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查出胆囊结石,竟“神秘失踪”?这是为什么?

半莲谈健康 2024-11-07 08:08:35

两个月前,刘先生因骨折接受了CT检查,不料却意外查出了胆囊结石,原计划安排时间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然而,在他最近为复查骨折情况而再次检查时,惊讶地发现胆囊结石竟然“不翼而飞”,这一变化既让他感到惊喜,又充满了疑惑,不明白结石为何会突然不见。据相关医生解释,这种情况通常与药物有关,若胆囊结石患者在近期内服用过某些药物,则应考虑结石可能是由药物引起的,即药物性胆囊结石。

一、服用哪些药物会导致药物性胆囊结石的出现?

1.头孢曲松

使用头孢曲松后,出现了可逆性的胆汁淤积现象,其缘由在于头孢曲松的代谢产物——钙盐,易于在胆汁中沉积并积聚于胆囊内,形成所谓的“结石核心”,进而引发胆石症。

2.全胃肠外营养药(TPN)

由于大多数使用TPN(全肠外营养)的患者胃肠道功能较弱,且胃肠道因缺乏食物刺激,使得胆管收缩功能不佳,进而引起胆汁积聚。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导致胆汁淤积及胆石症的发生。

3.雌激素

例如避孕药物,雌激素能够对肝胆功能产生直接影响,导致胆汁合成量下降、胆固醇分泌量增加,并且干扰胆囊的正常收缩与胆汁排出功能,进而可能引发胆结石的形成。

4.非甾体类抗炎药

由于其代谢产物经由胆囊排出,因此它们能在胆管内结晶化(形成结石的前体)。

5.潘生丁(双嘧达莫)

此药物主要通过胆汁排出,长期使用潘生丁会导致不溶性物质生成,并沉积在胆囊的胆汁里,从而促进胆结石的形成。

二、药物性胆囊结石为什么会“突然消失”?

这归因于该现象与所用药物的关联,这些药物在人体内无法被分解代谢,其中60%通过肾脏排泄,而剩余的40%则以未改变的形式沉积在胆汁中,并随胆汁排出体外。

在常规状态下,胆汁于未进食时主要蓄积在胆囊内,进食后伴随胆囊的收缩而逐渐释放。然而,在治疗期间,由于患者饮食量减少且偏向清淡,胆汁的排出量相应减少,造成胆囊内胆汁积聚。这一变化导致药物在胆汁中的浓度逐渐上升,当浓度超出饱和点时,药物会与胆汁中的钙盐成分结合,进而形成暂时性的胆囊结石。

若此时进行超声检查,可检测到胆囊腔内的强回声团块。但随着药物治疗的终止,胆汁中药物浓度下降,与钙盐结合的物质重新溶解于胆汁中并随之排出,胆囊腔内的强回声团块亦随之消失,这便是所谓的“可消失性”胆囊结石。

三、怎么预防药物性胆囊结石的出现?

1. 为预防因药物引发的胆囊结石,首要原则是严格按照医生指示用药,切忌随意滥用药物。

2. 针对那些因病情需求,需长期服用特定药物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超声波检查及肝功能检测,以期及早发现并处理胆囊结石问题。

3. 在服药期间,若遇到腹痛、黄疸或发热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前往专科医院就诊,接受规范的治疗与诊断。

0 阅读:0

半莲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