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向“智”攀升!致力于打造新型工业强市的苏州又召开了2025年“新年第一会”,会上提出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的头号工程,全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按照规划,苏州到2026年,持续推进“1030”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计划打造四大万亿级产业,培育出15个超千亿级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5万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fc40a56c7266fc6cb5fb06a1663ead8.jpg)
这是一张“含金量”十足的“工业答卷”,苏州新型工业化建设稳打稳扎,2024年交出了一份态势十足的“增增增”好成绩,仅仅1~11月,全市已经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2661亿元,增长4.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1%。
同时,这更是一条清晰的工业经济发展脉络。2025年苏州继续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规上工业产值计划要突破4.8万亿,工业投资总额将达到2300亿元;核心引擎抓创新,规划招引科技项目10000个,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推动智能高水平赋能,届时全市智算规模将达10000PFLOPS,新增制造业贷款规模200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超8000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5a2a3ec1f75f82d2841d74bcca928a5.jpg)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苏州大会上有个《工业新潮,百舸争流》的全球全国工业化新动态展示片,让与会企业家们看得是激情澎湃。其中有个传统纺织业的企业家接受采访时坦言:“在科技创新大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发展真是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他随后倍感欣慰地说,苏州历来被成为最强地级市,关键在于政府对工业赋能的始终如一,这次我将借助契机,未来要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动人工智能高水平赋能,加快数字技术在先进制造业中的普及应用。“
转型蝶变中的苏州,坚定要干出新发展、干出新未来。苏州自然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也都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比如加速场景落地及应用推广,2025年将引育工业垂类大模型超100个、推广应用场景20个;人工智能领域累计领军人才数量将达240人、创新技术供给企业达145家,新增参与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标准制定项目达18项;最后是对高性能算力供给的支持则是,到2025年全市智算规模达10000PFLOPS。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444a2441564ca8437dcbe4d18b244a.jpg)
智能制造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核心技术和主线,苏州因地制宜,坚持产业创新融合,势要打开智能制造大门的“金钥匙”。随着苏州未来逐渐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那么苏州定能涌现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大道如虹踏歌行,筑梦路上再出发。在新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坚信苏州一定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推动新型工业经济的扩量提质、提档升级,奋力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现代化建设“领头羊”,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