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一个充满阳光灿烂,青春气息,天真烂漫的地方,不知从何时起被一抹阴暗渐渐蚕食。
◆ 校园欺凌的严重性
伊藤有纪,一个风华正茂的17岁日本女孩。在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年龄,本该享受青春感受美好生活。
但她却用卧轨自杀的方式和这个世界说了再见。死后留下了这样的话语。
“老师不相信我说的话。尽管网上的恶言相向是真的。由于证人说不记得了,老师感觉证人似乎像是为了帮我而说了谎!太过分了。”
“这样啊,原来都是我的错。够了!我,已经…”
话语没了,但内心的绝望显而易见。伊藤曾和父母表漏过自己在学校被欺负,父母也和学校沟通并要求给予解决。但都没能挽留住这年轻的生命。
最近,两名小学6年级的女孩从公寓跳楼自杀身亡的事件被日本媒体竞相报道。其中,一名女孩留下的笔记中也写有欺凌等字样。具体情况还在调查中,无论调查结果怎样,这名女孩无疑也深陷校园欺凌之中。
远不止这些。茨城县取手市中学3年级的女孩中岛菜保子,自杀前写下「不想再被欺凌」后选择了自杀。
高知县南国市中学3年级的男生川村嘉宽,在自家自杀。自杀原因自然也和欺凌有关。
逝去的生命已无法挽回。但活着的被欺凌的孩子们还在备受煎熬,能否挽留下这些年轻的生命,绝对是成人社会最应该深思的问题。
横滨市的一名小学男孩,因被同学前辈欺负而不敢上学。中途曾去过一次学校,但又再次选择不去上学,直到现在中学1年级仍然没有去上学。
不仅是普通人,连日本皇室公主爱子上小学时也未能幸免于校园欺凌。爱子公主也一样因被欺凌而不想不敢上学。所以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可能遭遇校园欺凌。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调查称:“2017年一年校园欺凌件数高达41万余件,比2016年增加了约9万件,破了历史新高。
其中,因电脑手机而引起的网络诽谤网络中伤等校园欺凌事件增速最为明显,年年破新高。
最近日本很火的日剧《3年A班》就是描写校园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的写实电视剧。
剧中男主女友因网络假视频而失业抑郁,为调查实情,男主决定潜入学校进行调查。
调查期间,男主发现自己的学生也因假视频而陷入绝境,被孤立被欺凌。还没等男主想到办法拯救她,她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这是男主完全无法接受的,也就在此时男主的癌症复发,命不久矣。于是,他决定给他的爱徒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毕业课。
绑架所有学生,用他特殊的方式逐步击破学生心房。让学生们,老师们,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们,深知你手指间轻微的敲动足以令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春陨灭。
并告诫学生,在做任何事之前一定要动脑深度思考,不要冲动而为。你的冲动之举不但会使你和被牵连者深受伤害,还会为你本应精彩的人生徒增灰暗,止步不前。
日本的刑事犯罪事件在逐年减少,但日本的校园欺凌事件却从未减少。
作为邻国的我们是否就能安心的搬个小板凳当吃瓜群众看热闹了呢!我看未必。
广西北海初一学霸女生因遭到校园欺凌跳楼自杀。死后遗书笔记中记录的满是欺凌。
女孩向父母寻求过帮助,父母也和学校沟通并要求给予解决。但结果呢,和伊藤有纪一样选择自杀这一方式和这个世界说了再见。
北京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曾火极一时。被欺凌方父母拿起自媒体发声大旗,向学校发出抗议。校方为保名誉直接和父母开站。
于是舆论焦点发生了错位转移。大家不再关心校园欺凌事件本身,而加入了双方的口水战中。这绝对是令人悲叹的!
这仅仅是被媒体报道出来的,没有被报道的,隐藏在角落里的,校园欺凌绝对不容忽视。
为什么这么说。孩子被欺凌,父母要求学校给予妥善解决无可厚非。但学校给予的轻描淡写,冷漠相对,推卸责任的行为绝对是不能令人容忍的。
从这一点中我们可以充分看出,国内绝大多数人对校园欺凌事件没有高度的认识和重视。在这些人眼中,校园欺凌不过就是孩子间的打架斗殴,没有那么严重!
