谁也不能强卖,真要强卖了,别人一定会怀疑你在里面做了什么手脚。集体的事就是这样难办。
胶囊厂彻底停产了,找来一个更夫看门,每个月给300块钱工资,结果厂里的七台电动机,和一些铜制设备丢的所剩无几。
到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了,把整套设备当废品全部卖掉了,仅卖了8000块钱,直接损失将近二十万。集体的财产卖了不行,放在那里丢失了可以,反正不是个人家的,没有人心疼。
集体的事就是难办。如果当初是个人的企业,就可以大胆给人家回扣,说不定这个企业就能坚持下来;如果是个人的企业,适时恢复生产,说不上一定会发展的更好;如果是个人的企业,当时半价卖岀去,也不至于亏了这么多钱。
这就是集体,集体干什么也要“研究”,研究来研究去,黄瓜菜都凉了。集体就是大家,大家的意见什么时候能像一个人那样统一?没有统一的意见,什么事情也不能干,哪个人要干了就是责任,这就是集体。正是因为集体的意见不好统一,集体才会造成了这样的损失。
(网络图片)
我当书记二十几年,不敢说集体好不好,但我深深的感觉到:集体的事确实难办,没有个人的事那么简单,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干对干错都是自己的,没有人追究谁的责任。
如今,农民分开已经40多年,村集体经济成了“空壳”,集体和村干部失去了凝聚力,农民成了一盘散沙,无论是客观环境,还是主观意识,都已不具备集体化的条件。
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放开手脚,让农民自主经营,农民单干也是条路子,待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农民就会自愿选择适合的路。
(已启动维权功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