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沃野千里,却人口稀少: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德闲说历史故事 2024-11-14 03:55:4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

苏联地大物博,耕地面积人均翻倍美国,但怎么还要进口美国的粮食?这事儿得从体制说起——本该大丰收的土地因为种种体制僵化被“冷落”了!

再加上气候干旱、管理混乱,苏联不得不求助美国“援粮”。这份粮食买卖背后的隐情,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美苏冷战中另一场“暗战”!

广袤沃土,为何成了苏联的短板?

提到苏联,人们想到的是其辽阔无边的土地。从欧洲东部到亚洲腹地,苏联几乎拥有“无限”的耕地资源。

再看看数据:苏联每人占有耕地面积约0.86公顷,这可是美国的两倍!可惜啊,农田多归多,粮食却不够吃。到底是土地不行,还是人不会种?

原因还真不少。苏联虽然地广人稀,但其农业生产效率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这事放谁身上都难以理解:这么好的地怎么就种不出粮食来呢?

翻开历史,发现苏联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的方针,农业啊,根本没地位。别看苏联天天嚷嚷着搞“人民公社”“集体农庄”,其实,农民们的日子可没大家想象的那么风光。

苏联的政策之所以把农业“冷落”了,是因为他们一直把重点放在钢铁、机械、武器这些重工业上。谁让这玩意儿响当当,是工业强国的标志呢!

就这样,苏联宁愿把大把的钱投到兵工厂、炼钢炉,也舍不得分一部分来支持农业生产。再加上管理层一拍脑袋,说什么就是什么,农业就更没地位了。

看看赫鲁晓夫当年兴致勃勃推行“种玉米运动”,非要让全国上下都种玉米!问题是,苏联的北部气候寒冷,很多地方根本不适合种植这种作物。

可没办法,农庄必须得听指示,死活硬种玉米,结果玉米没收成,耕地反而废了不少,直接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产量一掉再掉,搞得最后苏联连“人均口粮”都靠不住了,开始向外国买粮。

体制和管理问题:苏联农业的隐性痛点

除了经济政策偏向重工业,苏联的农业体制也出了不少问题。简单来说,苏联的农业管理模式极为僵化,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把关,弄得农民几乎没有自主权。很多人一听这话,不免纳闷儿:“农业嘛,种地就行,还要啥‘自主权’?”

别小看这个“自主权”。在苏联,农民就像机器零件,被规划到各个集体农庄里,所有生产指标都得照着上头下达的指令来做。

比如,某个集体农庄被要求年产多少吨小麦,农民就得绞尽脑汁达到这个目标,达不到也得想方设法凑数。为了保住每年那点奖金,农庄还会“压低”计划,或者对实际收成做点“小手脚”。

更有意思的是,苏联还采取了一种“固收奖励”制度——意思是说,每个农庄每年必须交给国家多少粮食,超过部分可以得到奖励。

但这奖励真不叫人省心,很多农庄为了拿到这笔钱,反而弄虚作假,把“实际增产”变成了“虚假增产”。这样一来,农业数据看似飙升,实际产量却没什么起色,真正能吃到嘴的粮食越来越少。

另外,苏联的机械设备和农用设施也是一言难尽。政府倒是买了不少农机,但质量实在不敢恭维。设备经常坏,维修设施跟不上,一到耕种高峰期,没几台机器能派上用场。

苏联农村的技术工人更是稀缺,很多农机手都是临时上岗,机械故障率奇高。有数据指出,每年因为机械故障和农田设施不足,苏联损失的粮食多达4000万吨!

更别提苏联的气候条件。四分之三的耕地分布在伏尔加河流域、乌克兰南部等干旱地带,抗旱能力低,水利设施严重不足。

数据显示,苏联从1936年到1970年的34年间,有16年遭遇旱灾!遇上干旱年,粮食产量立马掉一半。虽然苏联也曾提出过“改造大自然”计划,修防护林、建灌溉系统,但这套宏伟规划终究没落实,干旱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改善。

粮仓美国“拯救”寒冬苏联

面对这种情况,苏联最终选择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进口粮食。而最让人意外的,是苏联选择的“粮仓”居然是美国。

1972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签订了一项粮食贸易协定,由美国向苏联大量供应小麦、玉米等谷物,缓解苏联国内的粮食短缺。堂堂超级大国苏联,居然向“宿敌”美国进口粮食,这事儿搁在冷战时期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1972年那场交易被称为“粮食大买卖”。苏联那时一口气买下了1000万吨小麦,美国粮商笑得合不拢嘴,苏联国内却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粮食进口缓解了饥饿问题,但苏联不得不承受这笔庞大的开支。1970年代,苏联每年要从国外购买1400万吨粮食,1984年,这一数字更是飙升到2680万吨。

更离谱的是,这些钱是苏联的外汇储备和黄金买来的,粮食成为了苏联经济中的一大“出血点”。

这一交易背后也隐藏了美苏之间的经济博弈。苏联在粮食问题上的软肋,直接暴露在美国的掌控之下。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便抓住这个机会,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限制粮食出口,让苏联一度陷入粮食危机。

通过粮食问题,美国对苏联施加了相当大的外交压力,粮食成了冷战时期美苏之间一场无声的“暗战”。

最终,苏联的粮食问题并未因大量进口而真正解决。1980年代末,国内的粮食危机依然存在,粮食进口花费了大量外汇,经济上越来越吃紧。

为了维持粮食进口,苏联政府甚至一度削减了机械、技术等其他产品的进口,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限。对粮食的依赖问题,成了苏联经济的沉重负担,也成为其解体的因素之一。

苏联那片广袤的沃土,本该支撑起国家的粮食自给,但因为体制、管理和经济结构的问题,硬生生成了一个“短板”。

每年的粮食短缺迫使苏联不得不求助国外,甚至与“宿敌”美国进行贸易。然而,依赖进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粮食问题最终暴露出苏联体制的弊端。

那些看似稳定强大的经济结构,其实内里早已风雨飘摇,成为“帝国”崩溃的一角。

参考资料:

苏联的粮食问题.《苏联东欧问题》1982年第4期.2009年10月12日

1 阅读:209
猜你喜欢

德闲说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