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大会结果将如何“超预期”?关税的影响能有多大?

依萱价值先生 2024-11-08 16:24:46

特朗普胜选当天,A股市场冲高回落、港股大幅收跌。两者都在第二天才“后知后觉”上涨,但明显市场情绪还是偏保守,资金都倾向于抱团成分股。

似乎虽然大选的靴子已在乐观的一方落地,但市场还在担忧着什么。

更明显的是来自汇率市场的信号:虽然今天已小幅反弹,但RMB昨天的快速下跌,已成功勾起市场对未来关税问题的担忧。

特朗普重回白宫,关税问题真会让我国再经历一次2018吗?

明天就要落地的大会结果,又能如市场期盼般“超预期”吗?

关税的影响没“想象中”大

特朗普胜选当天(周三),美指大涨,RMB离岸汇率下跌。普遍解读是,基于特朗普提高关税的预期。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天截至凌晨(全球三大市场完成对胜选事件的第一轮充分反应),美指涨幅1.6%,而RMB只跌了1.3%。

按特朗普宣称的“对外提高关税10%,对我国提高60%”,这种无差别且针对我国的方案,正常的市场反应,除了美指上涨,RMB跌幅还要显著大于美指涨幅才对。

但事实上,RMB跌幅不但没“显著大于”美指涨幅,反而是“小于”。那就说明,RMB的下跌并不完全是基于关税问题的预期;又或者,市场并不认为那个针对式的60%能落地。

要知道,这次共和党还把参、众议院都拿下了,最高法院也相当于拿下,几乎是史无前例的“三权合一”。真要执行60%关税什么的,国内是没有阻力的。

提高关税,对非美国家,特别是首当其冲的我国而言,固然是负面影响。但对美国自身而言,同样也伴随多种负面影响:例如GDP下降、CPI上升、贫富分化加剧等。

由于同时存在制造业回流、就业率提高等正面影响,美国提高关税的影响路线有两种可能:

特朗普就是致力于忽悠民众相信路线1能够实现。

但在不少国际专业机构的眼里,即使有国内减税、降油价等配合,路线2仍然才是大概率事件。

据PIIE(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若美国在2025年对全球提高10%关税+对我国提高60%关税,则美国2025年GDP被拖累0.4个百分点,2026年拖累将扩大至1.3个百分点。(若劳动者收入增速能跑赢CPI、消费水平提高、贸易逆差还减小,GDP怎么都得是提速的才对)

而且美国消费者将承担1.8% GDP的损失(这个数字在上一轮贸易摩擦时还只是0.4%)。这就是CPI上升、贫富分化加剧的负面影响。

至于对我国的负面影响,除了GDP的拖累和通缩倾向,目前备受关注的是汇率贬值。

美国提高关税,相当于把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品变贵。

通过RMB贬值,可以“对冲”掉关税的部分影响;再配合调高出口退税率,就可以挽回出口价格的竞争优势。

2018年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面对同类问题,多数国家也是这么干的。所以一些分析认为,我国这次也会这么干。

首先看汇率:2018年初的RMB汇率处于大周期顶部,在6.3附近,贬值空间很大;用贬值“对冲”关税,问题不大,甚至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然而,当前的RMB汇率处于大周期底部,在7.1附近,几乎没有贬值空间;如果这次还要拿汇率向关税“让步”,后果就不是简单的贬值,而是整个RMB体系的一次崩塌。

