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侯镜如和周总理密谈后,接到了一封信,没多久他劝部下起义

韩知许说文史 2025-02-01 19:16:34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1947年的一天,时任国民党九十二军的军长侯镜如,接到了一封信。在看过之后,侯镜如激动的无以复加,毫不犹豫的决定“叛出”国民党。

准确的来说他并未属于国民党,反而是一直站在我党这边的,不过他也并非是一个真正的卧底,那么既如此,他又是为何加入国民党的呢?

侯镜如是在1902年出生在河南永城的,他的家乡并非一个富饶之地,相反还非常的贫穷。当地的百姓们熬粥都能当镜子照了,足可见这里的艰苦。

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的侯镜如早早的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改变这样缺衣少食的现状。

在他15岁的时候,他去了开封读书。他的老师是同盟会的成员,在他的影响下,侯镜如也接受了先进的革命思想,在1924年的时候去报考了黄埔军校。

当时的毛主席是军校在上海的招生委员,而侯镜如也恰好是经由毛主席的主考,这才通过了初试,后才被正式录取的,这也为他之后在革命路上的选择埋下了伏笔。

1925年的时候,他随着国民革命军一同东征,在这个过程中,他经由周总理等人的介绍,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不过并未公开。在这之后,侯镜如又参加了北伐。

没过多久,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我党的人员名单也被整理了出来,不过侯镜如因为还没入党多久,所以并未暴露,党组织见状也顺势让其成为了地下党。

侯镜如继续随着北伐军的步伐前进,而随着陆军第二师的起义,他也被调到了17军第3师担任党代表以及政治部主任。

1926年的一天,侯镜如接到组织命令要让他去上海接受任务,为了顺利脱身,侯镜如谎称有亲戚在北洋军阀里当官,想要去策反,何应钦闻言立即放行,不但让他辞职还给他钱。

很快,侯镜如接到了命令,在周总理等人的带领下,参与了上海工人的第三次武装起义,他担任起义的指挥部成员。

在侯镜如以及我党人员的帮助下,这次起义获得了成功。不过国民党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还制造了四一二事变。在这个过程中侯镜如受伤了,养好伤后这才前去武汉任职。

在这期间,他参加了南昌起义,革命思想更加的成熟了。在1928年的时候,他被派到河南开封去工作,没成想在和我党人员接头的时候,却被国民党给抓了。

也就是在监狱里,他遇见了我党的中央组织部部长安子文。一年后,他们两个被放出来了,侯镜如也在1931年的时候奉命去上海工作,可他却没想到找不到组织了。

在侯镜如前往上海时,正是顾顺章叛变的时候。在那样严峻的情况下, 我党人员为了保存实力只好迅速撤离,并且切断了一切联系。

不过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侯镜如并不知晓,在他到上海之后,已经彻底找不到组织了。说起这事来,侯镜如也是有些委屈的,他还以为组织不要他了。

在尝试多次寻找无果后,侯镜如只好回了老家。也就是因为这样,在1933年的时候,他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才在同学袁守谦的帮助下,参加了国民党的部队。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随着部队一直抗战在一线,和日军在战场上拼死搏杀,在抗战结束时,侯镜如已经成为了92军的军长。

在日本投降之后,侯镜如奉命去接受武汉、北平,也就是在这个期间,他偶然见到了周总理,这让他一时又是激动又是语塞,要不是周总理圆场,没准儿就暴露他的身份了。

在这之后他们二人密谈了一番,分别后没多久,他便收到了当时的狱友安子文的信,也就是文章开头的一幕。

我党组织的意思也很明确,就是想让他起义归队,侯镜如自然是很乐意的,所以也一直在私底下准备着。

1948年的十月份,蒋介石为了增援锦州,调了四个军的兵力给侯镜如。不得不说老蒋这决定真是错的离谱,侯镜如表面上依吩咐办事,可实际上却是早已有了“叛出”的章程。

在这个过程中,侯镜如和自己的亲信黄翔以及姨妹夫张伯权都通了气,再加上我党组织以及我军的配合,侯镜如愣是缓慢行军了11天才到达锦州。

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劝导部下一起,在这个国共之争的关键时投向解放军。其实不单单是他,还有傅作义,我党也早就和他取得了联系。

1949年的1月15日,我军解放了天津市,傅作义迫于形势也同意和平解放北平。虽然和侯镜如的情况不太一样,但到底是一个阵营的,所以傅作义并未告发侯镜如的事。

也就是因为这样,侯镜如才在之后的日子里一直跟着蒋介石的部队,并且继续利用自己在国军中的影响力策反、联系一些爱国战士起义。

在1949年的8月17日,侯镜如率领着国民党的318师正式起义,这让蒋介石万万没想到啊。

其实蒋介石之前在庐山军训班的时候还询问过谁是共产党员,说出来就不会追究。侯镜如当时也被询问了,但是他却并没有暴露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

其实要说他真的是卧底,也有些不太对,因为他的行动是在和我党失去联系后进行的,而非我党组织派他去的。不过这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侯镜如是一位真正的爱国将领。

在当时国难当头而他又联系不到我党的情况下,加入国民党可以参加抗日战争,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起义之后,侯镜如奉命在香港做台湾方面的工作,直到1952年,他才回到了北京。在1983年的时候,他和黄埔同学们一起建立了黄埔同学会,他担任会长。

结语

侯镜如一生经历过很多战争,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辗转多年却依旧不改初心,是位让我们尊敬的爱国将领!

参考资料

0 阅读:3
韩知许说文史

韩知许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