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反,劫其兵用之,号‘曳落河’者也。曳落河,犹言健儿云。”(《新唐书·同罗传》)
安禄山其实在安史之乱的第一年就挂掉了,但后面依然又打了七八年的光景,靠的就是麾下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其中最为精锐的,就是曳落河骑兵。
曳落河,名字如此拗口,一听就不是汉语,它是突厥语arlik的间译,读音更接近于曳落河 [ yè là hé ],在突厥语中表示“壮士”。
当年安禄山收契丹时,在同罗和奚的勇士中优中选优,精挑了八千人组建了曳落河骑兵,后来逐步扩展到上万人。
严格来讲,曳落河为步骑混军,最核心的八千基本都是重骑,最多时有战马五万多匹。
冷兵器时代重骑的实力不容小觑,类似于今天的陆战坦克,骑兵全身铁铠,只露出两只眼睛,常规弓弩根本奈何不了。
曳落河势力拜安禄山为“义父”,安禄山自然也是全力支持自己的这些“假子们”。重骑兵因为铠甲重量大,寻常马匹无法承受,所以不但要找最健硕的马,还要一人多骑,可见安禄山是下了血本。
“奚有六节度、都省、统领,言语风俗与契丹不同,善耕种、步射,入山采猎,其行如飞。” (《虏中风俗》)
安史之乱之所以成为大唐由盛转衰的拐点,主因是安史一方与大唐一方的军队,都是百炼之军,多年在外征战,双方交战基本是一比一的伤亡交换,打得极为无聊。
没有奇兵之技,大多是正面战争硬刚。尽管最后大唐平定了几大节度使,但也把主力都拼没了,要是没有安史之乱,大唐的盛世保不齐能沿续到宋朝。
双方最惨烈的香积寺之战,大唐广平王李俶、老将郭子仪、猛将李嗣业领安西、北庭、于阗等边军与诸胡联军15万,对战安守忠、李归仁的曳落河骑兵、岢岚军、经略军联军10万。
李郭三万朔方精锐,猛攻河东,准备打通陉道,直奔安史老巢,但硬是让三千曳落河挡住了两个月,无任何进展,要不是被安视作心腹的颜家兄弟叛变,李郭的粮草估计都要耗没了。
最后双方拼到只剩底牌,谁能坚持到最后只能看天意。若不是大唐的陌刀兵数量远胜曳落河,安史之乱能否被平叛都尚不好说。
大唐军队的战斗力在历史上几乎是天花板的存在
精锐是在不断的战斗中打出来的,不是靠保存出来的。再精锐的士卒,只要不作战,能力也会退化和腐化的。
真的是精锐对精锐,名将对名将,如此精锐却消亡在了内耗之中真是可惜了
东北边军与西北边军血拼,基本相当于左右互搏,安史旧部转化为藩镇割据,西域从此就丢了。
安史之乱确实是奇怪 照理吃饱穿暖 那拼性命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难道安史真的以为能取代李唐?
安西四镇大战河北三镇 边军互砍
靠杨嗣业的陌刀,一刀下去人马俱裂[点赞]
陌刀的图片比例不对,现在很多刀剑图片的比例都是乱七八糟。陌刀刃长三尺柄长四尺
唐汉的军事实力贯穿整个朝代。不比其他朝代先强后弱。都是亡于军阀乱战。
溪人应该就是后世常说的索伦女真吧![笑着哭][呲牙笑][得瑟]
唐一直到昭宗时期都很能打的[哭笑不得]
汉唐以强亡
这些精锐要不是内战的话,能为国家打下多少江山和地盘啊。
志愿军才是天花板!!!没有只二!!!
应该不是重骑兵,陌刀对重甲没那么大伤害!
当你的力量到达绝对值后,只能靠硬实力
香积寺一战,大唐再无强兵
各国都一样。。凯撒能打败其他人,也是依靠的几个老兵军团。
只有重骑兵的话,就好比没步兵协同的装甲部队,搞定分分钟的事
唐因节度使制度而亡
陌刀图片假的不能再假,就这玩意谁能拿着把马砍成两截,个人感觉陌刀应该更像大关刀或朴刀[呲牙笑]
府兵制崩坏导致募兵制出现,让节度使权利空前巨大,地区的人事财权军权都归一人,早晚出事。
大隐,大战
我玩文明6升级次数多的军事单位都当亲儿子供着[呲牙笑]
七千陌刀兵,比8千曳落河多[点赞]
都这个年代了,还是没人敢说皇帝的问题。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负最大责任,全天下都知安禄山要反,他不旦不防备,连安禄山打到眼皮底下了还不相信,错过多少战机。唐玄宗用人不当,对组织又造成多大危害。
安禄山手下的主力还是十万汉人士兵 ,真真正正的精锐呀
唐玄宗当时应该罢免杨国忠以安安禄山的恐惧!李林甫死,安禄山再不敢入朝!
这个美女是谁?演的?
胡兵五而当汉兵一
秦朝和唐朝的军队是天花板 最弱的是明朝 军户制两代就丧失战斗力了
历朝历代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