再看调高出口退税率:2018年确实调高过一次,但2020年也调高过一次。

结合上面的汇率走势历史就会发现,调高的主要原因其实是RMB汇率处于高位,怕东西太贵不好卖。而不是因为对面关税高。

所以如果“提高60%关税”真要落地,我国这次大概率不会“忍让”。

双输的局面不是特朗普想要的。

这次民众对特朗普的拥护,更多来自对生活变好的向往,而不是打败所谓的对手。“我的国很厉害,但我活得更艰难”也不是美国人想要的。

商人的尿性就是先漫天开价,拉低对手预期,从而获得对手的最大妥协,而已。“提高60%关税”就是漫天开价,但如果对手不屈服,那商人就只能先作出让步。

时间拨回到一两个月前,大选辩论的内容包括国内经济、民生、俄乌问题、堕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篇幅都大于对华策略和态度。而谈及对华问题时,无论特朗普还是哈里斯,都是避重就轻,顶多就是老调重弹一下——这是与前两届的最大区别。

背后的原因是,经过两届的“努力”,始终啃不下对面的硬骨头,两败俱伤的后果不但便宜了其它竞争国,美国国内的民众也已经受够了。啃硬骨头的方向既然无解,就转移重心。

所以说,虽然短期市场似乎表现得很担忧,但随着时间推移就会证明,关税问题对我国的影响没“想象中”大。

大会将如何“超预期”?

对于明天(周五)公布的大会结果,市场期待已久。到处都能听到、看到说希望能“超预期”。

但是,要如何“超预期”呢?

意想不到的超大规模?——市场很清楚,汇率的限制、赤字率的限制就摆在那,规模的上限也摆在那。

往民生方向突然发力?——经历过一再的落空,市场也很清楚,期盼这方面是不现实的。

所以他们嘴上喊着希望“超预期”、必须“超预期”、只能“超预期”,但其实连自己都不相信。

再者,周五凌晨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也不会为“超预期”带来空间。

因为即使特朗普胜选后,也没有产生降息50bp的预期。Polymarket上11月美联储降息预期依然是一边倒的25bp。特朗普胜选带来的变化,顶多就是发布会上的鸽派表态,而这早就在市场预期内。

因此,其实只要大会结果不至于让预期落空,就已经是“超预期”。

时间拨回到两天前,不少人已经忘记了周二的股债双牛——股市和债市同时走牛,本就不常见,同时大涨就更加罕见。这种罕见现象是很值得重视和深思的:

背后的驱动事件是周一傍晚传达出来的、关于大会的第一个消息。消息直接利好债市,周二债市大涨是毫无疑问的。但为什么周二股市也涨呢?甚至是周内赚钱效应最好的一天,这不很“诡异”吗?

“增加地方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说白了就是,把以前地方赖的账,都摆上台面,并直接“化”掉。

举个最经典的例子,以往地方债务都设有明确上限,而很多政绩工程都会轻松突破这个上限,所以很多工程款的债务就不会入表,也因此容易赖账,形成隐性债务。口罩的问题也形成了大量的隐性债务。

这些隐性债务要么变成三角债、要么直接长期拖欠,钱流动不起来,就形成经济的堵点。这些堵点错综复杂,数量庞大,经济就这么被逐渐堵塞、停滞了。

这个逻辑,但凡看过那个经典的经济学小故事的,都不难理解。

也就是这些经济堵点,导致这几年放了很多水,但大部分成为一潭死水——钱转不起来,或者说,在金融系统空转。

所以“增加地方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就相当于把前面几年淤积的这种经济堵点,一次过全部打通。原本转不起来的钱,就可以逐渐转起来,相当于释放了流动性,而且是真正的流动性,可以在实体经济里流动起来的那种。

重心放在化债、而不在民生,这段时间一直被一些人所诟病。确实这不“理想主义”,也存在“不公平”,但不这么干,经济就“活”不起来。这也是为什么至今才拿出化债、化隐性债务的方案。

这一层才是化隐性债务的真正意义。很多专业投资者都看得懂,但没说出来,自己闷头干。这就是周二股市涨得“诡异”的真正原因。

说到隐性债务,更多集中在南方发达地区。所以化隐性债务,利好更集中于南方地区;或者说,更利好于民企、利好于创业环境、利好于中小成长风格。

今天就分享到这吧。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或者指正的,继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0 阅读:0

依萱价值先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