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分田单干时,我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那个时候,在乡企业办工作,主管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对农村的大小企业非常熟悉。
(网络图片)
我们这里是个近郊区,周边国省营大企业非常多,围绕大企业创办的村级企业都非常红火。
生产队副业也比较多,农民收入非常不错。
周边农民都分田单干了,我们这里依旧坚持以生产队为基础的集体生产。开始时,农民都不愿意分开,受周边的影响,有些农民改变了想法,人心开始分散了。
30多个生产队,先后陆陆续续解体分家。
各村的生产队先后解体后,只剩下了一些村级创办的企业。那个时候提倡的是,统分结合。我就想,集体企业能够留下来,也是不错的选择,集体依靠企业创收,用集体的收入解决农民的负担也不错。
我的想法后来得到了验证。
那个时候,每一个村都有几个经济收入不错的企业,虽说都是些“红、白、黑”企业。但那个时候真的为农民解决了不少的问题。
我们这里从农村改革开始,农民就不用缴纳农业税,农民没有“提留款”和“统筹款”,没有义务工。农民不仅没有任何负担,集体还要为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网络图片)
在农民生产方面,集体给了农民大力支持,农民现在用的永久性蔬菜大棚,都是那个时候用集体经济协助建成的。全乡完成蔬菜大棚建设300多栋。
在生活方面,有几个农村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个月发放200元生活补贴,孩子考上大学给奖学金,老人去世给丧葬费,全村农民吃自来水不花一分钱。村里修路、植树、防火、防汛等义务工,完全由企业承担。
农村有企业的日子真好,集体宽裕,农民没有负担。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没有长远打算,只死抱着“红、白、黑”产品不放,全都是以生产红砖、白灰、挖煤为主。农村分田单干后十年左右,农村的这些产品很快被淘汰,村办企业也先后随之下马。
农村失掉了工业,集体经济没有任何来源。无奈开始向农民征收各种费用。集体的公共事业没有着落,村干部的工资难以维持。
后来又探索了几个工业项目,由于集体经济困难,也没有办成。
想想那个当初,如果有长远打算,如果都有集体观念,如果趁村办企业兴旺时,就着手开发工业项目,我们也许能像南街村一样,农民肯定会过上好日子。
那个当初,农村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级干部还倾心搞工业项目。可是国家大工业快速发展的冲击,农村根本就没有能力应付社会的大环境。说白了就是农村的船太小,经不起大潮的风浪。
(网络图片)
这是我一直没有想到的。
农村改革40年了,当初没想到的如今,现在又想起了村办企的明天,今后还能不能再发展村办企业?农民单靠种地,永远都不会富起来,当下的农民工回村以后干什么?现在的土地不够种,农民都回乡下怎么创业?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是农民说了多少年的话,以后能不能实现农工商一体化?
大寨村村走的路子,就是集体发展工业,农民发展农业,两条腿走路,集体个人都富裕。
当然,如果农村再发展工业,也不可能再搞那些“、红、白、黑”的产业了,农村的资源已经没有了,现代技术和人们的需求也已经不是过去了,再搞也要搞那些高端产品。可是农民能不能适应?人才问题,技术问题,都是问题。
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产业问题,只有产业振兴,才能拉动农村振兴,今后的产业怎么搞?我想,农民肯定是现在正在关心的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