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一家百万规模的车企需要多久?极氪科技集团的回答是92天!但就是为了92天的整合,极氪和领克用了更长的1424天。
1424天前,极氪智能科技宣布成立,意味着极氪与领克的独立。1424天后的2025年2月14日,极氪科技集团宣布成立,一个全球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正式亮相,从宣布整合到实现整合,这一过程只用了92天!股权交割完成后,领克成为极氪的非全资附属公司,两大品牌的融合,将共同推动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在全球市场的深度布局。面对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极氪科技集团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基于“最强的纯电+最强的混动”的技术优势,持续聚焦技术创新、全球市场拓展与产品差异化,推进新能源技术在高端豪华车领域的深度应用。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提到,极氪科技集团将在2025年实现71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并力争在未来两年内成为年销百万级的全球领先企业,全面重塑全球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在碎片化高端创新和低质低价的规模两极分化新能源汽车时代,极氪科技集团的诞生,宣布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式诞生一家正向开发、高质高价的规模与体系化车企。
01
极氪科技为71万目标做了哪些准备?
2024年11月14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向吉利汽车转让11.3%的极氪股份,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对极氪的持股比例增至62.8%。同日,为了推动极氪与领克的全面战略协同,吉利控股对领克汽车进行了股权结构优化,极氪将持有领克51%的股份。
从宣布整合到股权交割,一家千亿级车企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这份果敢与决断是十分难得的。更难得的是,这一合并不仅仅是股权层面的调整,更是极氪科技集团在全球高端新能源市场中全面启动的战略步伐。极氪科技集团将通过双品牌战略,力求在两年内成为年产销百万辆的全球领先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这一目标一旦实现,不仅会改变中国高端市场的格局,更将影响全球豪华车市场的未来走向。
在新的战略框架下,极氪科技集团是基于极氪汽车+领克汽车双品牌战略,实行以双品牌驱动、强产品线矩阵的组织运作模式,全面整合制造体系、供应链等中后台组织以及海外组织,并通过AI赋能,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一体化强强联合体。安聪慧用“极氪向上,领克向宽”明确了各自的市场定位。极氪将作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主攻30万元以上的豪华市场,专注于纯电技术,直接与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展开竞争;领克则定位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专注20万元以上的市场,主打“潮流、运动、个性”,以混动技术为核心,广泛满足全球高端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两大品牌的定位差异化,又在全球市场中形成协同效应。根据规划,极氪科技集团要在2025年实现40%的增长率,达成71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海外市场占比达到10%。极氪科技集团为这一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准备了充足的弹药。极氪与领克双方将在产品研发协同、制造体系上实现降本增效,做到产品研发协同、制造体系革新、用户运营升级、智能体系突破。产品研发协同预计效率提升15%以上,"大制造+大质量"一体化管理预计效率提升20%以上。整合后的极氪科技集团研究院采用“强矩阵+流程型组织”模式,开发效率提升15%。产品规划、硬件集成等职能划归产品线,决策链条缩短至集团CEO层级。同时,成立统一研发能力中心。合并后的极氪科技集团也将成立智能发展部,在集团层面智能发展部(iDD),加速AI在研发、供应链等领域的深度应用,目标运营效率再提升20%。
一位汽车工程研究院主管核算,单单开发效率如果提升15%,意味着极氪科技集团在研发效率上每年比其他车企多推出1-2款战略技术车型,对市场的迭代竞争是一种巨大的优势。在产品阵容上,领克计划2025年推出2款全新车型,预计实现39万辆的销量目标;极氪则推出3款全新车型,目标销量为32万辆。领克900作为旗舰大六座SUV,将于第二季度上市,而极氪的007GT猎装车和两款超级电混SUV将分别在第二、三、四季度发布。今年极氪品牌会将900V率先搭载到超级电混车型上。另外,搭载L3智能驾驶的极氪旗舰车型将在2025年四季度正式交付!
02
“跑马”跑出了新能源百万规模化体系
2024年9月,吉利控股发布《台州宣言》,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推进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进一步明晰各品牌定位,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利益冲突和重复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随之,极氪与领克开始了整合步伐。由于极氪与领克的特殊关系,这一决定引发业内外很多疑惑。
过去,为了更加精准地应对高端智能纯电市场,吉利决定将极氪从领克中独立出来,推动两个品牌在不同细分市场上共同发展,提升市场发展活力,布局新的市场赛道。
随着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极氪与领克开始思考如何迈向下一步。2024年,极氪宣布将推出超级电混技术,计划通过这一技术战在25万-30万的高端新能源市场掀起一场技术革新,突破低质竞争模式,用底层驱动技术和智能化重新定义电混市场。通过整合,极氪与领克两个品牌的研发成本将大幅降低,预计研发投入将减少10-20%,BOM成本降低5-8%,产能利用率提升3%-5%,营销及管理费用降低10-20%。这一系列优化,不仅能提升效率,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对于领克,与极氪整合使其在新能源高端市场中更加如鱼得水。整合后,极氪与领克将共同受益于金砖电池、SEA架构和CEVT等创新技术的加持,形成强大的合力。极氪科技集团将围绕纯电与电混,打造全新的高端规模化序列。2025年下半年,极氪与领克将共同推动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覆盖从10万到70万元的市场,彻底颠覆目前低质低价、过度消费思维的市场格局,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树立高品质的全新发展样本。
这场分分合合,吉利通过跑马跑出了一个有品质的新能源百万规模,用技术与协同定义了未来竞争的方向。
03
中国出现了第一家高品质新能源规模车企
极氪科技集团百万规模,不仅对大吉利是一个战略推进,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也是一个样本。目前中国新能源市场正在出现两极化发展,一边是难以摆脱低质低价的规模化市场竞争,另一边是高端领域市场难以实现规模化,中国新能源汽车急需找到规模与品质同步发展的模式。
在高端化市场,许多跨界或新势力车企依靠过渡性新能源动力技术,借助自身智能化优势与消费感知,和一些较弱的整车合作商拼凑出“高端”品牌。这种看似精妙的组合背后,却隐藏着体系的不成熟和长期发展的品质隐患。
和高端碎片化创新成反比,在15万市场内,低质低价的逐利逐量行为让整个行业叫苦不迭。车质网数据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投诉率也随之攀升,最高投诉销量比已突破万分之110.1的高位,这揭示了当前新能源车企在追求规模的同时,未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的严峻现实。
在两极分化发展中,极氪与领克的整合,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找到第三条发展路径,不仅是对当前市场低质内卷化竞争的突破,更代表着中国新能源品牌走向高端化、全球化和体系化的标志。
截止到2024年底,极氪已成功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领克的海外销量累计超过8万辆,覆盖欧洲、亚太等重要市场。这一布局不仅展现了极氪与领克的国际化视野,也为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聪慧曾对运营企业说过一句话:“做引领者,不做跟随者。当别人开始进入这个市场或者运用和你同样的技术时,意味着过去依靠的创新技术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要努力成为一个引领者,不能成为跟随者,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极氪科技集团的正式成立,意味着极氪与领克进入再次创业期,也意味着安聪慧带领新的业务体系向“二次增长曲线”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