殊不知在这种浅薄意识中,会有更多孩子丧生。当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是为时已晚。
校园欺凌有没有那么严重,你可以看看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校园欺凌有没有那么严重,日本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日本自上世纪80年代校园欺凌就已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日本有《校园欺凌推进法》,有自上而下的联动体制,有24小时咨询热线,有互联网实时交流平台,有专门的社工服务于被欺凌者,学校老师都会定期对学生开展相关教育。
但这仍然没能阻止校园欺凌事件愈演愈烈的局势。难道这还不能说明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吗!
◆ 谁是校园欺凌的
当我们看到
因校园欺凌自闭抑郁闭门不出的孩子,
当我们看到
因校园欺凌用自杀要说法的孩子,
当我们看到
因校园欺凌而杀伤亲人然后自杀的孩子。
你是否会问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也许加害者是在家被冷落被家暴,而去欺凌其他孩子来寻求自我安慰和父母的关注。
也许被害者是在家被过度溺爱过于胆怯,而无法寻求到更好的解决方式,选择了自杀和犯罪。
无论是加害者还是被害者,他们都是孩子。孩子出生后就是一张白纸。
决定这张白纸是变成五彩缤纷的画卷,还是变成黑白阴暗画卷的第一人,就是父母。我们才是制造校园欺凌事件的加害者与被害者的第一人。
所以,在质疑和寻找孩子身上的原因时,先反问自己是否有不当和误导孩子的地方。
我们是否给予孩子适度的关爱和照顾
我们是否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与认可
我们是否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
我们是否和孩子有足够的交流沟通
我们是否能和孩子平等相处
我们是否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我们是否时常陪孩子有效玩耍
我们是否纵容孩子所犯的一切错误
我们是否能和孩子成为朋友
我们是否……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除了父母,老师和学校绝对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
如果第二任父母不能给予孩子公平恰当的对待。只考虑升学,不考虑孩子身心健康。
对待孩子只考虑群体自身,从不考虑孩子本身。那你绝对就是校园欺凌的第二大制造者,是制造社会犯罪者的第一人。
当然社会大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人与人之间只有冷漠,无视,排挤,陷害……那社会也将是未来校园欺凌事件愈演愈烈的制造者。
◆ 如何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
①首先要意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绝对不是小孩子之间的打架斗殴那么简单。要引起高度重视。
②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人。一定要从小给予孩子恰如其分的照顾,关爱,肯定,信任,陪伴…最好能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当孩子有不当或严重的犯错行为产生时,一定不能纵容。永远不要成为制造校园欺凌的始作俑者。
③如果孩子要和你说在学校被欺负,绝对要引起超高度重视。这就是一个危险信号的开始,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惨剧随时发生。
和学校沟通,如果学校是应付态度,那就不能再让孩子去学校。如果积极配合,你也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各种举动,绝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校园欺凌绝没有那么简单。实在不行就不要再去学校。
④老师学校对校园欺凌更要高度重视。针对孩子对与错的问题,一定要彻底调查,不可随意给出判断。因为你的一个错误判断足以摧毁一个脆弱的小生命。
如果发生校园欺凌事件,请老师和学校一定慎重处理,积极配合家长孩子共同有效的解决问题。不要相互攻击相互推诿。
要知道教育是教书育人,育人一定要先于教书。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没有人品就算学识再高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失败。
⑤社会更要引起绝对的高度重视。因为孩子才是社会的未来。
在校园欺凌愈演愈烈之前,借鉴日本所有经验。立法,自上而下的联动体制,孩子寻求帮助的窗口,给予孩子内心指导的第三方机构,老师学校的定期相关教育等。
希望在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有效作用下,将校园欺凌扼杀在摇篮里。还孩子一个本该拥有欢声笑语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