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患者,平时身体没啥大毛病。有段时间,他感觉排尿有点不畅,总觉得尿不干净,还频繁跑厕所。他以为是年纪大了,前列腺有点增生,没太在意。结果,后来症状越来越严重,去医院一检查,竟然是前列腺癌,而且已经到了中晚期。他后悔不已,要是能早点重视,早点检查就好了。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前列腺癌的筛查,特别是有三类人,要提前 10 年进行检查。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它的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仅次于肺癌。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活方式改变,前列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前列腺癌早期通常没啥明显症状,等到出现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费力,甚至尿潴留或尿失禁等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进展到一定程度了。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非常重要。
三类需提前 10 年筛查的人群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如父亲、兄弟患过前列腺癌,那么自身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研究表明,有家族史的人,患前列腺癌风险比普通人高 2 - 3 倍。这是因为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在家族中遗传,增加了患癌几率。比如,携带 BRCA1、BRCA2 等基因突变的家族,前列腺癌发病风险更高。所以,这类人群不能等到 50 岁才开始筛查,应从 40 岁起,每年进行相关检查。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人群:除了家族遗传因素外,一些特定基因突变也会增加患前列腺癌风险。例如,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综合征相关基因突变、共济失调 - 毛细血管扩张症基因突变等。虽然这些基因突变相对少见,但一旦携带,患前列腺癌风险会大幅上升。对于已知携带这些基因突变的人,建议从 40 岁开始,定期筛查前列腺癌。40 岁以上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基线水平较高的人群:PSA 是一种由前列腺分泌的蛋白质,通过血液检测其水平,能帮助判断前列腺是否有异常。正常情况下,PSA 数值应在 0 - 4ng/ml。若 40 岁以上男性,PSA 基线水平持续高于 4ng/ml,即便没有其他症状,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这可能意味着前列腺已经出现病变,只是还未表现出明显症状。这类人群也要提前 10 年,即从 40 岁起,每年进行筛查。

如果筛查结果提示可能患有前列腺癌,需进一步检查确诊。常用方法是前列腺穿刺活检,这是确诊前列腺癌的 “金标准”。医生在超声引导下,从前列腺不同部位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判断是否有癌细胞及癌细胞类型、分级等。若确诊为前列腺癌,治疗方案会根据癌症分期、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综合制定。早期前列腺癌,可通过手术切除前列腺,如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有希望彻底治愈;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可能需要手术联合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主要通过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控制肿瘤进展,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前列腺癌早期难发现,但通过提前筛查,能大大提高早期诊断率。有家族史、携带特定基因突变、PSA 基线水平高这三类人群,一定要重视,提前 10 年开始筛查。平时也要多留意身体变化,若出现排尿异常等症状,及时就医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更好地战胜疾病。若对前列腺癌筛查还有疑问,随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