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场突遭猛烈抛售,华尔街要讨好特朗普,就只能跌?

巧绿说商业 2025-01-21 04:30:39

美股低开低走,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1.49%;标普500指数跌1.11%;道指下跌333.59点,跌幅0.77%。其中大型科技股普跌,特斯拉跌4.95%,市值一夜蒸发7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62亿元);英伟达跌超2%;苹果、微软、奈飞、谷歌、亚马逊跌超1%;英特尔、Meta小幅下跌。

要知道,上周标普500单日下跌接近3%,那是因为美国明年降息预期大幅放缓,鲍威尔说美国经济前景非常乐观,称美国经济已经避免了衰退,所以不需要急着降息。因为这个事跌了一波,后面反弹了挺多,差一点反弹回去了,昨天又跌了1%。而且标普500就这个月还继续创下历史新高,并且去年涨了24%,今年差不多继续涨了25%

美股这两年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各大指数从2020年附近算起来都翻倍了,当然拉长时间来看,标普500长期复利在9%以上。从这些情况来看,美股确实可能短期因为涨多了有调整压力,降息节奏放缓包括日本明年可能继续加息有影响,目前各大核心指数,权重科技股也估值在历史高位,这些可能导致未来继续往上压力比较大。

不过,当前市场多是在算一个政治账。12号懂王去股市敲钟,说了对他来说,股市就是一切。现在美国各阶层都在对懂王投降纳投名状,华尔街自然也要。闻弦歌而知雅意,要怎么样才能让懂王开心呢?华尔街要讨好懂王,就只能跌。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

对于美股来说,大家可以去复盘一下,在过去150年的历史里面,标普500连续年涨幅超过20%是不常见的。美股强是强在稳定,拉长时间来看标普500可以复利9%以上,而不是年年可以轻轻松松赚20%以上

通过复盘来看,美股在连续涨了2年20%以上之后,第三年会怎么样?

1927-1928,标普500指数分别上涨了31%和38%,1929年市场出现了“著名”的“黑色星期一”,导致股市下跌13%,进而引发了大萧条;

1935-1936,标普500指数分别上涨了42%和28%,1937年市场又陷入了另一场严重的衰退,下跌了39%;

1954-1955,标普500指数分别上涨了45%和26%,1956年作为战后长期牛市的尾声,市场仅微幅上涨3%;

1995-1996,标普500指数分别上涨了34%和20%,在1997年之后,市场继续上涨31%,直到2000年连续三年下跌。

目前标普500指数目前的市盈率约为38倍,低于1999年的43倍峰值,但高于历史上任何其他时期,与1998年末的水平相当,也就是说,当前的市场估值已经接近历史高位。也就是说,美股连续大涨2年20%以后,估值非常高以后,第三年要不就是大跌,估值回归,要不就是上涨乏力,但也有少数情况可以第三年继续上涨,把泡沫吹到极致,但后面还是会跌的很多,最终还是会跌一波比较狠的。

当然,从长期来看或许问题不大,如果可以好好调整一波,肯定是愿意长期投资的朋友更多,但这里主要就是短期有一些不确定性。短期来说,这事儿就得从美债说起。最近这几天,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又创新高了。

从最基本的投资逻辑上说,无风险率的上升,对风险资产的估计就会造成压力。买个国债拿上几年,每年4.5%+,很多人就不费劲去买股票了。这是特朗普上台以后交易未来政策的具体表现,比如说普遍认为特朗普会刺激经济,通货膨胀仍然顽固,这本身都是推高收益率的因素。

另外美联储应对通胀,可能会延缓降息的速度、降低降息的力度,那也会造成国债收益率上行(国债价格下跌)。有机构看到上一次美国推出来的通胀数据之后,又勾起了不好的回忆。复刻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走势的话,那美联储甚至要扭头加息,对股市是毁灭性打击。

同时,这里面还有个宏观数据指标很重要,就是油价。美国目前通货膨胀还算好看,和石油价格比较稳定有关系。假如石油价格有个风吹草动,那美国通胀就不好看了。有趣的是:巴菲特最近又出手了4.05亿美元的价格增持了约890万股西方石油。很多人把这个新闻理解为巴菲特又不看空美股了。

且不说他这次只出手了3支股票,买了5.6亿美元,实在谈不上什么大手笔。单说增持石油股,这背后的逻辑是看多油价啊,看多油价意味着通胀会上行,对整个市场是不利的。我更愿意相信巴菲特仍然是没找到什么好选择,只能做些边角的投资。

回到应对通胀的问题,根本原因还是美国2020年大放水,财政刺激之后,退出的速度太慢了,市场里的热钱太多。特朗普竞选的时候,市场基本上就认为他上台,通货膨胀是不好控制的。如果明年他上台之后,关税和提升政府效率(马斯克干的事情)效果不好,又拿不出控制美国政府赤字率的好办法,通胀就很难看了。

有人说了,那特朗普要是根据情况,不那么激进地刺激经济、真的从关税和政府效率部门拿到更多的钱,不就不需要增发国债了么?那就变成我们如何看待美国政治的问题了,到底相不相信特朗普能时间经济繁荣、且通胀压低、且制造业回流、且关税和产业政策能成功。

这几个目标却互相掣肘:经济繁荣、通胀压低,就需要美国有足够的商品供给。问题是没有进口商品,只靠现在美国的制造业肯定满足不了。如果关税再加起来,那美国通胀还要抬头。过去两个多月,美国股市就是按照特朗普全部政策“大赢特赢”在做预期——真的能行么?

我反正不信,因为上一次特朗普就没做到。这也是我今天要说的最后一个点。美股有个好处,就是牛长熊短,但有个前提——要避开多年一次的大幅度调整。比如2000年、比如2008年、比如2020年。

虽说用后视镜看,最后又都新高了,但身处大幅度调整的时候,如果位置买高了,很多人就给“甩下车”了。巴菲特是坚定看多美股的,但也不是傻傻地买着就放在那里,也会定期调整仓位。比如现在,他的现金就很多。

可见,特朗普成功与否,其实很难说;市场对他的“成功”,预期又打得很满,那不妨别着急做多,至少等到他上任再说吧。
0 阅读:4
巧绿说商业

巧绿说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