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沸雪
B站又出圈了。
在今天的互联网上,你要是说没看过二舅的视频,就算是真的被甩在时代之外了。
按照B站所显示的数据,这两天有两千万人次观看了B站的一则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视频。打个五折,也说明起码有一千万人看过这一视频了。
在这则视频几乎要满溢出屏幕、甚至已经看不见原画的弹幕里,每一条都记录了一位被二舅故事所感动的年轻人。由于朋友圈的刷屏式转发,二舅的故事也成功出圈,蔓延乃至治愈了更多圈层,成为现象级传播。
这个视频所讲的,是UP主的二舅少年得志却遭遇庸医误诊导致残疾、从此开启了苦难却顽强且坚韧一生的故事。公众号侠客岛评价,二舅活出了我们向往的饱满人生。
这一总结十分到位,相信也是所有人看完这则视频的第一感受,就连二舅这样的人,尚且能活成“第二开心的人”,我们眼前所面对的这点困境又算得上什么呢?
这一视频所传达的精神我特别同意,但作为视频的发布平台,已经连续亏损7年的B站,显然还没有深入学习贯彻二舅的这种精神。
01
上一次B站站在热搜C位,还是在《后浪》火了的时候。
2020年的五四青年节,B站推出了一则致年轻人视频。该视频中,国家一级演员何冰登台演讲,认可、赞美与寄语年轻一代。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何冰坚定又深情地声音极具感染力,让不少青年人听的热泪盈眶。随后,这段演讲在朋友圈刷屏,有网友赞其为“少年中国说现代版”。而那句“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更是成了年轻人的代名词。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和这次的二舅一样,后浪同样让看到的人能够被视频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内容鼓舞。
在简体中文互联网中,B站一直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和其他的视频平台或社区更多扮演“基础设施”的角色并不一样,这家互联网公司从不避讳身上的标签:年轻人聚集地、鬼畜、二创以及长期产出类似二舅这样的积极向上价值观的作品。从其创作者和内容的构成也能够清晰看出——从十年前军迷林超创作的军旅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开始,B站就已经扛起了能够对阵日本漫画的国漫大旗。
迎合年青一代的喜好和情绪并没有错,相反,这是这个时代的商业密码。B站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定位和价值所在。
在去年B站上市敲锣之时,B站的掌门人陈睿向大家公布了一组数据:“过去的三年,B站月均活跃用户从7180万增长至2.02亿,这意味着每两个中国年轻人就有一个是B站的用户。”
相信没有人会否认,我们所熟悉的Z世代,活跃在这一平台。
02
但即便是定位清晰、受众明确,但B站依然没有真正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按照B站最新披露的财报显示,B站一季度营收为50.54亿元,同比增长30%;净亏损22.82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9.04亿元;调整后净亏损为16.5亿元,去年同期为8.91亿元,同比扩大85%。
这种亏损并不奇怪。
B站所在的视频平台日子并不好过。
在不懈努力之下,在连续亏损12年后,爱奇艺在今年第一季度才首次实现了季度盈利。其他视频平台更是业绩堪忧。
盈利一直是长视频行业的难点、痛点。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监管收紧、资本离场、疫情影响、经济下行、短视频冲击等多种因素叠加,包括爱奇艺、B站在内的长视频行业,一直没有建立商业闭环。
不仅如此,其实就在二舅视频爆火之前半天,B站最受关注的话题是,遭遇CBA索赔4.06亿。有报道指出,B站未经授权便大规模向公众提供CBA赛事视频的点播服务,总计有281个比赛的侵权视频,其中,侵犯著作权部分,CBA公司提出了3倍惩罚性赔偿。
而如果把B站分类到年轻人的社交平台上,其境况同样堪忧。和B站一样被视为年轻人聚集地的小红书,同样持续被盈利难题所困扰。
都知道年轻人有流量,但似乎大家都不知道,如何通过这种流量挣钱。
03
但对于B站来说,真正的危险来自于护城河的“洪水”。
作为年轻人的聚集地,B站无疑是有先天优势的。数据显示,小红书18-34岁用户占比高达83.14%,而B站全站平均年龄甚至只有21岁。
在互联网传播渠道中,35岁以下的消费群体也占据了绝对主流。以微博为例,微博高级副总裁曹增辉曾在去年公开表示,2020年微博月活跃用户达5.23亿,其中30岁以下用户占比高达到77%。
即便是今日头条这类看似年龄分布比较均衡的超级App,35岁以下用户数占比也超过了50%,并在5年细分年龄段占比上远超其他年龄组。
互联网话语权年龄失衡,意味着品牌在宣传策略上需要讨好“青年”。
B站选择这条道路,似乎并没有错。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既然选择了年轻人的道路,B站可能就必须要做好被年轻人流量反噬的准备。
往前两天,B站参与的起源于日本的祭祀活动“和风夏日祭”活动遭遇了网友质疑。令众多网友愤怒的是活动举办地点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附近。
与此同时,B站的C位UP主、用英语流畅采访苹果CEO库克的何同学,最近也陷入了“出轨”风波。
这些年来无数的娱乐圈偶像暴雷事件逐渐证明一件事情:人设立的越高大上,塌房的风险也就越高。
1932年,鲁迅在《三闲集》中这样写道,“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往往给我十刀,我只还他一箭。然而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的敬畏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依然在追捧打造二舅的B站,依然还会长久地陷于这种“讨好年轻人”和“收割年轻人”的精神内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